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化方面本科论文怎么写 与生态文明视角下的新型城镇化建设问题探析类本科论文怎么写

本论文为您写新型城镇化毕业论文范文和职称论文提供相关论文参考文献,可免费下载。

生态文明视角下的新型城镇化建设问题探析

徐冬先,李辰露

(佳木斯大学,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7)

摘 要: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的城镇建设提挡增速,城镇数量不断增加,城镇规模不断扩大,内涵式发展已成趋势,积极推进新型城镇建设必将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引擎、主攻点.城镇化在取得巨大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环境恶化、资源短缺等生态问题.因此,在生态文明的视角下,实现人、社会、自然的和谐统一,是未来的城镇化发展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生态文明;城镇化;低碳;可持续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6)03-0012-02

收稿日期:2015-10-27

基金项目:佳木斯大学研究生科技创新重点项目“黑龙江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问题研究”(WZ2014_004)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徐冬先(1972-),男,黑龙江依安人,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硕士,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和研究;李辰露(1988-),女,黑龙江佳木斯人,硕士研究生,从事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研究.

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必然结果和社会文明不断进步的体现,城镇化成为推动着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历史进程的主要动力.当前随着改革开放的全方位深化,我国经济社会及工业化水平不断提升,大量的农村人口从土地中解放出来涌入城市,我国城镇化率逐年攀升的同时也带来资源、环境等方面的问题.《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明确新型城镇化建设要坚持生态文明、绿色低碳原则,强化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具体要求是,完善推动城镇化绿色循环低碳发展的体制机制,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因此,必须在生态文明的视角下进行城镇化建设,不断协调人、自然、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真正实现城镇的和谐可持续发展.

一、生态文明对城镇化建设的意义

作为一种新型的文明形态,生态文明更加注重发展过程中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生态文明与城镇化建设关系密切,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建设生态城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人们共享优美生存环境的必然要求.

1.生态文明有利于实现城镇化建设的全面性.生态文明尊重人与自然的一体性,并在此基础上强调二者的全面发展,因此,在城镇化建设中深入贯彻生态文明理念,有利于解决发展片面性的问题,有利于实现城镇化的全面发展.由于特殊的历史国情限制,在我国发展初期,党和国家更多地关注工业化及城市发展,而忽略了环境保护和农村发展,这不仅造成了资源的浪费、环境的污染,还形成了城乡发展不平衡、小城镇发展缓慢的社会格局.这种社会格局造成了城乡之间差距越来越大,并逐渐出现了断层,对整个社会的发展造成了巨大阻碍.在生态文明的视角下进行城镇化建设,就是要从整体上把握好城镇化发展的方向,用全局的眼光进行规划,全面统筹,实现大城市、小城镇、乡村的协调发展,实现城镇性能的全面提升.因此,生态文明有利于实现城镇化建设的全面性.

2.生态文明有利于实现城镇化建设的适应性.任何社会、个人的发展都离不开自然环境,尊重自然、合理利用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处才能实现人和社会的永续发展.因此,进行城镇化建设,必须强调城镇化的适应性,即城镇建设与发展必须要与自然环境相适应.生态文明强调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强调人与自然的依存性,强调要遵循自然规律进行各种建设活动.因此,在生态文明的视角下进行城镇化建设,有利于突出生态环境的重要地位,促进人们形成尊重自然、善待环境的建设理念,避免为追求短期利益而破坏环境,盲目进行扩张,使城镇建设与自然环境相互适应.因此,生态文明有利于实现城镇化建设的适应性.

3.生态文明有利于实现城镇化建设的可持续发展.过去几十年,我国整体上走的是粗放型的城镇化发展之路,这种发展模式不仅造成了资源的浪费、环境的污染,还造成了一些城镇盲目扩张,侵占大量的土地,影响了城镇的后续发展.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环保意识、可持续发展观的不断觉醒,这种粗放型的发展之路必将被取代.在生态文明的视角下进行城镇化建设,有利于引导人们合理开发、利用资源,推进污染小、消耗低的节能环保的工业建设,大力推广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提倡绿色消费,反对铺张浪费,共同建设绿色的生活体系,呵护生存环境.

二、生态文明视角下城镇化建设的原则

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城镇化建设,是尊重自然、善待环境,追求可持续发展的城镇化发展之路,在具体建设中应遵循以下原则.

1.物尽其用.生态文明视角下城镇化建设的首要原则是物尽其用,就是要在综合利用各种资源的基础上,实现资源利用效益的最大化.首先,要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人们的生存与发展都离不开土地,因此,在城镇化建设中必须对土地资源进行物尽其用,合理设计、规划,协调土地的生物生产功能和空间功能的关系,发挥出土地在物质循环、能量传递、信息交换方面的重要效用.其次,要高效、循环利用能源.在城镇化建设中,一方面要促进可再生能源的流动转化,提高可再生资源的利用率;另一方面要通过设备和技术革新,对各种能源进行再收集、再利用,实现能源的循环使用.

2.预防为主.在粗放型的社会发展模式下,我国对环境实施的是一种“先污染、后治理”的管理模式,这不仅造成了社会建设成本的升高,还对环境造成了许多不可逆、无法补救的破坏.因此,在生态文明的视角下进行城镇化建设必须遵循预防为主的原则,变“后期补救”为“主动预防”.遵循预防为主的原则,就要在城镇化建设中充分研判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以及自然环境现状,并以此为基础,结合自然规律,运用科学的技术构建城镇建设生态网络,最大限度减低工业化和城镇化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3.适宜技术.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推动了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也为城镇化发展提供了巨大动力,但就当前的城镇化发展来讲,并不是所有的技术都是适用的.因此,城镇化建设中要根据实际进行技术选择,遵循适宜技术原则.在传统的工业社会中技术是为创造最大化的物质利益服务的,而在当前的生态社会中技术应是绿色的,应是为可持续发展服务的.在生态文明的视角下进行城镇化建设,就要彻底转变传统的技术功用目的,采取适用于能源高效利用、废物低量排放的技术.

三、生态文明视角下城镇化建设的内容

城镇化建设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在生态文明的视角下进行城镇化建设涵盖了空间生态系统、自然生态系统、社会生态系统、经济生态系统、文化生态系统以及政治生态系统的建设.

1.建设合理的空间生态系统.建设合理的空间生态系统,就是在城镇化建设中综合考虑人、自然、环境、社会、经济等因素之间的关系,将保护自然环境和生态平衡放到首要位置来规划城镇空间,实现城镇空间的生态化布局.在生态文明视角下进行城镇化建设,建成合理的空间生态系统,就是要将生态文明作为制定城镇发展规划的重要导向,要根据地区实际创建适合经济发展的生态化产业布局,要控制人口增长带来的城镇盲目扩张,要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产业、人口、生态资源的合理布局.

2.建设优美的自然生态系统.建设优美的自然生态系统,就是在城镇化建设中注重城镇环境建设,全面提高绿化、合理配置水资源、严格控制空气质量、优化生态功能分区等,要对地方生态资源进行全面普查,加快自然生态系统修复,保护自然生态系统的同时合理开发自然资源,实现山更青、水更绿、人和自然和谐相处的城镇化建设目标.优美的自然生态环境,是人们健康、愉悦生活的重要保障,是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坚实基础.

3.建设和谐的社会生态系统.建设和谐的社会生态系统,就是在城镇化建设中努力协调社会各因素之间的关系,达到和谐统一的社会状态.在生态文明视角下进行城镇化建设,建成和谐的社会生态系统,就是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人们要不断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理念,在尊重、善待自然的基础上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要提供完善的社会制度保障,建立完善的教育体系实现城镇人口素质的合理布局,建立完善的就业体系实现城镇人口的稳定就业,建立完善的社会救助体系实现城镇人口的基础保障.

4.建设高效的经济生态系统.建设高效的经济生态系统,就是在城镇化建设中充分保护环境、资源的前提下发展经济,提高经济发展的效能.总体来看,在生态文明的视角下进行城镇化建设,建成高效的经济生态系统,就要立足实际,积极推进产业规划,构建合理的生态产业体系;要优化传统经济产业,发展生态特色产业;要完善产业流程,促进资源循环利用;要培育第三产业发展,做强生态服务产业,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

5.建设文明的文化生态系统.建设文明的文化生态系统,就是在城镇化建设中注重生态文化培养,以生态文化理念、意识促进生态城镇建设.在生态文明视角下进行城镇化建设,构建文明的文化生态系统就要通过多种载体建设,全面提升人们的生态文化素养;要结合地方文化特色塑造生态文化品格;要以文化产业发展为支点,推动生态文化的传播.

四、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城镇化建设路径选择

在我国不断加深的城镇化建设中,必须要以生态文明的理念为指引,以生态文明的要求为标准,建成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经济发达的现代化城镇,实现城镇的可持续发展.

1.深化认识,树立生态城镇建设理念.彻底改变过去粗放型的城镇化之路,深化对生态文明的认识,正确认识生态文明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转变传统经济建设至上的发展观,树立生态城镇的建设理念.这就要求地方政府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到领导干部考核体系,以对生态文明高度负责任的态度进行城镇化建设.这也对企业的环保意识提出要求,企业在生产、发展中要增强环保意识,注重资源的有效使用,减少废弃物排放,承担起生态城镇建设的社会责任.

2.完善政策,提升执法监管力度.根据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地方实际完善生态城镇建设的政策,为城镇化建设提供制度性保障.一方面要完善引导性政策,即通过鼓励、支持利于生态城镇建设的行为,来引导公众、企业等主体逐渐形成生态文明的理念,促进生态城镇建设;另一方面要完善惩罚性政策,即通过惩处破坏环境、浪费资源等行为,在社会上形成一定的威慑力,有效遏制不利于生态城镇建设行为的发生.同时,还要提升执法监管力度,对不利于生态城镇建设的行为及时发现,及时处理.

3.提高技术,构建高素质人才队伍.技术和人才是生态城镇化建设的有力支撑,因此,在生态文明视角下进行城镇化建设,必须提高技术,构建高素质人才队伍.在城镇化建设中,要鼓励清洁生产、节能减排以及资源节约等方面的生态技术的开发和利用,加强清洁工艺技术创新能力、清洁产品开发技术、生态工程与技术能力、循环经济等领域的科研基础设施建设,支持相关领域重点实验室的发展,增强技术创新能力.同时,通过完善人才引进机制、竞争机制、激励机制,实现人才队伍“引得进,留得住,出业绩”,为生态城镇建设提供智力保障.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A].2014.

[2]张林江.中国应对城镇化新挑战须有新思维[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12,28(3).

(责任编辑:姚 丽)

新型城镇化论文范文结:

关于本文可作为新型城镇化方面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新型城镇化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论文写作参考文献下载。

1、新型建筑材料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