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工程专业论文范文检索 与安全工程专业面临的现状和有关毕业论文的格式范文

该文是关于工程专业论文范文,为你的论文写作提供相关论文资料参考。

安全工程专业面临的现状和

余照阳 江泽标刘 勇 谢雄刚 龙明杰

(贵州大学 矿业学院,贵州贵阳550025)

摘 要:以矿业安全为行业特色的安全工程专业高等教育,在其发展过程中历经数次专业定位调整,同时近期遭遇能源供需格局失衡,导致毕业生就业渠道发生较大变化.为了适应煤炭开采行业对毕业生需求弱化,从专业培养方案调整、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教学环节优化等方面,提出适应性的建议.在专业培养方案调整上,适当降低煤矿安全类课程在课程体系里的比重,增设通用性和具有其它行业属性的专业课程,可在一定程度上适应学生就业渠道变化.在教学环节中,通过学生提前介入就业企业开展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可建立有利于企业提高用人效果、有利于学生尽早熟悉工作内容、有利于高等学校服务社会的三赢格局.

关键词:安全工程;学科调整;就业渠道;适应性建议

中图分类号:G5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615(2017)02-0077-05

DOI:10.15958/j.cnki.jywhlt.2017.02.015

一、引言

安全工程专业建设可追溯到上世纪50年代,1956年北京劳动干部学校开设劳动保护专业,1958年开设第一个与安全工程专业相近的工业安全技术和工业卫生技术本科专业,1983年中国矿业大学设立矿山通风与安全专业.1993年我国设立安全科学技术一级学科,将安全工程列为其二级学科.1996年我国又将安全工程专业与其他相近专业合并,设立安全技术及工程专业,但仍归属于矿业工程一级学科下.1998年至今,又将安全技术及工程专业改为安全工程专业,列为一级学科安全与环境科学之下的二级学科[1].经多方呼吁[2],2011年2月,安全技术及工程变更为安全科学与工程,并变更为一级学科.截至2016年,全国共127所高校开设安全工程专业.其中,2000年开始,安全工程类本科专业开设院校迅速增长,见图1.

面对安全工程专业不断发展和变化的定位,对于如何办好安全工程专业,诸多学者进行了研究和思考.吕品认为必须明确安全科学技术体系的结构和内涵,合理设置安全工程专业的课程,加强安全工程专业的实践环节[3].傅贵等从学科基本问题的认识、知识体系框架设计、知识点的具体化论述了规范安全工程教育的体系[4].任森等认为,现阶段各高校安全工程专业培养方案所开设的必修课普遍偏少,实践教学效果不够理想,不能完全达到安全专业的培养目标[5].许铭等认为,为提高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核心竞争力,应从学科团队建设、培育优势研究方向、创建高水平学科平台、产出高水平研究成果几个方面提升学科核心竞争力[6].文献提出安全科学与安全技术联系与独立的重要性,学科建设结合每个学校自己的特色方向和以点带面的建设及发展模式[7].

在课程教学改革方面,刘海生等从课程设置、教学方法、考试内容和考核方式、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提出了建议[8].刘敦文等认为,在专业实验课中实施研究性教学,有利于实现教学相长、教学与科研相融、人才培养链相接,对培养安全工程创新型人才具有重要意义[9].蒋复量、耿晓伟、宋守信则从专业认证角度,分析了安全工程专业教育改革方向[10-12].张洪杰等分析了安全工程专业特点及创新能力建设与安全工程专业的关系,提出了通过改革教学方法,提高安全工程技术人才的创新能力[13].陈祖云、高保彬从安全工程专业学生实习层面分析了实践能力深化的渠道和措施[14-15].

在学科定位与专业设置上,傅贵认为,在安全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下设置安全管理学和安全工程学二级学科,可解决安全学科与行业安全、与安全学科交叉的其他学科之间的矛盾关系[16].张浩等研究了“安全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设立后的影响,探讨了安全工程专业面临的新特点及新挑战,指出安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提出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包括改革教学模式、改革课程内容体系、优化知识结构、教学手段等方面改革、评测教学效果、产学研基地建设和提高综合化程度[17].

邵安界定了安全工程人才能力概念,建立包括安全管理能力、安全技术能力、性格与品质、动态能力这四个维度的评价框架,遴选31个指标构成第一轮评价指标体系[18].

安全工程专业与其它工科专业具有很大区别,一般工科专业都具有强烈的行业属性,但安全工程专业具有跨学科属性,导致不同学校之间培养模式有一定区别.安全工程专业的培养模式大体上可以分为两大类[19],一类是强化行业特色的培养模式,即以培养行业型安全科技人才为主,例如贵州大学侧重于矿业安全,北京理工大学主要偏向于兵工及爆炸安全.该类培养模式可分为两种典型模式,一种是将行业特色贯穿于专业基础课、专业方向课等;另一种是行业特色仅体现在专业方向课和专业选修课上.另一类是淡化行业特色的培养模式,即以培养通用型安全科技人才为主,例如首都经贸大学,其行业特色不是很明显,相反,它体现的是通用安全.初步统计,在开设安全工程本科专业的127所高校中,其中约有35所高校偏重于煤矿安全.

在上述研究中,各位学者分别从学科设置、专业建设、核心竞争力培养、评价体系等方面对安全工程专业的发展提出了合理化建议.但近两年安全工程专业的外部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却缺少相关研究.笔者尝试就外部环境变化对安全工程专业就业的影响进行分析,并就培养模式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

二、安全工程专业外部环境变化与毕业生就业趋势

贵州大学安全工程专业始于2004年面向全国招生,在培养模式上侧重于强化行业特色的培养模式,课程体系主要围绕煤矿安全需求设置,相类似的高校包括中国矿业大学等原煤炭行业高校,这类高校在目前设置安全工程专业的高校中所占比重较大,所以贵州大学安全工程专业面临的外部环境具有一定代表性.

煤炭一直都是我国基础能源,原煤生产和消耗量在总能源产量和消耗量的比例一直维持在70%左右.但是,由于中国经济迈入下行通道和美国页岩油气新能源革命,全球石油需求疲弱和供给充足(OPEC未能达成减产共识),国际原油从2014年开始一路下行,见图2.

与之相对应,国内煤炭也发生重大变化,以环渤海动力煤综合指数进行分析,图3描述了2010年至2015年环渤海动力煤综合指数变化趋势,从2011年开始,动力煤综合综合指数也一路下挫.

体现在产量上,中国原煤产量也发生了趋势性变化,近十年中国原煤产量发生了从增长到衰减的改变,其变化趋势见图4.由图可见,从2013年开始,中国原煤产量开始下降.在此期间,煤炭行业景气周期发生了重大反转,2015年国家提出煤炭供给侧改革,压缩产能,适应市场需求.在时间节点上,原煤产量变化拐点明显滞后于指数拐点.

在此宏观背景下,国内煤炭产业新建项目扩张速度降低甚至停滞,导致对毕业生需求降低,直接对毕业生就业模式产生重大影响.

总的来说,我国安全工程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前景是可观的.根据麦可思公司《2010年度大学就业能力排行榜》,2010年度就业率最高50大本科专业中,安全工程专业排名第34位,[20]但毕业生就业渠道发生了改变.

为了分析外部环境变化对毕业生需求的影响,笔者收集了贵州大学安全工程专业2007年至2016年的毕业生就业去向,将就业去向划分为矿业安全管理、工程安全管理和其他三个方向,并绘制成趋势图进行分析,见图5.

其中矿业安全管理就业方向包括煤矿、咨询服务机构、煤矿安全类专业深造等,工程安全管理就业方向包括道桥施工安全管理、非煤类工程设计机构等,其他渠道包括公务员、选调和上述行业以外的其他行业.

由图可见,在矿业安全管理的毕业生就业去向中,从2007年开始矿业安全管理就业方向占比逐年增加,到占2009年达到8056%的峰值,而后有所下滑,但在2015年前,仍能保持50%以上比例,说明在此期间以煤矿为主的矿业领域对安全人才的需求都是比较旺盛.2015年后,毕业生在矿业安全管理领域的就业比例大幅度下滑,体现在2013年原煤产量下降后,煤矿企业对毕业生的需求减弱所致.但在时间节点上,相对原煤产量变化拐点而言,矿业安全管理就业趋势变化存在一定的滞后.

在另外两类需求中,毕业生在其它领域的就业比例相对比较稳定,这部分就业去向分别为其它岗位的公务员、其他行业安全管理人员等,相对保持一定的稳定性,近十年有一定的波动,但是基准值均在20%左右,受行业景气周期波动影响较小.

毕业生在工程安全管理领域的就业与矿业安全管理领域呈相反的关系.矿业安全领域就业比例较高的时期,毕业生在工程安全管理领域的就业比较低,但在矿业安全管理领域就业比例大幅下滑的2015年前,在工程安全管理领域的就业比例开始缓慢回升.二者的变化在时间节点上并不一致,矿业安全管理领域就业比例在2015-2016年大幅下滑,但毕业生在工程安全管理领域的就业从2013年就开始了缓步攀升,时间提前约两年,这个时间与中国原煤产量的拐点相一致.从而可以得出一个结论,企业用人需求对行业景气周期的敏感度要低于毕业生,毕业生就业渠道变化敏锐地捕捉到行业发生反转的变化.

三、安全工程专业适应外部环境变化的思考

为了适应行业景气周期及其它外部环境变化,贵州大学安全工程专业于2016年适时调整和修改了培养方案.修订后的培养方案共设置六类课程,分别为通识课程、学科大类课程、专业课程、个性课程、创新创业课程和第二课堂,各类课程所占学时见图6.

从课程性质来看,通识课程为思政、外语及军体类课程,面向所有学生开设;学科大类课程中包括数学、物理和化学等基础课程;第二课堂为素质拓展类课程,也具有通用性.体现安全工程专业行业属性的课程安排在专业课程和个性课程中.从学时所占比例来看,具有煤矿特征课程共计40学分,占专业课程约为38%,占培养方案全部课程比例约为1814%.

从培养方案课程分配比例上,煤矿安全类课程比例不到专业课比例一半,为其它课程留出了空间,为学生在专业课程选择上提供多样化选课方案.2016年培养方案课程调整和修改适应了毕业生就业渠道的变化.

但与此同时,现有的学生实习、毕业设计环节还缺乏一定的灵活性.由于要兼顾安全工程专业的行业属性,本专业学生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现阶段均联系在矿业企业开展,在实习环节煤矿矿山仍是学生的唯一选项.在毕业设计环节,毕业设计选题全部是煤矿通风及安全设计,设计内容围绕煤矿典型灾害防治技术展开.

考虑到2016年毕业生就业渠道,6304%的毕业生就业去向为工程安全管理,短期内毕业生将在非煤企业从事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工作,实习环节和毕业设计环节没能适应外部变化.

为了适应毕业生多样化就业需求,在上述两个环节可以进行一定的改良和调整.其中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环节均安排于第八学期,此时大多数学生均与就业单位达成就业协议,已经明确就业去向,对毕业后所从事的工作领域基本已经明确.为了促进学生更好适应毕业后所从事的工作,加强在校学习期间与工作期间的衔接,可以在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两个环节尝试以下调整.

1毕业实习方面的调整.对于已经和非煤企业签订就业协议学生,可以安排学生到签约企业开展毕业实习,相当于采取分化实习的模式,根据学生的大致去向有针对性的安排毕业实习.一方面可以提前介入工作内容,在踏入工作岗位前,可以有针对性的做更好的准备;另一方面,可以在实习企业收集相关资料,为毕业设计做准备.从企业来说,相当于使毕业生获得更长的见习期,为学生上岗后的工作做更好的铺垫.

2毕业设计.毕业设计是本科教学的重要环节,是锻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和进行知识创新的主要途径,是实现教学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训练过程.在学生毕业设计过程中,必须要针对设计内容,有针对性的分析工程具体条件,并学会利用最新的规程措施和规章制度解决工程实际问题.与毕业实习相类似,毕业设计环节,同样可根据学生就业去向,在安排毕业实习后,学生带着收集毕业设计资料的任务,到未来工作的企业实习和收集资料,并将企业亟待解决或未来所从事具体工作的内容纳入毕业设计中.这样,学生可以带着问题去实习,同时反过来带着实际需求和问题来开展设计,可以更有针对性的在学校教学与工作实践之间搭起有效的桥梁.

上述调整和变化,将达到建立有利于企业提高用人效果,有利于学生尽早熟悉工作内容,更有助于提升高等教育服务社会水平的三赢格局.

四、总结

安全工程专业经历了专业定位、行业景气周期波动等多重因素的影响,直接导致毕业生就业渠道和去向发生了重大变化.为了适应上述变化,贵州大学安全工程专业通过适时调整培养方案,在课程设置上积极适应需求调整和外部环境变化.针对毕业生就业渠道变化,在学生明确就业去向的前提下,笔者提出了提前介入就业企业的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优化方案,有助于在学校与企业之间建立有效的无缝衔接,达到建立有利于企业提高用人效果,有利于学生尽早熟悉工作内容,更有利于提高高等学校服务社会质量的三赢格局.

参考文献:

[1]吴超,杨书宏.我国工程专业高等教育现状及发展[J].劳动保护,2011(1):116-117.

[2]孙华山,吴超,刘潜,等.再论在《授予博士_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中设立“安全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6(1).

[3]吕品.关于高等院校安全工程专业的改革与探讨[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4(11):69-72.

[4]傅贵,杨书宏,宋守信,等.安全工程专业本科专业规范的研究与探讨[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8(11):78-84.

[5]任森,王文才,任玉辉,等.安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与建议[J].教育教学论坛,2016(7):40-41.

[6]许铭,程五一,罗云,等.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核心竞争力对比[J].安全,2014(12):61-63.

[7]翟小伟,邓军.突出行业特点的安全工程专业教育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8(1):90-94.

[8]刘海生,宋丽霞,胡去非.新建本科院校安全工程专业数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9(7):70-73.

[9]刘敦文,杨光.安全工程专业实验课研究性教学与创新型人才培养[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0(5):157-161.

[10]蒋复量,李向阳,谭凯旋,等.专业认证背景下的安全工程专业特色教育研究与实践[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0(1):12-18.

[11]耿晓伟,刘剑.以专业认证为导向的安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6):646-648.

[12]宋守信,杨书宏,傅贵,等.中美安全工程专业教育及认证标准对比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2(12):23-28.

[13]张洪杰,向晓东,陈旺生.安全工程专业教学方法改革与创新型人才培养[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1(6):172-175.

[14]陈祖云,金波,邬长福.安全科学与工程专业生产实习现状及改革措施[J].教育教学论坛,2012(30):89-91.

[15]高保彬,王志军,袁东升,等.安全工程专业_矿山方向_生产实习教学新模式探索[J].煤炭高等教育,2013(02):117-120.

[16]傅贵,张苏,苗永春.论“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的二级学科设置[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3(07):122-126.

[17]张浩,王智懿,刘秀玉.基于“安全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新形势下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榆林学院学报,2016(2):93-96.

[18]邵安.安全工程人才的能力框架及评价体系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5(05):87-91.

[19]牛金成,许放.我国安全工程本科专业培养方案之比较分析[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7(5):83-88.

[20]王凯,李珊,潘侠,等.我国安全工程专业高等教育发展现状分析[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2(5):163-168.

(责任编辑涂艳)

工程专业论文范文结:

关于对不知道怎么写工程专业论文范文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相关本科毕业论文工程专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的作为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1、轮机工程专业导论论文

2、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导论论文

3、能源和动力工程专业导论论文

4、金融工程专业导论论文

5、机械工程专业导论论文

6、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