关于文化遗产方面论文怎么写 跟韩国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经验相关学年毕业论文范文

本论文是一篇免费优秀的关于文化遗产论文范文资料,可用于相关论文写作参考。

韩国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经验

DOI:10.13856/j.cn111097/s.2017.02.001

2002年,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发起了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IAHS)保护项目,旨在对全球重要的、受到威胁的传统农业文化与技术遗产进行保护[1].东亚地区是世界农业重要的起源地之一,现已成为GIAHS的主要分布区[2].尽管韩国目前仅有“青山岛板石梯田农作系统”和“济州岛石墙农业系统”两项GIAHS,但由于各级政府、农户社区、科研机构等对传统农业文化的高度重视,韩国在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中韩两国地域相近,有着相近的农业起源与发展历史,而社会经济和农业发展处于不同阶段[3].因此,总结韩国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的经验,对中国农业文化遗产的动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实地考察和农户访谈的一手资料为基础,总结韩国在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方面的有益经验,以期对中国的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提供借鉴.

1韩国农业文化遗产现状

2000年之前,韩国政府在农村发展过程中采取城市化政策等措施,忽视了传统农业的重要价值,农业发展陷入困境.进入21世纪以来,韩国政府逐渐认识到了农业、农村的重要作用,在政策上注重农村的协调发展,以改善农村社区生活质量和发掘利用农业资源为目的,强调农业在生态、文化等方面的独特价值.2012年3月,韩国粮食、农业、林业和渔业部(MIFAFF)正式开展韩国农业和渔业遗产系统(Agricultural and Fishery Heritage Systems,AFHS)的认定和评选工作.同年12月,粮食、农业、林业和渔业部颁布并实施了《韩国国家级重要农业和渔业遗产系统的管理方针和遴选标准》,选定位于全罗南道南部的“青山岛板石梯田农作系统”和济州岛的“济州岛石墙农业系统”作为韩国首批GIAHS候选点,于2013年1月提交至FAO审议.2014年4月,在意大利罗马举行的FAOGIAHS指导委员会/科学委员会会议上,“青山岛板石梯田农作系统”和“济州岛石墙农业系统”授牌成为韩国首批GIAHS.

与中国、日本统一认定和评选的方式不同.2013年3月,韩国将渔业文化遗产从韩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Korea Important Agricultural Heritage Systems,KIAHS)中分离,于2015年正式启动韩国重要渔业文化遗产(Korea Important Fishery Heritage Systems,KIFHS),分别交由农业食品与乡村发展部(MAFRA)和海洋渔业部(MOF)实施发掘和保护工作.截至目前,韩国共认定有6项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和3项重要渔业文化遗产.6项韩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包括已成功入选GIAHS的“青山岛板石梯田农作系统”和“济州岛石墙农业系统”,2014年6月认定的“潭阳郡竹林系统”和“求礼郡山茱萸种植系统”,以及2015年3月认定的“锦山郡人参种植系统”和“河东郡野生茶文化系统”.3项韩国重要渔业文化遗产分别为2015年12月认定的“济州岛海女渔业系统”“宝城郡泥船渔业系统”和“南海郡传统竹堰渔业系统”.按照农业食品与乡村发展部的计划,未来至少每年认定2项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到2019年,韩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数量将达到14项.同时,目前已有4项韩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提交FAO审查申请成为GIAHS.

2韩国农业文化遗产的遴选标准和认定程序

2.1遴选标准

按照FAO关于GIAHS的遴选标准,并结合韩国的实际情况,韩国政府制定了详细的“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遴选标准”,分为价值、合作、效果3大类.①价值类指标包括遗产地的历史性、代表性和基本特征.遗产地的农业活动应当有100年以上的历史,且具有可持续性;在本地区或区域内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具备独特的景观特征和巨大的旅游、娱乐发展潜力;系统内拥有独特的土地或水资源管理特征,如知识体系和技术、特色农产品、维持生物多样性等.②合作类指标包括合作程度、参与程度.合作程度用于衡量遗产地政府和居民针对遗产系统的保护和管理计划;参与程度侧重于遗产地社区(包括非政府组织)对遗产系统的保护、维持和推广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③效果类指标包括品牌、地区活力和生物多样性.品牌用于衡量遗产地是否有助于提升农产品的品牌价值和区域形象;地区活力体现在促进地区经济发展、提高遗产地游客数量等方面;生物多样性是指采取传统的耕作方式以提升生物多样性,并生产出独特的农产品.

在“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遴选标准”的基础上,韩国政府制定了针对渔业系统的“重要渔业文化遗产认定标准”,分为特征、历史、地域性3大类:①特征类指标包括食物安全、生物多样性、知识体系、传统文化、景观.即渔业活动所得的产品是居民重要的食物来源,对维持地区的食物安全具有重要意义;系统内具有独特的知识体系和传统文化积累;系统及周边区域应当具备独特的景观特征.②历史类指标表示经认定的传统渔业系统一般具有60年以上的历史,其渔业活动持续至今.③地域性指标包括地方政策、居民认可度、可持续发展力、价值提升措施.即遗产地政府应当完成保护与管理规划的编制,制定用于遗产维护的地方法令和财政支持措施;遗产地居民具有较高的遗产保护意识和自豪感;遗产系统具有可持续性,能够促进本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

2.2认定程序

韩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和重要渔业文化遗产的认定程序相似,主要过程为:①遗产申请地依次向县、省和农业食品与乡村发展部或海洋渔业部递交认定申请,包括遗产申报说明、地籍数据信息、社区协会的同意函等材料.②由农业食品与乡村发展部或海洋渔业部派遣项目官员和专家对遗产地进行实地调查,侧重核实申报材料的真实性和适用性.③遗产申请地按照评估结果完善后进行再评估.④评估完成后,由农业食品与乡村发展部或海洋渔业部认定成为韩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或韩国重要渔业文化遗产.⑤经认定的韩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或韩国重要渔业文化遗产所在地政府在1年内提交详细的保护与管理计划,内容包括遗产地规划、金融投资计划、合作计划等.

3韩国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措施

韩国农业文化遗产的管理由政府、遗产地政府、社区委员会、专家组共同负责.政府如农业食品与乡村发展部和海洋渔业部负责遗产认定、政策制定、遗产评估等;遗产地政府负责遗产申报、制定利用和管理计划、遗产监测等;社区委员会负责管理与保护任务的执行和开展自发性管理活动;专家组主要为遗产系统的恢复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咨询和科技支撑.为实现农业文化遗产的有效保护,韩国政府制定了一系列保护与发展措施,从国家层面到遗产地社区,实现农业文化遗产的全面保护.

3.1各级政府高度重视

(1)财政支持.传统农业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采取财政支持手段能有效激励传统农业资源的发掘、管理和利用,促进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实现传统农业遗产的保护和发展.2013年,韩国启动了“农村多种资源综合利用项目”,为农业文化遗产地提供财政支持,用于农村多种资源的利用研究和开展农业文化遗产的发掘与保护工作.为每个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所在地提供为期3年共计150万美元的预算支持,其中70%由农业食品与乡村发展部提供,30%来自遗产地政府;为每个重要渔业文化遗产所在地提供为期3年共计70万美元的预算支持,其中70%由海洋渔业部提供,30%来自遗产地政府.

(2)政策制定.为实现农业文化遗产的系统化管理和规范化保护,韩国政府及遗产地政府颁布了一系列政策、法规.2012年,韩国粮食、农业、林业和渔业部颁布并实施了《韩国国家级重要农业和渔业遗产系统的管理方针和遴选标准》.2015年,韩国政府针对农业文化遗产的认定颁布了特别法令.同年,针对韩国重要渔业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颁布特别法令,用于提高从事渔业活动农民的生活质量,促进传统渔业地区的社会发展.

(3)制度建设.针对韩国重要渔业文化遗产,海洋渔业部成立了20人的咨询委员会,任期2年,成员由政府或相关机构任命产生,包括4名当然委员和16名学者专家,涉及食品、文化、景观、生态、海洋或渔业、渔业区域发展6个领域.主要职能是建立韩国重要渔业文化遗产的认定标准,完成遗产的认定、命名,协助遗产地政府实施有效管理等.同时,为实现遗产地的科学管理和可持续发展,韩国政府针对农业文化遗产地建立了严格的监测与评估制度.经认定的农业文化遗产地,由农业食品与乡村发展部每年进行1~2次的定期评估,认定后的第四年接受终期评估.评估内容涉及财政预算执行情况、遗产地数据库建立、遗产区域变化、居民参与度、访问者数量变化、教育与能力建设、GIAHS申报准备等.“青山岛板石梯田农作系统”和“济州岛石墙农业系统”已于2014年11月完成了首期评估,“潭阳郡竹林系统”“求礼郡山茱萸种植系统”“锦山郡人参种植系统”和“河东郡野生茶文化系统”的首期评估于2016年4月开始实施.

3.2建立多方参与机制

(1)地方政府.相比政府的宏观调控,遗产地政府多采取针对性的政策手段,以促进地区发展和生物多样性维持.为保护“济州岛海女渔业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当地政府每年设立禁渔期,控制捕鱼总量.宝城郡泥质区是公认的全球5大泥质区之一,为促进“宝城郡泥船渔业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当地政府建立了渔村合作社行政制度,实现传统渔业知识系统的传承与发展.“青山岛板石梯田农作系统”建立稻田所有权制度,促进农户提高经济收入.

(2)社区参与.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要重视多方参与机制的建立,尤其是建立社区的参与机制,通过广泛的参与形成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力量支撑[4].作为韩国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的主要执行机构,大部分遗产地政府就地成立了农业文化遗产委员会或保护协会.“青山岛板石梯田农作系统” 以坚持传统生产方式的农户为主体成立了保护协会,开展了包括建立学校、进行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培训等在内的“青山岛计划”.“济州岛石墙农业系统”成立了济州岛农业文化遗产委员会,其职能包括:原址重建并维护济州岛石墙,成立石文化研究院,资助石文化研究专家,筹备石文化艺术节等.

(3)学术支撑.学术界的科技支撑对促进农业文化遗产的发掘、认定和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在农业食品与乡村发展部的支持下,韩国乡村遗产协会(KRHA)组织各个领域的学术专家开展了农业文化遗产的发掘和相关研究.此外,遗产地根据自身遗产特征,成立了相应的研究机构,如济州岛石文化研究院、锦山郡国际人参药草研究所等,为本地区农业文化遗产的管理和保护提供科技支撑.求礼郡地区农民自发组织具备丰富农业知识与技术的农民专家团队,联合山茱萸研究专家和政府机构,共同开展了山茱萸种植现状调查,并形成了在线数据库系统.

3.3品牌塑造与产业联动

(1)品牌塑造.韩国政府十分重视农业文化遗产的品牌塑造,在国家层面上,设计并推广了代表韩国传统种植文化与农乐习俗的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标识和寄托了渔民对海洋安全和丰富的捕鱼量的向往的重要渔业文化遗产标识,并完成了标识的商标注册.各遗产地政府以本遗产系统的特征为基础进行品牌开发.锦山郡以锦山人参为核心,分别在城市文化、饮食文化、产品深度开发等方面进行品牌塑造.锦山郡以拟人化的人参动漫形象作为城市标签,在道路护栏、河堤等基础设施上进行展示,提高本地居民和参观者对锦山人参的认知度;围绕人参,传承并丰富了参鸡汤、炸人参等饮食文化,丰富了人参种植系统的文化内涵;扶持并推出了锦红、正官庄等人参深加工品牌,研发了人参糖、人参酒、红参丸、红参原液、人参洁面皂等产品,并采取影视剧植入等媒体传播方式,向韩国国内及国外地区进行推广,有效实现了品牌塑造,并促进人参种植户提高经济收入.

(2)旅游产业.农业文化遗产作为一种旅游资源已经得到了FAO的认可,并将农业文化遗产旅游视为农业文化遗产动态保护的重要途径之一[5].遗产地政府通过加强“硬件”和“软件”建设,以促进旅游产业发展.“硬件”建设以建立农业文化遗产博物馆和体验服务中心等为主.现已面向游客开放的遗产地博物馆包括锦山郡人参博物馆、济州岛海女文化博物馆等.青山岛以“板石梯田系统”和“慢城市”为特色开发乡村旅游产品,并建立了游客体验中心等设施,提高了服务接待能力.济州岛作为韩国重要的旅游目的地,以“石墙农业系统”为核心开发了石墙古道游、石墙重建等生态旅游项目,并筹备建设石墙体验主题公园,增强“石墙农业系统”的旅游影响力.“软件”建设包括保留并发扬传统节庆活动和普及农业文化遗产思想.传统节庆活动如“锦山郡人参种植系统”的开参节、“济州岛海女渔业系统”的海女节、“济州岛石墙农业系统”的石墙文化节、宝城郡渔民农历大年初一到第一个月圆日的传统休渔期等在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推动下得以继续传承.

按照韩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监测与评估的具体要求,各个遗产地需培训专业的遗产解说员,向当地学生、遗产地参观者及社会各界普及保护农业文化遗产的思想.求礼郡政府邀请城市居民实地参观“求礼郡山茱萸种植系统”,了解山茱萸种植系统的历史意义和景观特征.同时,向当地中小学生普及农业文化遗产的相关知识,提高社会各界对农业文化遗产重要价值的认识.“河东郡野生茶文化系统”拥有1 200多年的历史,是韩国历史最为悠久的农业文化遗产.为促进传统茶文化的传承,河东郡政府在当地小学开设了茶文化课程,内容涵盖茶文化的价值和传统礼仪,至今已有20多年.

3.4加强区域间合作交流

为实现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经验的交流,韩国建立了面向国内外的合作交流机制.在政府的推动下,韩国国内建立了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地网络,实现遗产地间保护和管理信息的共享.同时,积极与国外其他国家就农业文化遗产保护进行合作,建立交流机制.在2013年8月于韩国举办的“中日韩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研讨会”上,中日韩3国专家达成统一意见,正式成立东亚地区农业文化遗产研究会(ERAHS),并形成了轮流主办东亚地区农业文化遗产学术研讨会的学术交流机制.第三届东亚地区农业文化遗产学术研讨会于2016年6月在韩国忠清南道锦山郡成功举办,会议得到了韩国农业食品与乡村发展部、海洋渔业部、乡村社区法人团体、地方政府的支持和韩国乡村遗产协会等机构的积极推动.此外,韩国政府积极与其他遗产地国家就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形成合作谅解备忘录,并派遣项目官员和学者赴“贵州从江侗乡稻—鱼—鸭系统”等地进行实地考察.

韩国各级政府和机构积极邀请联合国大学、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等科研机构的项目官员、学者实地考察韩国的农业文化遗产,就韩国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进行咨询合作.

4韩国农业文化遗产经验对中国的启示

(1)多类型发掘与保护.中国目前拥有11项GIAHS和62项国家级重要农业文化遗产(NIAHS),农业文化遗产基数较大,但遗产类型重复率较高.因此,可以借鉴韩国采取分类型申报和管理的方式,促进遗产类型的均衡化和多样性发展.

(2)品牌深度开发.中国农业文化遗产的品牌意识普遍较为薄弱,深加工产品类型单一,围绕核心农产品的开发力度较弱,制约了遗产所在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应当建立遗产所在地政府、本地企业、科研单位、种植户等利益相关者的多方协作机制,围绕核心农产品进行多维度开发,挖掘并建立具有本地特色的品牌,提升农业文化遗产的社会影响力和经济价值.

(3)加强文化传承.相比韩国政府开展的一系列文化传承工作,中国农业文化遗产地区的文化传承工作有待提升.农业文化遗产是中小学生体验传统农耕文化、传承农耕文明的“天然课堂”.目前,中国“浙田稻鱼共生系统”和“云南红河哈尼稻作梯田系统”等部署开展了面向中小学生的农耕体验活动和课外读物编制工作,未来应当有更多的传统农业地区开展相关活动,帮助青少年了解并传承中国悠久的农耕文明.

参考文献

[1]闵庆文,张丹,何露,等.中国农业文化遗产研究与保护实践的主要进展[J].资源科学,2011(6):10181024.

[2]ZHANG Y X,MIN Q W,JIAO W J,et al.Values and conservation of Honghe Hani Rice Terraces System as a GIAHS site[J].Journal of Resources and Ecology,2016,7(3):197204.

[3]闵庆文,何露.从传承保护到协同发展——“第一届东亚地区农业文化遗产学术研讨会”纪要[J].古今农业,2014(2):117120.

[4]闵庆文,何露,孙业红,等.中国GIAHS保护试点:价值、问题与对策[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2(6):668673.

[5]孙业红.农业文化遗产及其旅游发展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12,20:1049010493+10602.

文化遗产论文范文结:

关于文化遗产方面的的相关大学硕士和相关本科毕业论文以及相关文化遗产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1、非物质文化遗产论文

2、现代企业文化期刊

3、企业文化期刊

4、中国文化论文

5、企业文化杂志社

6、企业文化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