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教学方面自考毕业论文范文 跟大教无痕对《品德和社会》课程教学有关自考毕业论文范文

本文关于课程教学论文范文,可以做为相关论文参考文献,与写作提纲思路参考。

大教无痕对《品德和社会》课程教学

新课程把教学过程看成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把教学本质定位为交往.教学意味着人人参与,意味着平等对话,意味着合作探究,建构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追求“大教无痕”的教育境界,在实施《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时,教师要重在引导,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主学习和成长.

一、在立德树人的过程中发挥影响作用

教师组织学生所开展的各种教学活动,其实都是道德实践的过程.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和成为一个道德实践者,这两者是有机统一的,要求教师成为美德行为和态度的示范和榜样.习总书记指出:好老师应该取法乎上、见贤思齐,不断提高道德修养,提升人格品质,并把正确的道德观给学生.因此,在《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把握品德教育的核心,提高自身品德素养,以高尚的人格魅力去影响学生,真正践行自己所思所想所行,同时精心组织开展灵活、有效的教学活动和道德实践,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教育学生,引领学生积极健康成长.

二、拓展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与空间

随着社会的发展,未来的课堂不仅要面向全体学生进行教学,而且要为不同学生提供不同的学习内容,提供更加个性化的学习空间,鼓励和要求学生参与课堂管理,创造一个更加包容、公平的学习共同体,让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最优化的发展.

1、尽量减少对学生课堂学习时间空间的占有.现代教学理论认为,学习过程是一个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减少对学生课堂学习时间空间的占有,教师就要抓住每一节课的核心,准确定位,大胆取舍,少教精讲,摒弃填鸭式、强行灌输的教学模式,把学生能自学的知识留给学生自主学习,学生有能力回答的问题留给学生自主思考作答;同时要精设问题,激起学生解决难题的兴趣,形成学习的“动力”,引导学生自己体验、探究、感悟,促进学生自主生成、主动构建.教师的提问一定要切合学生与课文实际,融入生活化的情境,让学生可以结合生活实际来进行主动地、深入地思考解答,自然而然地把自己学到的知识进行内化,成为自己的道德素养.

2、充分挖掘教材所预留的空间.教材内容本身是开放的,为学生自主学习留下了很大的空间.教师使用教材时,要引导学生大胆地多角度地挖掘.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抓住教材中的“?”“……”,抓住学生空白作品框.每一个“?”“……”都是一个话题,代表一定的导向,甚至可以引发出一个主题,开展一项活动.

3、积极开发课程资源.注重与其他学科教学内容的紧密结合,注重与学生生活实际和社会的联系,充分挖掘出最能适合自己教学实际和学生学习实际的教学资源,增进课程内容的亲近性,增强学生学习兴趣.

三、让学生在践行活动里健康成长

学生成长所依靠的不是施教,而是活动.品德的养成,重在体验.实施无痕教育,应从提升人内在素养的目的出发,引导学生进行道德实践,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去体验、去感悟,并逐渐升华为道德情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品德与社会》是一门综合性活动课程,离不开践行活动.在实施本课程教学中,更要强化活动体验,将学科知识尤其是那些核心知识嵌入真实情境之中,让学生在真实情境的实践活动中体验,在体验感悟中成长.我认为,活动化教学是《品德与社会》实现无痕教育成效的重要手段.

活动化教学是指以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内在需要为基础,以生活为主线,以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索为特征,以生活促发展的一种方式.实施活动化教学时,教师的教学行为应重在引导,紧密结合地域特点、学生实际、教学实际,精心选择活动类型,探寻行之有效的活动形式,让学生从活动中受到教育,使其个性得到发挥、思想得到开拓、才能得以施展、创造力得到发挥.

1、课前活动.主要是结合教材内容让学生通过进行参观访问、社会调查、收集资料等来辅助课堂教学,为课堂教学作充分的信息储备.

2、课堂活动.课堂活动应选择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体现学生的生活,体现学生自己的价值,才能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让学生感受课堂氛围之时,深入思考一些问题,在活动中学到真知,从所学知识中发现个人的意义和社会的价值,体验到真正的幸福.教学时,可以结合有关教学内容,采用讲故事、听歌曲、情感朗诵、角色游戏、小品表演、知识竞赛等多种形式的“情境表演”.教学中分别让学生角色扮演,充分参与,积极表现,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从而深化道德认识,内化道德情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课后活动.主要是指由课内延伸到学校、家庭、社会的实践活动,以达到“以活动促巩固,以活动促发展”的目的.主要形式有:布置编辑手抄报、开展社会调查、参加社会实践等活动.

在开展《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时,要树立“立德树人”的理念,着力为学生搭建自主学习的平台和自主探究的支架,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地位,促进学生知识的内化、情感的升华,丰富学生的社会认识和内心世界,达到知行合一.在润物细无声的情况下,学生形成良好的品德素养,发展成为有爱心、有责任心、有良好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人.

(作者单位:浙江省丽水市缙云县碧川小学)

课程教学论文范文结:

关于本文可作为课程教学方面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课程教学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论文写作参考文献下载。

1、课程教学杂志

2、教育教学论坛杂志

3、外语教学期刊

4、教学论文范文

5、课程论文的标准格式

6、教育教学论坛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