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黑龙江相关论文怎么写 和黑龙江施氏鲟的反季节人工繁殖试验相关电大毕业论文范文

这篇黑龙江论文范文为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可用于相关写作参考。

黑龙江施氏鲟的反季节人工繁殖试验

施氏鲟地方名七粒浮子或鲟鱼,隶属于硬骨鱼纲辐鳍亚纲软骨硬鳞类,是比较远古的鱼类.施氏鲟为淡水中的大型鱼类之一,体延长呈圆锥形与达氏鳇形状近似.头部前段突出的吻,为三角形或呈矛头状.施氏鲟与达氏鳇的明显区别在口形与左右鳃膜的连接情况,施氏鲟口小,呈花瓣状,鳃膜在峡部固着左右不相连接,口能伸出呈管状,伸出的口管长度因个体大小而不同.口前方吻部有横排的须4根,施氏鲟幼体在吻腹面,须基的前方有数目5~9粒不等的粒状突起,平均7粒左右,故当地渔民据此称施氏鲟为七粒浮子.施氏鲟作为黑龙江最重要的经济鱼类之一,具有极大的经济价值和科研价值,其鱼子酱被誉为“黑色黄金”.由于其重要的价值,人工繁殖、增殖放流施氏鲟就具有重要的意义.人工繁殖黑龙江野生施氏鲟在上世纪90年代就已经成功了,但对于反季节繁殖黑龙江野生施氏鲟的技术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因此在2007年黑龙江省水生动物资源增殖保护站对秋季繁殖黑龙江野生施氏鲟做了初步试验,现将试验情况叙述如下.

一、施氏鲟的形态学特征

施氏鲟栖息生活在河道中,非洄游性鱼类,喜欢在底质砂砾的江段索饵,在水体底层游动,冬季游集在河流深水区越冬,越冬期亦甚活跃.成体很少进入浅水区,幼鱼在春季河流解冻后进入浅水水域索饵.成鱼春季5月份后开始产卵游动,进入产卵场,在底质砂砾处将卵产在砂砾上.卵具有粘着性,春季产卵活动时间不如达氏鳇长,反映在春季生产捕获高峰持续时间较短而集中,高峰过后捕捞数量锐减.受精卵到仔鱼期孵化过程与达氏鳇基本相同,进入摄食阶段的幼鱼在水域底层营底栖生活.产卵期在5-6月份,河流水温17℃左右.

二、试验用鱼

2007年10月采购黑龙江抚远江段野生施氏鲟亲鱼5尾,其中雌性亲鱼3尾,雄性亲鱼2尾,雌性亲鱼体重分别为28kg,16kg,21kg,雄性亲鱼体重分别为8kg和9.5kg.用活鱼车经过5个小时运输到黑龙江省水生动物资源增殖保护站桦川鲟鱼中试基地.运鱼车到达基地后,首先串水调整水温为10℃,经过食盐水浸泡消毒后,放入暂养池,经过2个月的暂养后,对亲鱼进行检查,其中雌性亲鱼腹部较硬,雄性亲鱼挤压腹部无流出.雌性亲鱼取卵检查,发育情况见表1.

三、人工催产

1. 水温控制

经过2个月的低温暂养后,需要一个逐步升温的过程,最终把水温提升到16℃.

2. 水流刺激

在亲鱼池架上潜水泵,让亲鱼池保持有水流,刺激亲鱼.

3. 注射催产药物

催产药物选择 本试验用到的药物为注射用促黄体素释放激素A(2 LRH-A2)进行催产.雌性亲鱼采用两针的方法,第一针为总剂量的10%,隔12小时后注射第二针,剂量为总剂量的90%,总剂量为10~20μg/kg.雄性亲鱼为一针法,在雌性亲鱼第一针后6个小时,雄性亲鱼开始注射药物,催产药物为促黄体素释放激素A2(LRH-A2),用的剂量为雌性亲鱼的一半.24小时后雄性亲鱼全部有乳白色产出,通过镜检,精子在载玻片上活动迅速,活跃运动时间为90秒.挤出的放置在恒温13℃的保温冰箱中.30小时后3尾雌性亲鱼全部开始排卵,催产成功.

4. 人工授精

30小时后3尾雌性亲鱼全部排卵,经过检查卵已经全部游离,采用杀鱼取卵的方法,把施氏鲟的鱼卵取出,称重分别为6kg、3.5kg、4kg.人工授精采用半干法,受精后的鱼卵马上进行脱粘处理,脱粘时间为60分钟,脱完粘后马上放入孵化器中进行孵化.

四、结果与讨论

经过孵化后,待神经胚体出现后,检查受精率,结果如表2.

1. 亲鱼的选择

反季节人工繁殖施氏鲟对亲鱼的要求更加严格,想要繁殖成功,亲鱼的鱼卵必须要在Ⅳ期中以后,如果亲鱼的卵发育不好,人工繁殖就很难成功.

2. 水温的控制

反季节人工繁殖施氏鲟最重要的技术细节为水温,施氏鲟亲鱼必须经过一段低温处理,然后逐渐升温,也是模仿野外环境的水温变化过程.

3 . 施氏鲟反季节人工繁殖技术重要意义

黑龙江野生施氏鲟反季节人工繁殖的成功对黑龙江鲟科鱼类的保护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通过这项技术可以扩大黑龙江鲟科鱼类的放流时间及规格,让增殖放流鲟科鱼类有了更多的选择性.

(通联:154002、黑龙江省佳木斯市通江街2号,黑龙江省水生动物资源增殖保护站 电话:18204547120)

黑龙江论文范文结:

适合不知如何写黑龙江方面的相关专业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关于黑龙江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1、黑龙江科技信息期刊

2、黑龙江中医药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