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深度毕业论文格式范文 跟深度对话,精彩叠出有关论文怎么撰写

本论文为您写深度毕业论文范文和职称论文提供相关论文参考文献,可免费下载。

深度对话,精彩叠出

——数学课程实施中的几点感悟

吴淑青

(海门实验附小,江苏 海门 226100)

【摘 要】新课程标准随着信息化、全球化、多元化时代的到来,我们中国基础教育的变革和进步,如同一股春风,给基础教育带来了春天的气息,带来了勃勃的生机.这使得我们的学生很幸运,全新的教育理念下的全新教材,让学生的学习更加贴近生活,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得到了加强,学生的个性得以进一步的张扬,学着用数学的眼光去认识自己所生活的环境与社会,初步学会数学地思考,运用数学知识、方法去分析事物、思考问题.

【关键词】数学;课程实施;感悟

回顾几年的课改教学,感触颇多.下面就一些教学片断来谈谈自己对课改的感悟.

一、演绎过程的精彩,感悟探究的本质

案例1:

课改前我在教圆锥体积计算公式推导时,往往是这样设计的:让学生先猜想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然后让学生自由探索等底等高的圆锥与圆柱的体积关系.提供的材料无非一个圆锥与一个与之等底等高的圆柱,以及一盆水或一些黄沙.因为探索的途径只有一条,大部分学生不花多少时间,都能经历了圆锥体积的探究过程并能推导出圆锥体积计算公式.但学生在以后的圆柱圆锥体积混合计算时,总有学生把圆锥体积计算公式中的—忘记.沐浴了几年的课改春风,去年我又一次上了关于圆锥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一课,我是这样设计的:

1.猜测圆锥体积与圆锥体中哪些量有关?

2.探究圆锥体积与圆锥的底面积、高有怎样的关系?

3.让学生自由选择材料,进行小组合作探究.每个小组提供2个不同的圆柱体,3个不同的圆锥体,一大杯水、一堆黄沙、其中的一个圆柱与一个圆锥等底等高,另一个圆柱与另一个圆锥体积相等、底面积相等,还有一个是实心圆锥.

通过探究,学生得出:

生1:我们小组发现圆锥体积是圆柱体积的■.

生2:我们小组发现圆锥体积与圆柱体积相等.

生3:我们小组没发现圆锥体积与圆柱体积有关系.

生4:我们小组是用测量的方法得出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把圆锥形物体放入盛水的圆柱形杯中,从水面上升的高度圆锥的体积,然后尝试用圆锥的底面积乘以高,发现圆锥的体积是圆锥的底面积乘以高所得积的■.

接着在全班的集体演示、交流中,学生很快发现了不同结论产生的根源是大家使用了不同的圆柱与圆锥体.

值得欣慰的是,第二种教学设计后的练习中,居然没有一个学生漏写■的现象.

反思:

课改前后的这两种教学设计,有一个共同的目的,都是要推导出圆锥的体积公式.虽然这两种设计都采取了实践操作这一过程,但为何课后作业中的反馈效果会截然不一样呢?

课改以前的教学推导过程,我们教师的控制性较强,尤其是结论的惟一性使探索更大程度上演变成了一种验证.虽然是学生验证出来的,但在整个的探究过程中学生的自主性非常小,主动思维的层次不高,学生之间缺乏互动,更谈不上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思维碰撞.这样的探究设计只是抓住了探究的形式,并没有抓住探究性学习的核心与本质.而课改下的这堂课,教师充分地放手,没有说明从什么角度去探究,而是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去选择,去研究.在探究的过程中,由于选择的圆锥体、圆柱体的情况不同,学生中出现了不同的结论.每一种结论都有存在的理由,谁也不愿轻易否定事实而放弃自己的结论,于是产生了再次探索的.他们从不同的角度研究了圆锥体的体积计算方法,从而得出了一个共同的结论,强化了对圆锥体积公式的理解.整个探究过程,教师设置了一个广阔的探索空间,学生的思维一波三折,教师充分发挥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二、乘着想象的翅膀,感受思考的魅力

案例2:

一次在学完利用圆规画圆后的一节练习课中,我出其不意地对学生说:“只给你们一把直尺,你们能不能画一个圆?”

平时让学生画圆都是借助一些物体的,今天只要求用直尺画圆,这个困难是可想而知的.

静静的,静静的,从学生的沉寂中,可以看出这个问题的难度.有的托腮思索,有的画画擦擦……

渐渐地,学生的眉宇舒展了,小手渐渐地举起来了.

“用尺和笔,固定一点,旋转本子,可以画出圆.”一个男孩边说边演示着.

“用素描的方法画,先画正六边形……”一个小女孩拿出了自己的杰作,她是美术兴趣小组的,从她的圆中可见她的素描功底很好.

“画一个十字架,交叉处为点,点到边上都是2厘米.”又一个男孩说.

“这样不圆,可以像我这样画.因为一条线段旋转360度就是圆,线段画多一点就圆了.”一个男孩把那张密密麻麻的等长直线的中点都对应在圆心上的构图展示在投影仪上.

接着又有一位小女孩发表了高见:“还可以这样画,先定一个点,以此为圆心,用尺量出2厘米,再点一点,并继续按此法向四周辐射,点越多越好,然后把这些点边起来就是圆.”

反思:

我真是感动不已,这不正是圆的定义“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就是圆”.深奥的定义竟这样在学生浅显的行动中表现出来了.从那以后,我深深地感受到,我们的学生不是一张空白的纸,而是一张张色彩鲜艳的纸.他们不只是在课堂中学习数学知识,在生活中,他们也在不断地积累着数学知识与经验.只要我们教师能为他们提供一个平台,一个展示的机会,他们都能在自己的纸上涂上不同的色彩,都能挖掘自己的潜力,主动、积极地展现自己的聪明才智.我们要爱护学生智慧的火花,让学生的智慧“闪光”.

关注人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我们教师胸中要时刻装着学生,课堂上要努力形成教学相长的学习氛围,让课堂教学成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参考文献】

[1]刘小平.分层教学在高中数学任务型教学模式下的应用[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10(04)

试析与思考小学数学教科书

深度论文范文结:

关于对写作深度论文范文与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相关本科毕业论文深度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下载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