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怎样有关硕士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和普通话:标准是怎样确立的相关在职毕业论文范文

关于免费是怎样论文范文在这里免费下载与阅读,为您的是怎样相关论文写作提供资料。

普通话:标准是怎样确立的

普通话的“普通”两字,是“普遍”和“共通”的意思.普通话作为现代汉民族的共同语言,也是各民族的主要交际语.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好处多多.那么,普通话的标准究竟是如何确立的呢?

历史上的那些“普通话”

早在先秦、两汉时期,汉语就已形成当时的共同语“雅言”和“通语”了.《论语》中说:“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郑玄注“雅言”为“正言”.汉代,的标准语称为“正音”,也称“通语”.西蜀才子扬雄的著作《輶轩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是中国第一部论述地方话的著作,“方言”就是跟“通语”相对的概念.后来从西汉到东汉,首都从长安变到洛阳,洛阳口音“洛语”承袭了先秦时代的“雅言”,成为通用语.

从西晋到东晋,首都又从洛阳变到了南京.这时去了南京避难的王谢士族所说的“洛语”,跟当时的南京本地话结合,就形成了“金陵雅音”.王羲之之后的宋、齐、梁、陈,朝代不断更替,但都说的是这个金陵雅音.

到了隋朝统一中国,陆法言编纂《切韵》,提供了以洛阳音为基础,综合金陵音成分的“中原正音”范式,成为隋唐时期读书做官、吟诗作赋所用的唯一标准音.但这时的纯正洛阳口音虽然经历数百年的战乱,吸引力仍然不减.从北宋到了南宋、首都从开封被打到了杭州,陆游还是由衷赞叹:“中原唯洛阳得天下之中,语音最正.”蒙古人南下建立了元朝,一开始以蒙古语为通用语,后来实在不便,就换成了大都( 北京) 本地话为通用语.这也是北京地区的口音,差不多第一次登上历史舞台.

朱元璋建立明朝把蒙古人赶到了漠北去,明朝时的通用语又回到了南京话.明成祖朱棣把首都从南京迁往北京,移民去北方的就有40 万人,这些王公贵族们说的都是南京雅音.即便满洲入关建立清朝,满语也没有取代南京话的地位.

本来,这时的官话已经渐渐地分为继承明朝传统的南方官话、和吸收了满族语音及北京语音的北方官话两种,但南方官话还是占主流地位的.雍正八年( 公元1730 年),清朝设立“正音馆”,要求全国官员都要以一种语音说话.而雍正选择的语音,是北方官话——南方官话由此开始不怎么受待见了.到了清朝中后期,北方官话已经取代了南方官话的地位.民国建立之后,为了要确立采用哪种语音作风行天下的“国语”,又展开了一番争论.经过彼此交锋,以北京语音为标志的北方官话,成为了中华民国“国语”的唯一基础.

新中国:确立普通话标准

“普通话”这个词最早出现在清末.1906 年,研究切音字的学者朱文熊在《江苏新字母》一书中把汉语分为“国文”( 文言文)、“普通话”和“俗语”( 方言),他不仅提出了“普通话”的名称,而且明确地给“普通话”下了定义:“各省通行之话”.但当时的推行效果并不尽如人意,以至于出现了教员在课堂上说普通话反被撵走的闹剧.

史学家周策纵曾谈到1931 一1933 年在老家湖南衡阳读中学时的一件趣事——那时的老师中,“有一位金先生,年纪最轻,是北大或北师大毕业的.一口卷舌音,儿呀儿的.我们听不懂他的北京话,上了几堂课,大家听不懂,要赶走他.校长说他讲的最标准,我们都应该学.可是他的舌头卷得那么厉害,我们实在无法听懂,结果还是把他赶走了.想起来真冤枉,又很好笑.”

北洋政府时期,梁启超在北京授课,因讲话带有浓重的粤语口音,学生感到极难理解.1943年,查良镛( 即后来的著名武侠小说家金庸) 在重庆读书时,因为钱穆老师用无锡话授课,同学们听不懂,身为海宁人的查良镛还能听明白,于是就充当起了“翻译”.

1949 年新中国成立,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显得非常必要.1953 年春天,为制定统一的语言规范,政务院组织语言专家到各地进行语音标本采集.与北京一山之隔的河北省承德市滦平县,因为独特的历史渊源,成为普通话语音采集地之一.

专家到滦平金沟屯、火斗山、巴克什营等乡镇采集了样音,为我国普通话语言规范的制定提供了语言( 特别是语音) 标本.滦平话音准分明,字正腔圆,由于没有儿化、省字、尾音等语言习惯,滦平话被认为“比北京话更接近普通话”.有人开玩笑:“学普通话,原来学的是滦平方言!”

1955 年10 月15 日至23 日在北京举行的“全国文字改革会议”上,经过仔细研究,大家一致决定将现代标准汉语称为普通话,取其普遍共通之义.在这次会议上,与会者就普通话的方言基础产生了激烈争论.最后,大会决定采用办法,从覆盖汉语区的15 种主要方言中,选出一个作为普通话的基础方言.当时的结果是北京官话( 以北京官话为基础方言,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52 票位居榜首.

参加此次会议的代表、著名作家老舍讲到:自己上中学时,同班同学们口音不一,词汇各异,容易产生偏见和误会.一来二去,四五十个同班同学又按语音的不同分成了几个小集团.以小见大,语言的统一或分歧,是一件关系着国家、民族团结和兴亡的大事.

1956 年2 月6 日,国务院发出关于推广普通话的指示,把普通话定义为“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

为配合推广普通话,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加快步伐,研制给汉字注音和拼写普通话语音的方案,1956 年发表了供讨论的《汉语拼音方案( 草案)》,经修订和反复审议后,1958 年2 月11 日被批准为正式方案推行.

推广普通话的十二字方针

1957 年6 月,教育部和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联合召开了全国普通话推广工作汇报会,会上形成了“大力提倡、重点推行、逐步普及”的十二字方针.

“在什么地方推广普通话? 我看首先应该在学校里、在儿童和青年中努力推广.”1958 年1 月,周恩来总理在政协全国委员会报告会上指出,“我们推广普通话,是为的消除方言之间的隔阂,而不是禁止和消灭方言.”

周总理认为,要求人人都能说得像北京人一样,既不可能,也不必要.应对不同对象有不同要求,比如对广播员、电影和话剧演员、师范学校的语文教师,就应该要求严些,对一般人就宽些,对中年以上的人可以不必有此一般要求,从而提高大家对学习普通话的信心和兴趣.

推广普通话是与“服务人民”这一时代使命紧密相连的,应首先抓好跟各地群众接触较多的部门( 如商业、服务行业、铁路、交通、邮电部门),抓好“五大员”,即营业员、服务员、售票员、列车员、广播员,另外还要抓好各级机关干部的工作用语.

50 年代中期至60 年代中期,学习普通话在全国蔚然成风,涌现出福建大田县和山西万荣县两个推普先进典型.山西万荣县在全国率先推行汉语拼音方案,采用“注音识字”的方法,一方面推动扫盲,一方面普及普通话.当地群众曾这样生动地描述:“汉语拼音好办法,一树开下两朵花,一朵摘掉文盲帽,一朵学会普通话.”

80 年代起,推广普通话的工作更随着全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1982 年《宪法》明确规定:“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在新的历史时期进一步明确了推广普通话的要求和任务.

新时期推广普通话的一个重大举措就是颁布了《普通话水平测试大纲》和《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标准》,并于1994 年起在教育系统和广播电影电视系统中率先开展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对这些领域中的教师和工作人员要求持普通话等级合格证书上岗.

为全方位推广普通话,经国务院批准,自1998 年起,每年9 月的第三周为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至今已举办20 届.普通话普及率从2000 年的53%提高到2015 年的73%左右.

随着中国国力的提升,全球范围内,学习汉语的人数不断增多.目前,中国已在全球142 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516 所孔子学院和1076 个孔子课堂,带动60 多个国家将汉语教学纳入国民教育体系,推动170 多个国家开设汉语课程或汉语专业,拉动全球汉语学习人数迅速攀升至1 亿.

( 据《光明日报》)

是怎样论文范文结:

适合不知如何写是怎样方面的相关专业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关于是怎样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相关是怎样毕业论文范文

相关参考论文写作资料

热门是怎样论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