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南北朝类有关学年毕业论文范文 和魏晋南北朝碑刻词语释义四则相关论文写作技巧范文

该文是关于魏晋南北朝论文范文,为你的论文写作提供相关论文资料参考。

魏晋南北朝碑刻词语释义四则

罗小如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天津300222)

[摘 要]魏晋南北朝碑刻语料丰富,词汇独具特色,是研究中古汉语的重要材料.运用排比文献、词语溯源,结合大型辞书等方法,对碑刻中“号慕”、“妙善”、“匡率”、“诣学”四词进行考释,并探讨了辞书释义及义项的疏误.

[关键词]碑刻;号慕;妙善;匡率;诣学;考释

[中图分类号]H0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610(2016)02-0013-02

魏晋南北朝碑刻文献语料丰富,特色鲜明,是中古时期重要的出土文献材料,具有历史、民俗、文学、书法、语言文字等多方面的研究价值.笔者在研读该文献过程中发现有些词语意义不易理解,且未被大型辞书正确训释或有义项缺漏,今对其中的四则进行了考释.

一、号慕

(1)北魏《高英墓志》:“如何弗寿,祸降上天.徒众号慕,涕泗沦连.”[1](第四册383)

(2)北魏《秦洪墓志》:“羣孙号慕,痛无所杖.”[1](第六册33)

(3)北魏《邢峦妻元纯阤墓志》:“以冬十月己酉朔,十三日辛酉薨于荧阳郡解别馆.子孙号慕,缁素兴嗟.”[1](第六册275)

按:“号慕”即“哀号,哭泣”义,此词出自《孟子·万章上》:“万章问曰:‘舜往于田,号泣于旻天,何为其号泣也?’孟子曰:‘怨慕也.’……大孝终身慕父母.五十而慕者,予于大舜见之矣.”“慕”有“思慕“义,《玉篇·心部》:“慕,思也.”《广韵·暮韵》:“慕,思慕.”《孟子·万章上》:“人少则慕父母.” 赵岐注:“慕,思慕也.”引申为“啼哭”义,《礼记·檀弓上》:“其往也如慕,其反也如疑.” 郑玄注:“慕,谓小儿随父母啼呼.”孔颖达疏:“谓父母在前,婴儿在后,恐不及之,故在后啼呼而随之.” 曹植《卞太后诔》:“百姓欷欷,婴儿号慕.”“号慕”是同义复词.此词魏晋以后习见,如《三国志·吴书·朱治朱然吕范朱桓传》:“及桓疾困,举营忧戚.年六十二,赤乌元年卒.吏士男女,无不号慕.”《北齐书·循吏·张华原列传》:“先是州境数有猛兽为暴,自华原临州,忽有六驳食之,咸以化感所致.后卒官,州人大小莫不号慕.”《文苑·樊逊列传》:“樊逊,字孝谦,河东北猗氏人也.祖琰,父衡,并无官宦.而衡性至孝,丧父,负土成坟,植柏方数十亩,朝夕号慕.”《汉语大词典》释为“谓哀号父母之丧,表达怀恋追慕之情”,有望文生训之嫌,释义不恰当.

二、妙善

(1)北魏《邓羡妻李榘兰墓志》:“自来仪君子,四徳渊茂;逮事太夫人,曲尽妇道.造次靡违,巅沛必是.妙善女工,兼闲砕.”[1](第四册385)

(2)北魏《元悌墓志》:“王资灵川岳,居贞若性.博览文史,学冠书林.妙善音艺,尤好八体.”[1](第六册158)

按:“妙善”乃“擅长”义,其后宾语多表示文学艺术方面的词语.六朝史书已见用例,如《宋书·孔琳之列传》:“琳之强正有志力,好文义,解音律,能弹棊,妙善草隶.”又卷十九《志第九·乐一》:“而左延年等,妙善郑声,惟夔好古存正焉.”卷九十三《隐逸列传》:“高祖纳之,辟炳为主簿,不起,问其故,答曰:‘栖丘饮谷,三十余年.’高祖善其对.妙善琴书,精于言理,每游山水,往辄忘归.”又如《文心雕龙·时序》:“魏武以相王之尊,雅爱诗章;文帝以副君之重,妙善辞赋;陈思以公子之豪,下笔琳琅;并体貌英逸,故俊才云蒸.”六朝及后代诗文亦多见,如《全梁文》卷七十三《释氏三·释慧皎·高僧传论》:“支谶、康会、竺护等,并异世一时,继踵宏赞,然夷夏不同,音韵殊隔,自非精括诂训,领会良难,属有支谦、聂承远、竺佛念、释宝云、竺叔兰、无罗叉等,并妙善梵汉之音,故能尽翻译之致,一言二复,辞旨分明.”《全后周文》卷四《滕王逌·庾信集序》:“(庾)信降山岳之隆,蕴烟霞之秀,器量侔瑚槤,志性甚松筠,妙善文词,尤工诗赋.”《全唐文》卷三百九十八《蔡景》:“法师义紭,字宏济.……勤于艺业,内外俱赡,解行双美,妙善悉昙.”《汉语大词典》未收此义,当补.

三、匡率

《弔比干文》:“惟子在殷,实为樑栋,外赞九功,内徽辰共.匡率衮职,德音遐洞.”[1](第三册279)

按:《汉语大词典》“匡率”条释义为“匡正统领”,乃望文生义.《弔比干文》中“衮职”字面义为帝王的职事,指代帝王.把“匡正统领”代入碑刻句中,意不可通.其实“匡率”应理解为辅助之义.“匡率衮职,德音遐洞”意为比干辅佐国君,他的善言长久流传.“匡”有辅助、帮助义.《广韵·阳韵》:“匡,辅助也.”《尚书·冏命》:“惟予一人无良,实赖左右前后有位之士,匡其不及.”蔡沈集传:“匡,辅助也.”《慧琳音义》卷七十六:“匡我”注引《考声》:“匡,匡辅也,助也.”《诗经·小雅·六月》:“王于出征,以匡王国.”马瑞辰传笺通释:“匡当读为‘匡抚寡君’之匡.匡者,助也.‘以匡王国’,犹云‘以佐天子’也.”“率”有统率、率领义,引申为引导、辅导、辅助”义.如《孟子·滕文公上》:“且一人之身而百工之所为备,如必自为而后用之,是率天下而路也.” 赵岐注:“一人而备百工之所作,作之乃得用之者,是率导天下之人以羸路也.”焦循正义:“率,即导也.”“率”表引导义.《慧琳音义》卷五十九:“相率”注:“率,导引也.”因此,“匡率”是同义连文,表辅助、辅佐义.《汉语大词典》未收此义项,当补.

  “匡率”还有“正直表率”义.《汉语大词典》“匡率”条所举书证中《汉书·师丹传》:“夫三公者,朕之腹心也,辅善相过,匡率百僚,和合天下者也.”意思是:三公是皇帝的心腹大臣,位高于众多官吏,辅佐国君,成就帝业,作各级官吏的表率,使天下和谐.与《汉书·师丹传》相似的句子《史记》中有记载,如《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夫三公者,百寮之率,万民之表也.未有树直表而得曲影者也.”此句“率”、“表”对举成文,“率”是表率义.对比《汉书》和《史记》,“匡率百僚”与“百寮之率”同义,“匡率”义同“率”,“匡率”应是表率义.“率”不作“率领”义解,而作榜样、表率义.成为表率的人都是方正、正直的,而“匡”有方正、正直义.《尔雅·释言》:“匡,正也.”《玉篇·匸部》:“匡,方正也.” 扬雄《 法言·寡见》:“卜式之云,不亦匡乎!”李轨注:“匡,正也.”故“匡率”是同义连文组成的复音词,是正直表率的意思.《汉语大词典》释“匡正统领”,不确.

  “匡率”有两个词义,是由于构词语素“匡”和“率”是多义词,它们以不同的义位通过同义连文的方式组合成复音词,形成不同的词义.

四、诣学

《临辟雍碑》:“暨圣上践祚,崇光前轨.阐五帝之绝业,迈三代之弘风.敦礼明化,以庠序为先.乃遣相国长史东莱侯史光、主簿东莱刘毅,奉诏诣学,延博士,会学生,咨询谠言.”[1](第二册269)

按:《汉语大词典》释“诣学”为“指清朝帝王亲临太学视学”,举唯一书证《清史稿·世宗纪》:“辛酉,诏临雍大典,改幸学为诣学.”《大词典》的“诣学”释义乃随文释义,不宜作为“诣学”的词典义.《临辟雍碑》的“奉诏诣学”,“诣学”的人既不是指“清朝的帝王”,也不是“帝王亲临”,而是指“相国长史史光”和“主簿刘毅”前往视学.可见《汉语大词典》的释义有问题.

 “诣学”一词《后汉书》中就已出现,其词义并不是指皇帝或大臣到太学视学.“诣学”的含义关键在于“诣”字的意义.《说文·言部》:“诣,候至也.”段玉裁注:“候至者,节候所至也.致下云:送诣也,凡谨畏精微深造以道而至曰诣.”意为拜谒有学问的人或地位至尊者.“诣”的语义中含有尊敬的义素.如《汉书·何武王嘉师丹列传》:“(何)武诣博士受业,治《易》.”引申指前往某地拜谒.《玉篇·言部》:“诣,往也,到也.” 《清史稿·世宗本纪》:“乙酉,清明节,上诣景陵行敷土礼.”此例指皇上拜谒陵墓行礼仪.

  西周时,已有太学的名称,为国家最高学府,教育贵族子弟,后来又称国子监.汉始,太学配有朝廷任命的管理官员和教师,名称历代不同,如汉代称五经博士、博士祭酒,西晋称国子祭酒、博士、助教等.学校立有孔子像,传授儒学经典,皇帝及大臣定期来行祭拜、视察,以表示对儒学祖师的尊敬.此外,州郡县也设有官办学校,供学生前来学习.由于前来学校的人的身份和目的不同,“诣学”的内涵也不同.

当前往学校拜谒者是学生时,“诣学”有求学之义.如《后汉书·循吏列传》:“又造立校官,自掾史子孙,皆令诣学受业,复其徭役.”《北史》卷列传第七七《卢太翼》:“卢太翼字协昭,河间人也.本姓章仇氏.七岁诣学,日诵数千言,州里号日神童.”《北史》卷六三列传第五一《苏绰》:“夔字伯尼.聪敏有口辩,然性轻险无行.……十四诣学,与诸儒议论,词致可观.见者皆称善.”以上各例中,“诣学”都表示学生前往学校求学义.

   当前往学校拜谒者是儒者或教师时,“诣学”有到校授学义.如《宋史·牟子才列传》:“至郡,首教民孝弟,以前人《慈竹》、《义木》二诗刻而颁之,间诣学为诸生讲说经义.”《宋史·李舜臣列传》:“民有母子昆弟之讼连年不决,为陈慈孝友恭之道,遂为母子兄弟如初.间诣学讲说,邑士皆称‘蜀先生’.”《明史·王琎列传》:“(王琎)洪武末,以贤能荐,授宁波知府.夜四鼓即秉烛读书,声彻署外.间诣学课诸生,诸生率四鼓起,诵习无敢懈.”此三例“诣学”均指到校授学义.

当前往学校拜谒者是皇室或皇帝派出的官员时,“诣学”指视学义.如《宋史》卷一○五志第五八:“景定二年,皇太子诣学,请以张试,吕祖谦从祀.从之.” 这里的“诣学”指皇太子到校祭拜、视察.《典故纪闻》卷五:“洪武间,令郡县官朔望诣学谒先圣,然后升堂,师生序揖.”《元史·志·刑法二》:“诸随路学校,计其钱粮多寡,养育生徒,提调正官时一诣学督视,必使课讲有程,训迪有法,赏勤罚惰,作成人材,其学政不举者究之.”上两例“诣学”指官员到校祭拜和督学.

  为什么“诣学”有帝王亲临太学视学义?其实,“诣学”来源于“幸学”.帝王到太学或国子监,目的有二:一是举办各种礼仪,二是视察学校并封官.古代皇帝亲临称为“幸”.《玉篇·夭部》:“幸,天子所至也.”《史记·孝文本纪》:“五月,匈奴入北地,居河南为寇.帝初幸甘泉.”裴骃集解引蔡邕曰:“天子车驾所至,民臣以为侥幸,故曰幸.”《玄应音义》卷二十二:“游幸”注:“人君所至,皆被德泽,故曰幸也.”故帝王亲临太学称“幸太学”,后称“幸学”.如《后汉书·光武帝上》:“车驾还宫,幸太学,赐博士弟子各有差.”《晋书·王祥列传》:“天子幸太学,命祥为三老.”

《宋史》志第五八礼八:“淳佑元年正月,理宗幸太学,诏以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朱熹从祀,黜王安石.”以上三例“幸太学”都是皇帝亲临太学视学,并进行封官加爵.又如《南齐书·武帝本纪》:“三月辛亥,国子讲《孝经》,车驾幸学,赐国子祭酒、博士、助教绢各有差.”《宋史·程振列传》:“程振字伯起,饶州乐平人.少有轶材,入太学,一时名辈多从之游.徽宗幸学,以诸生右职除官,为辟雍录,升博士,迁太常博士,提举京东、西路学事.”以上二例“幸学”指皇帝亲临国子监或太学视察并封官.

  直到清代,皇帝到最高学府祭拜、视察还称“幸学”,如《清史稿·儒林四·孔荫植列传》:“越二年,上幸学,召毓圻陪祀,皇太后召入见,赐坐,问家世,具以对,赐茶及克食.”

到了清世宗时,皇帝亲临太学开始称为“诣学”,称名的改变,表明皇帝对儒学及儒家礼仪的尊重.如《大词典》所举《清史稿·世宗纪》“辛酉,诏临雍大典,改幸学为诣学”,“临雍”即亲临辟雍,“辟雍”原为西周所设的大学,后来成为天子举行祭祀等多种礼仪的地方.汉班固《白虎通·辟雍》:“天子立辟雍何?所以行礼乐宣德化也.”又如《清史稿·志第五九礼三》:“世宗临雍,止称诣学.案前上香、奠帛、献爵,跪而不立.”《志第礼八》:“帝礼服乘舆诣学,祭酒、司业率官属诸生跪迎成贤街右.驾入幄,诣大成殿释奠.”

因此,“诣学”有二义:第一,指“古代师生到校授学或学习”;第二,指“皇室或官员到校祭拜、视学,特指“清朝帝王亲临太学视学”.

【 参 考 文 献 】

[1]毛远明,校注.汉魏六朝碑刻校注[M].线装书局,2008.

[2]罗竹风.汉语大词典[M].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3.

魏晋南北朝论文范文结:

适合魏晋南北朝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相关本科毕业论文,相关魏晋南北朝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