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方面本科论文怎么写 跟长城:京师屏障的政治有关硕士毕业论文范文

本论文可用于长城论文范文参考下载,长城相关论文写作参考研究。

长城:京师屏障的政治

朱元璋将整修长城提上了日程

公元1368 年正月初四,当明朝在南京建立之时,徐达的大军,已经在北伐的路上.兵锋所指,直逼大都( 今北京).闰七月二十八日夜,心胆俱裂的元顺帝,带着太子、后妃逃往元上都( 今内蒙古正蓝旗境内).北伐军统帅徐达,兵不血刃进占大都,终结了元朝在中原的统治.

然而,进占大都,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更加艰巨的任务,摆在了朱元璋君臣的面前.

元廷虽退出中原,但依旧保留着强大的军事力量.退往草原的元廷,时刻有东山再起的企图与可能.同时,在陕甘、云南、辽沈,都有忠于元廷的力量,他们南北呼应,对新生的明王朝构成极大威胁.

为了消除隐患,洪武五年( 公元1372 年),朱元璋调遣军队,分三路杀向蒙古.三路明军长途奔袭,快速出击,力图杀敌于措手不及.然而,劳师远征的中路主将徐达,遭到了人生中少有的败绩,大军战死万余人,只好班师后撤.东路军亦然.只有西路军比较完整的撤出了战场.

此次北征,无疑给力图消灭北元的朱元璋一记当头棒喝.攻不成,那就好好守吧.于是,仿照历史,在帝国北部边境整修长城,设立军镇,便提上了日程.在朱元璋“固守封疆”的战略思想下,明代的北部边关防御体制在洪武年间正式确立.

洪武六年(1373 年),朱元璋命徐达、李文忠、冯胜统领诸将驻北平、山西练兵备边,修缮城池:修筑自永平( 今河北卢龙)、蓟州( 今天津蓟县)、密云以西二千余里的129 处关隘.

洪武九年(1376 年),朱元璋从11 个卫戍地区调集士兵,布防在北平的古北口、居庸关、喜峰口和松亭关的196 个烽火台上.此后数十年,朱元璋不断向这一地区增兵.

上述为防御的最南一道防线.其北的防线,是在西起嘉峪关、东至鸭绿江的长城沿线,朱元璋设置了都、司、卫、所四级军事组织机构,以都司为框架,以卫所为网络,划出一条与蒙古势力的分界线.

除了加强对长城沿线的防御,朱元璋还在长城外的草原上设立了东胜、兴和、开平、大宁、广宁等卫所.在长城以北,构筑起以大宁为中心,东起辽东广宁,西到开平、东胜的内外呼应、东西联守的防御体系,希望将北元势力控制在防线以北.

为防止边地大将拥兵自重,威胁皇权,洪武二十一年(1388 年) 后,在巩固大宁、开平防线后,朱元璋又沿边境依次排开,分封他的九个儿子为王,掌管兵马,戍守边疆,各都司、行都司听从诸王领导,而诸王俱受燕王朱棣的节制.

朱棣放弃大宁卫引发一系列恶果

然而,朱元璋刚死,他精心构建的北部边防体系就瓦解了.拥兵自重的燕王朱棣,不甘于做“削藩”国策的阶下囚,举起了“靖难”的旗帜.经过几年内战,朱棣攻陷南京,夺取了明朝江山.

朱棣刚夺取皇位,就对北部边防做出了重大调整:永乐元年(1403 年),朱棣将大宁都司内迁至保定.

大宁城在今内蒙古宁城县西南的大明镇,南与燕山长城连接,北控辽河上游,东临大凌河流域,西与宣府接壤.无论是游牧民族南下,还是中原移民北上,大宁均为必经之路,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朱元璋在此设置大宁都司,是为了北部防线推进至沙漠南缘,将沙漠与草原之间的过渡带掌握在手中,压迫蒙古势力的生存空间,保障长城内外的安全.

迫使明朝放弃大宁卫的原因,或许在于气候和后勤.据后世学者分析,明朝处于小冰期中,气温比现在要低1 至2 摄氏度.气温每下降1 摄氏度,粮食的平均亩产要降低10%.气温下降既导致农作物产量下降、国力受损,又使得维持北部边防的成本愈加高昂.

然而,大宁卫的撤守,致使明代北部边防结构失衡,让防线前沿后撤至长城南部边缘,形成了北边的防御真空.

为补救此恶果,朱棣在部族地区广建“羁縻卫”,但蒙古部落时降时叛,效果不佳.朱棣时尚能定期派出军队出塞“清沙漠”,打击叛离的部落势力.但后世的皇帝缺乏他的雄才大略,明军渐渐不能远出.草原部落遂渗透至真空地带,这就让明廷背负了巨大的边患.

不久,明成祖又以东胜卫孤悬塞外,转运军实困难为由,将东胜左卫迁至永平,右卫迁至遵化,放弃了河套地区的东胜卫据点.朱棣的孙子明宣宗朱瞻基上位后,把孤悬塞外的开平卫内迁至今河北省独石口、赤城县一带.至此,明朝放弃了长城以外的几乎全部卫所.

开国不足百年的明廷,将卫所南撤,摆出了一副消极防守的架势.

蓟镇防务成为重中之重

在明朝全面收缩、固守长城一线消极防御的战略下,位于京师西北方向的宣府,战略地位日益重要,成为“九边第一重镇”.

明代中前期,位于蒙古高原西部的瓦剌势力强大,宣府、大同地区是瓦剌入侵明朝、威胁北京的主要方向.就是在这里,一场几乎灭亡明朝的变乱猝然爆发.这就是正统十四年(1449 年)的“土木之变”( 注:明英宗在此次战争中沦为蒙军阶下囚).

土木堡的惨败产生了一系列连锁反应.也先自宣府、大同攻入,毁坏了京畿防御体系.重建边防,成为当务之急.

明代以前的城墙,大多为夯土或山石砌成.明朝中期后,国家有能力烧制大量青砖,用来包裹城墙和边城,加强防御力量.第一批青砖,就用在了宣府城墙上.

“土木之变”后,明廷意识到,单凭孤立的关隘挡不住蒙古骑兵的攻击,修造将关隘连接起来的边墙,是必须的选择.于是,在嘉靖年间,翁万达任宣、大总督时,宣府长城被大规模地修筑.仅三年时间,全长1023 里的边墙便出现在了起伏的山脊上.

宣府的烽烟稍稍平息,在它的东面,又燃起了战火.嘉靖二十九年(1550 年),蒙古草原上崛起的土默特部落首领俺答汗,亲率十万铁骑,抄掠大同.大同总兵仇鸾,不是力战死守,而是和俺答汗做了一笔交易,交付重金,让俺答汗从别的地方进攻.俺答率兵绕过大同,向东进军,从蓟镇的古北口,突破了长城防线.古北口一破,京师周边根本无险可守.蒙古大军在平原上大肆劫掠,四处分兵.劫掠怀柔,包围顺义,焚烧北京周边的村镇,大量百姓被掳掠而去,史称“庚戌之变”.

这一战,让明朝的蓟镇长城防线彻底崩溃,加强蓟镇防务,成了“庚戌之变”后的重中之重.

戚继光重振边军雄风

公元1566 年,统治明朝45 年的嘉靖皇帝驾崩了.新继位的隆庆皇帝,拉开了改革的序幕.在他任上的内阁首辅,无论是前期的徐阶、高拱,还是末期的张居正,都主张加强边备,对蒙议和.

为了保障北方边界的安宁,张居正施行了“外示羁縻,内修战守”的方针,奉劝隆庆皇帝校阅军队,督促检查.训练精兵,更需要良将.征调南方抗倭作战的精兵良将去北方御边,成为了一项重要政策.于是,在隆庆二年(1568 年),戚继光奉旨北上去蓟镇整顿边防,从此开始了戚继光人生中最辉煌的16 年.

戚继光前往蓟镇之后,在建立新的阵营的同时,还大量修建空心敌台.六七年时间,一共修了1400 余座敌台,相互联络,蔚为壮观.

空心敌台开了明代边防工事的先河.在平时可以当哨所( 每座敌台可驻兵50 多人),战时还可以储存军事物资,可以将军事防御设施赋予多种功能.蓟镇的总体防御能力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戚继光戍守蓟镇期间,使得蓟镇数十年间没有战事,京师安宁.再兵来,土蛮部率领五万多骑兵进犯蓟镇,遭阻击败退.此后,土蛮部自相攻杀,整个蒙古陷入分裂混乱.京师安宁,边境不再告警,为患二百余年的蒙古势力自此衰落.

( 据《中华遗产》)

——/附录/——

北京最后一道防线:四镇三关

北京处于一种特殊的地缘环境之中.其西北东三面被太行、燕山屏蔽,形成了拱卫京师的一道天然防线.南面则是坦荡的平原.对于定都中原的王朝来说,北京可以说是抵御游牧兵南下的最佳防线.

明朝帝国的骑兵收复阔别已久的北方后,明成祖朱棣定都北京,随之,这道屏障愈加重要,成为屏翰国都的最后一条防线.巩固、增加这条防线的防御力量,成为贯彻有明一代的一大问题.永乐、正统、嘉靖、隆庆、万历……多个皇帝在位期间,长城不断被增筑在太行、燕山的崇山峻岭之中.

长城构建了北京一北一西两条防线,险要口隘处设关城以镇守,其中有三处最为险要,统称“三关”,它们便是东北方向的山海关、西北方向的居庸关,以及西南方向的紫荆关.

明初至中叶,明朝陆续在沿边之地设置九个军事重镇,称为九边.自东向西,依次为:辽东镇、蓟镇、宣府镇、大同镇、山西镇、延绥镇、宁夏镇、固原镇,甘肃镇,后又增设真保镇( 保定镇)、昌镇,统称“九边十一镇”.其中,辽东镇、蓟镇、昌镇、真保镇,分别管辖北京周边的数段长城,地位尤为重要.

可以说,四镇三关,是镇守北京的最后一道防线.

——/小资料/——

明长城

长城是中国也是世界上修建时间最长、工程量最大的一项古代防御工程,自西周时期开始,延续不断修筑了2000 多年,分布于中国北部和中部的广大土地上.特别是自秦始皇以后,凡是统治着中原地区的朝代,几乎都要修筑长城.计有汉、晋、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隋、唐、宋、辽、金、元、明、清等十多个朝代,都不同规模地修筑过长城.明长城是明朝在北部地区修筑的军事防御工程,亦称边墙,区别于由秦始皇所修的万里长城.

长城论文范文结:

适合不知如何写长城方面的相关专业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关于长城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