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课方面参考文献格式范文 和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课的困境和有关参考文献格式范文

本论文可用于思想政治课论文范文参考下载,思想政治课相关论文写作参考研究。

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课的困境和

于云荣

(南开大学,天津300071)

【摘 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心理教育的主战场,在培育“四有”新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面临着困境,文中提出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摆脱困境的对策.

【关键词】新形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困境;前景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3-0166(2016)12-0086-04

doi:10.3969/j .issn .1003-0166.2016.12.017

收稿日期:2016-09-19

作者简介:于云荣 天津南开大学在读博士,河北廊坊师范学院社会发展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政治教育教学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心理教育的主战场,在培育“四有”新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高校面临的国内外严峻形势,要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不断改革创新,只有这样才会重获生机与活力.本文就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面临的困境和对策谈些认识,以就教于学界同仁.

1高校思想政治课所面临的问题

1.1形势的挑战

国内形势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提出了新的挑战.从国内来看,我国正处于转型期,各种社会矛盾凸显,必然引起人们实践方式、思维模式、价值理念等发生重大变化,从而最终影响到高校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课的讲授效果.如各种经济成分的并存使多种利益主体形成,导致在思想意识领域多种思想价值理念的碰撞和冲突,使高校的大学生产生思想混乱和纠结,也给高校的思想政治课的讲授带来相当的难度.另外,社会转型期新的价值理念、制度范式和各类法律体系并存,资本主义思想文化、封建主义思想文化与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共生,这些都不可避免地给思想政治教育造成负面的影响.

从国际形势来看,经济全球化和现代高科技日新月异,也使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严峻挑战:一方面,在全球化的今天,东西方思想文化激荡,西方某些别有用心的资本主义国家,图谋“分化”和“西化”我国,试图通过多种方式进行文化和价值观念的渗透,企图用他们的价值观占领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阵地:另一方面,1989年东欧剧变,1991年苏联解体,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暂时处于最低谷,社会主义前途和命运受到怀疑,有关“社会主义失败论”、“马克思主义过时论”等论调频频抛出,同时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在这种背景下,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难度会进一步增加.

除此之外,时至今日,网络更加普及,互联网已经成为传播各种信息和各种思想观念的重要途径之一.而大学生是最大的参与者,网络的速捷性、虚拟性、交互性、平等性、去权威性等特点,影响着大学生的价值观念、思想取向、思考方式、践行模式等等,上述方式的变化直接导致大学生的思想混乱.网上充斥着、暴力、等文化垃圾.也对大学生接受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有着较强的负面影响.在此背景下,积极利用网络传播先进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防止有害信息对大学生思想进行侵蚀,切实加强互联网上的马克思主义阵地建设,实属思想政治课建设中面临的一个新的重要任务.

1.2现实的困境

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厌倦.大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的态度与行为表现,是评判思想政治课程效果好坏的依据之一.据调查,在一些大学生中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存在着“四不”现象,即“不上课、不听课、不重视、不认同”,和他们对待专业课的态度比较,有着明显的差异.而另一份调查显示: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上,除极少数学生认真听讲外,其他学生不管教师的知识多么渊博,理论多么精辟.台下睡觉的睡觉,看小说的看小说,听音乐的听音乐,还有的同学做样子,在政治课本下面放一本英语词汇,更有甚者,等老师点过名后,有的同学便偷偷溜走,还有个别同学胆子更大,一听要上政治课,根本一次也不去.山东德州学院的一项调查所得出的结论也大致相同,在政治课堂上,听讲的学生仅占47%,超过80%的学生课后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知识几乎不再过问,只是为了应付考试才临时进行复习的.总之,当前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状况基本上是好的,但是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部分学生也存在着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缺失、理论疏浅等倾向.

思想政治课教师队伍的现状也令人担忧.在任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往往自感低人一等.《思想理论战线》上刊登了孙蚌珠教授的文章《普通高校“两课”青年教师队伍状况分析》中指出,高校两课教师自我感觉职业社会评价比较低,他们对职业的社会感觉并不好,有7.9%的老师在找机会想早点离开,文章中对“你是否坦然地告诉别人自己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师”这一问题调查表明,11.2%的人回答“不能”,26.4%的人回答“视情况而定”.除此之外,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师还认为自己的前景和发展条件不怎么样,申请课题项目困难,教学任务重,责任又大.

2改革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对策

2.1优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教育环境

人的思想观念、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与环境密切相关,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作为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主要场所.肩负着帮助青年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使命,其育人功能的发挥离不开外界环境的影响.教育环境正在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课产生着巨大影响,使教育环境在增进高校思想政治课程的实效性方面充分发挥作用,是优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所必须面对的一项迫切的任务.

应试教育模式已经是当代教育普遍存在着的教育模式,这种教育模式在当今社会中仍然大行其道.它是对中国古代教育模式的一种承袭.也是当代中国落后生产力与过剩学龄人口之间矛盾激化的产物,在特定的背景下,应试教育模式曾经起过积极作用,在相当长的时间内确实为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输送了一批又一批的人才.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这种教育模式的弊端也逐渐地暴露出来.在教学目标上,把升学率作为教育的终极目标,混淆了教育的目的性和阶段性的关系:在考核学生的方式上,过分强调考试分数;因此,要想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实效性,必须改变当前教育模式.优化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环境,最根本的就是确立素质教育观念,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素质教育,简单地说,就是提高人素质的教育,或者说是提高国民素质的教育,是以促进学生身心发展和提高全体国民的素质为宗旨的教育.素质教育具有目的性,就是提高学生的素质.素质教育具有育人性.也就是说素质教育既要教书,又要育人,只有志向高远的人才会更有才智;素质教育具有全面性.它培养的对象是全体学生,使得每个学生都有发展的机会,都能发挥各自特长,展示其独特的优势;素质教育还是一种主体性教育,就是指在教育活动中.作为教学主体的学生在教室主导作用下发挥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也必须扭转传统教育思维,确立素质教育观念,坚持以学生为本,发挥学生主体性和创造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分析,学会思维,学会创造,学会做人,高校思想政治课程也只有在素质教育这一大的教学环境下,才有可能真正地走出困境.

2.2完善高校思想政治课程的课程设置

改革开放以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建设的改革经历了四次重大变革:恢复阶段(1978-1984年),“85”方案的实施发展阶段(1985-1997年),“98”方案的完善阶段(1998-2004年),“05”方案的实施阶段.通过改革创新使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课程设置逐步科学化,为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培养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人才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现行的“05”方案,吸收了“85方案”和“98方案”的特点,增强了理论的全面系统性,“在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社会现实和中国历史三个方面教育的结合上,以理论、现实和历史三个方面相结合的新视界,使课程体系具有更为强烈的时代感,也更为鲜明地凸显课程体系的科学性”.之后2008年和2013年在“05”方案基础上又对“方案”进行了修改和完善,最新修改版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不足:首先,它虽然把社会历史发展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发展结合起来,但是同时开设《中国近代史纲要》和《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两门课程,虽然前者重视“史”,后者重视“论”,但在内容上还是有很大的交叉性.如何避免重复,就成为当前“纲要”与“概论”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也是令大学生反感的问题.同时给“两课”教师的备课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其次,在“方案”中涉及到了实践环节和内容,在大部分高校.这部分实践课程变成了老师提前结课的借口,而使得实践课程流于形式得不到真正的实施.完善思想政治课程设置,要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使课程设置尊重人的本性,课程设置必须兼顾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两方面的主体性要求,充分考虑这两方面主体的利益和需要.今后高校思想政治课程设置改进还要真正体现其实践性,进一步强化其实践活动环节,增加实践活动内容,从广度和深度上扩充实践活动的课时,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中的一个关键环节,真正做到理论和实践的结合.

2.3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学科建设

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学科建设是高校重大的基础建设,是全面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方向,提高思想政治课程教学和研究水平与整体水平的关键.新形势下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要求必须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学科建设.同时在思想政治课程学科建设方面进行创新.这也是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吸引力、感召力、生命力的根本.2005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下发了《关于调整增设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及所属二级学科的通知》,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由无到有,从初建到进入发展完善阶段.“马克思主义一级学科及其所属二级学科的设立,开始切实改变思想政治理论课只有政治形象而缺乏学科和科学形象的状况,思想政治理论课开始找到自己稳定发展的学科基础,找到其在学校教学工作中的合理定位,找到了凝聚队伍人心和尊严的依据,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可持续发展的学科、学术和学位平台.”但是当前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如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工作的教师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经验不够,意识不强: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人才匮乏,引进国外研究人才不足: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一些中青年学者学术心态浮躁,急功近利,不愿意静心阅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缺乏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深入研究: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缺乏整体意识和学科发展的实践意识等等.鉴于上述问题,我们要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学科建设,坚持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学科建设的科学性原则.100多年来,马克思主义在推动社会发展方面具有深远的影响,马克思主义作为一门科学,具有强烈的学术色彩:把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学科的方向性原则,以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培育“四有”的社会主义新人;体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学科发展的时代性原则,全面深入地了解世情、国情、民情、党情,准确把握时展趋势和要求,深入研究时代性课题;还要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学科建设的整体性原则.长期以来,在我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和研究中,将马克思主义分为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部分,并且互不通气,人为地被割裂开来,这一过程实际上忽视了马克思主义这一学说的整体性、系统性,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整体性原则,就是要将整体性作为其规定性,不仅体现在基本原理上,而且体现在马克思主义理论诸二级学科的有机联系上.注重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的实效性原则,这是高校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理论学科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归根到底表现在马克思主义对广大青年大学生的吸引力和说服力上.

2.4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教师为了完成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采用的教学策略、手段、方式、途径.“传统的教学方法,是填鸭式教学,老师把学生当作单纯接受知识的‘容器’,思想政治课理论性强,内容抽象,教师往往急于完成教学任务,因而容易落入单纯的‘传授’和‘灌注’的教学模式.传统的教学方法还是封闭式教学,老师从书本到书本,从理论到理论,不联系社会实际,不关注热点,把学生的视野限制在教材和课堂的范围内,致使学生们的主体意识不强.”传统的方法还是单一式的说教式的教学,教学显得机械化和形式化,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利于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成效如何,突出地表现为运用何种教学方法及其教学方法的实效性方面.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新的教学方法,主要包括:启发式教学法.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启发式教学法是积极引导学生的思考、启迪学生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可以促使学生积极思考,改变传统“上课记笔记,考前背笔记”的情况,增强大学生灵活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领,使他们真正成为创新型人才;“预留空间”教学法,这个方法要求教师不要把整个课堂都讲满,要给学生留下思考的余地和空间,许多内容“学生听老师讲”的方式不一定记得牢靠、理解地深刻,相反自己自学,自己思考,反倒会收到更好的效果,道理就在这里.这个方法还要求老师们,不一定把问题讲得太透彻,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是“导”,引出问题,激发学生去思考问题,恰恰是教学高超艺术之所在,不能以学生能否听懂作为课堂效果好坏与否的唯一标准.“讨论式教学法,这种教学方法要求大学教师、学生都应该是一个学习者、发现者和研究者,这种教学法的理念是强调学习基于教师指导下的发现,强调学生的亲身实践和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注重学生创新精神与能力的培养.”实践教学法,长期以来,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过程中存在着一个较为突出的问题,即缺乏实践环节,理论与实践相脱节,在新背景下,开始社会实践教学,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就成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面临的重要任务.当前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实践教学流于形式,之所以如此,不仅仅是高校的问题,确切地说是一个社会整体性问题,它需要社会配套进行.鉴于此,高校首先根据教学大纲要求,结合社会实际需要,确定若干社会实践课题.面向社会公开招标,签订合同,严格规定双方权利和义务,以确保大学生社会实践课程教学的真正实施.同时,学校还可以选择和建设社会实践基地.以保证实践教学任务的完成.

2.5推进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管理的创新

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承担着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修养,从政治上思想上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的主要任务,关系着党的教育目标和教育任务的实现.要有效地捍卫社会主义文化的主导地位,我党必须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领导,使党在高校中真正实践和贯彻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要求,从而为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加强和改进党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领导,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不断在管理理念、管理手段、管理方法等方面进行一系列的管理创新,以在结果上体现出高效性.具体来说,推进管理创新要做到以下几点:落实“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所谓“以人为本”其核心内容是尊重人、维护人的尊严,关爱人的发展,这种理念贯彻到高校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课的管理上,就是要求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管理的各个环节上,围绕建设和谐高校为目标,以教师和学生为本,重视教师和学生的价值,尊重他们的尊严,肯定教师和学生的主体性,承认教师和学生的创造性,把实现当代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最高的价值理想.改进管理方法和手段,实现科学管理,这里实际上指出了党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管理的科学性问题.在管理的依靠力量上.在充分发挥党对高校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理论教育领导作用的同时,积极发挥广大师生员工的自我管理的积极性,改变过去的垂直管理和“一言堂”的管理方式.在管理的具体方式上,在坚持传统思想政治工作手段的同时,要积极研究和开发新的管理手段,如网络渗透方式,党和政府要积极开发校园网的教育功能,通过网络渠道及时准确地了解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心理,从而采取有效措施加强管理.再如“专业课程”渗透法,这种方法要求“深入发掘各类课程的思想教育资源,积极发挥专业知识传授过程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使学生在学习专业课的过程中,自觉地加强了思想道德修养.”完善管理体制,实现依法管理,思想政治理论课要想取得成效,不仅要改进方法,还要充分发挥管理机制的作用,实现依法管理,形成和完善管理体制是我党有效进行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保证.建立、健全党委领导下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协同管理机制;建立与时代背景相适应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协调反应机制;建立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主客体之间的和谐相处机制.总之,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目标的实现,离不开党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领导管理的创新.

思想政治课论文范文结:

关于思想政治课方面的的相关大学硕士和相关本科毕业论文以及相关思想政治课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1、思想政治课教学杂志

2、思想道德论文

3、思想政治教育类期刊

4、思想政治工作杂志

5、思想政治教育论文

6、儒家思想论文2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