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有关论文范文例文 和本真语文:同归语文教学核心素养有关学士学位论文范文

本论文主要论述了语文教学论文范文相关的参考文献,对您的论文写作有参考作用。

本真语文:同归语文教学核心素养

[摘 要]本真语文要求教学返璞归真,追求的是真实、朴实的语文.因此,教师要摒弃繁琐的形式、虚假的热闹和纷乱的状态等,明确语文教学的核心任务,抓住“读和写”这条教学主线不放松,让学生进行听、说、读、写实践活动,以全面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关键词]本真语文;教学;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03-0014-03

三年前,教育部启动了“我国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阶段学生核心素养总体框架研究”课题研究工作,随即又印发了《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明确提出了“核心素养”这一概念.笔者依托“核心素养”研究这一东风,立足一线教学实践,积极开展“本真语文:回归语文教学核心素养”的课题研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何为本真语文?本真语文要求教与学返璞归真,追求的是真实的、朴实的语文.让语文教学回归本来面目,离不开扎实高效的听、说、读、写的语文实践.

一、明晰核心,摒弃虚浮之象

与语文新课程改革一起成长发展起来的教师,经受了一次教育思想的洗礼,更新了教育教学观念,提升了课程意识,激发了课改热情.他们用生动的课例诠释了新课程理念,演绎了新课程文化,营造了课改的氛围,但也出现了一些应该引起重视的问题.研究与实践证明,语文教学的核心任务是抓住“读与写”这条教学主线不放松.只要做到位了,相信谁都能把语文教好,谁都会学好语文.本真语文要求明确教学核心,努力摒弃虚浮的东西,这样才能让语文真正扎下根来有效发展.

(一)摒弃繁琐形式

语言实践不落实,或落实不到位,课堂教学就会花里胡哨多,没有实际效果.内容多而杂,课件随意呈现是教学繁杂的体现.一位青年教师在执教《海底世界》时,用了大量的词卡、图片、模型等教具,整节课形式多种多样,令人应接不暇,但收效甚微.在课堂上,这位教师不范读、不板书,淡化了教师的示范、指导作用;不抓词、不扣句,甚至不纠正学生错误的语言,淡化了学生语感的培养.在课堂上,学生该认的不认、该读的不读、该写的不写、该练的不练、该积累的不积累,导致学生的语文能力没有得到提高.

(二)摒弃虚假热闹

有些课表面看热热闹闹,其实学生没有思考的时间,也没有质疑的机会.还是《海底世界》的教学案例.在课堂上,教师一会儿让学生学小狗、小猫、小猪等小动物叫,一会儿又让学生戴上海参、梭子鱼、乌贼等海洋动物的头饰,模仿它们的动作进行表演.学生时而怪叫不断,时而手舞足蹈,逗得大家哄堂大笑.这种因“假主体行为”所形成的表面活跃,掩盖了教学的真实目的.吵闹,反而使课堂封闭,学生的心灵之窗始终打不开,没有不同的声音,没有独特的感悟,没有多元的见解,没有因思维撞击而迸发的火花.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缺失了自我、缺失了个性,取而代之的是故作姿态、装腔作势.

(三)摒弃纷乱状态

在一些语文课堂上,语言实践不落实,牺牲了语文的工具性而张扬所谓的人文性,这成了语文课堂上另一道“缺失的风景”.就《海底世界》这一课的教学而言,教者只要抓住“海底真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这一中心句,尤其是“景色奇异”“物产丰富”这两个关键词展开教学,做到层次清晰、重点突出,就能真正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而绝不会产生杂乱无章的教学现象.另外,在一些语文课堂上,教师吹拉弹唱尽显其能.这些与文本本身没有多大关系,有的只是教师的才艺展现.还有些课堂,活动繁多,如“记者招待会”“辩论赛”“电视访谈”“实话实说”等.这些活动只是给少数优等生提供了展示的机会,大部分学生是旁观者,这样的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四)摒弃零碎低效

每一篇相对独立的课文都是一个整体,是内容上的整体、语言形式上的整体.在当前的教学活动中,我们经常看到有些课被人为地分割、肢解,弄得课文支离破碎.在教学中,教师要学生凭兴趣选读某个段落或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单个语段的重点剖析,或者,最后又不返回文本整体,这严重脱离了上下文,脱离了文章整体,让学生孤立地理解课文中的一个词、一句话、一个段落,教学效果差强人意.同时,教师在课堂上大量使用课件,课本被冷落在一旁.脱离课文整体的现象屡屡发生,课堂教学效果可想而知.目前,语文课堂教学部分教师轻视“双基”现象屡见不鲜,尤其是严重忽视基础知识的教学,偏离语文教学的本质要求.有位教育家曾说过,“智慧”就是组织得很好的知识体系.正因为有些教师产生轻视基础知识的观念,导致轻讲解等这些基本的教学方法,把接受性学习和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对立起来,这是教学理念的偏失.

二、构建核心,生发成长之根

在语文课程改革过程中,我们在各种教育报纸杂志、教学观摩、专题研讨中时常会听到这样一些热词:情境语文、生态语文、情智语文、工具语文、人文语文、诗意语文、儿童语文、情感语文……呈现出一派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态势.比如,以于永正、孙双金、薛法根、管建刚、周益民、王崧舟、贾志敏等名家为代表的小学语文教学各有特色、各具风格.每次听王崧舟老师的课,总感觉他的课堂是唯美的,仿佛是一件高雅的艺术品,得到的是一种精神享受.而于永正老师的课堂教学显得扎实、有效,注重过程,比较接地气,走的是群众路线.针对各具特色的课堂教学风格,我们可以博采众长、学习借鉴,但切不可机械模仿.在这里,我要说的,从宏观上来讲,语文就是语文,本身已经包含了一切,不需要在它的前面加上什么修饰语.人为地贴上各种标签,从某种意义上讲不但没有丰富语文的内涵,也没有拓展语文的外延,相反是对语文本身的一种弱化和异化.怎样才能做到本真语文呢?

(一)做到“五问四好”

常有人问我:“一个合格的小学语文教师的标准是什么?”我是这样回答的,先自我五问:一是我的学生的字写得好吗?二是我的学生喜欢读书吗?三是我的学生的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行吗?四是我的学生爱学语文吗?五是我的学生喜欢我吗?如果其中有三个问题的答案是肯定的,那你就是一位合格的语文老师;如果有四个是肯定的,你就是一位比较好的老师;如果五个是肯定的,那就是一位了不起的语文老师.对孩子们的成长来说,你做了一件功德无量的事情.又有老师问我:“小学语文教学的落脚点和归宿是什么?”我毫不犹豫地说,做到“四好”:一读好书,二写好字,三说好话,四写好文.这样既简单又明了,谁都知道,但真正做起来却不容易,贵在落实、贵在坚守.另外,评价一位语文老师,不能仅仅看分数,当然也不能不要分数.质量不等于分数,可是质量又离不开分数.如果你真正做到“四好”,你的分数就不会比别人差.

(二)体现学科特点

语文课就要上出语文味.什么是语文味?要教给学生语文本身的一些应知应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基础知识,如遣词造句、描写方法、说明方法、修辞手法等;基本技能,如听、说、读、写的技能等.语文课,不能上成政治课、历史课、思品课或科学课等.语文的魂不能丢,语文的根不能放.语文课程改革,不能是喊口号,关键在落实,具体措施要务实,要追求实效.比如,指导学生遣词造句、品读感悟的方法有很多,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措施、方法和手段.我们要多学习、多取经、多交流,没有最好的,但肯定有更好的、更适合的.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最有效的、最适合自己学生的方法.

新课程标准是纲领性文件,我们要联系教学实际进行具体落实.这些年来,新课标一直在调整、修改和完善,专家也在不停地解读.比如,对比喻、排比、夸张、借代等修辞方法,新课标要求“不要围绕相关知识的概念、定义进行‘系统、完整’的讲授与操练”.因此,我们要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就拿拟人句的教学来说,如果教师讲不清楚以下几特点,学生是学不好的,不能真正掌握这种修辞方法.一是将事物当做人来叙述或描写,使“物”具有人一样的动作、神态和情感.如:小溪在山间唱着清脆的歌向远方跑去.二是所写的事物不是人所特有的动作、神态和情感.如:小松鼠在树间自由的蹦来跳去.这里的“蹦来跳去”不是人所特有的动作,所以不是拟人句.三是不要出现“好像” “犹如”“ 仿佛”等比喻词.如:微风中,嫩绿的叶子好像在向我们招手.这是比喻句而不是拟人句.四是写的事物要符合事物本身的特点.如:清晨,微风吹来,柳树高兴地跳起舞来.柳树能离开地面跳舞吗,不符合事物本身的特点.五是不能用“说”,这是童话的语言.如:桌子说:“等主人回来了,看你怎么办?”

语文课程的内涵十分丰富,是人们交际的工具,同时也是传承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语文教师要通过语文课程引导学生学习语言,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更好地发展儿童个体的生命.本真语文的核心内涵要求引导学生在学习和运用语文的过程中发展语文、建构语文,从而促进语文自身的不断成长.我们的语文教学,不能停留在什么都由教者课前准备好、一味地灌输给学生上,而应想方设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语文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的选择、开发和评价中,将学生个体的经验、学习语文的方式、对语文知识的建构等有机融入语文课程中.

三、回归核心,助推朴实之风

本真语文教学核心就是要求教师在课堂中有效地引导学生读读、讲讲、写写、练练.但是,怎么读、怎么讲、怎么写、怎么练,却是大有学问的,而不是简单的、随意的、盲目的,读不是枯燥地读,写不是机械地写,讲不是乏味地讲,练不是单一地练.语文教学需要反复而严格的练习巩固,更需要生动活泼、趣味横生的练习拓展.

(一)平实中见本真

本真语文课堂教学不必花哨、不刻意雕饰,师生、生生、生本之间有心灵的碰撞、有自然的互动,追求“润物细无声”的境界.本真语文课堂讲究平实、平淡,但不是枯燥乏味,更不是平庸无奇.在教学中,教师对生成性的课程资源,要灵活应变,充分利用,不可视若不见,仍按自己课前的预设固执地一走到底,僵化不变.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做到气定神闲、淡定从容,在行云流水的教学中让学生获得语文素养的提高.

(二)简单中见真谛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既要引导学生念好字、词、句、段、篇 “五字真经”,又要让他们练好听、说、读、写 “四字内功”.实际教学中,不要人为地给语文课加重任务,不要脱离学生学习生活实际,不要一味求全、求新、求美.语文课堂教学不宜把教学环节设计得过于复杂,教学方法不需要花样百出,不需要让纷繁的课件充斥课堂.有位专家说得好:“课堂教学对话主要是师生和文本的对话,要深入钻研教材,疑问主要从文本中来,答案主要到文本中去找,要不离文本,紧抠词语,有时要咬文嚼字.”

(三)扎实中见底蕴

本真语文教学需要注重母语的基础训练.品词、析句、赏段、谋篇,包括标点符号的学习,都需要扎扎实实的实践.教师还要认真研究课堂教学过程,重视学生的思维、能力、习惯培养的过程,努力实现教学三维目标的和谐统一.教学过程由各个学习环节组成,随着教学进程在课堂中不断推进,力求做到步步为营、环环相扣.如果发现学生学习有错误或偏差,就要及时纠正;如果发现学生的知识有脱节,就要及时补充.杨再隋教授曾说,语文教学有时需要回旋反复,有时需要重槌敲打,有时又需要轻拢慢捻,有时甚至需要以退为进.因此,教师要善于审时度势,因势利导.

(四)自由中求感悟

本真语文要求教师要在课堂中要营造自由、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让学生无拘无束地自由表达,尽情地展露他们的喜、怒、哀、乐、愁,毫无顾忌地表达他们独特的感悟、理解和体验.在教学中,教师要学会留下必要的空白,留有适度的弹性.这样,便于学生发挥自己的主体作用,以主人翁的姿态去对话文本、对话作者.同时,教师更要引导学生从语言文字中去挖掘文本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留有适度的弹性,能使教学过程进退有节、伸缩自如、开合有度.这样的语文课堂是科学的,更是艺术的,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 参 考 文 献 ]

[1] 郭思乐.教育走向生本[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2] 成尚荣.基础性:学生核心素养之“核心”[J].人民教育,2015(7).

(责编 韦 雄)

语文教学论文范文结:

关于对写作语文教学论文范文与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相关本科毕业论文语文教学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下载有帮助。

1、语文教学期刊

2、语文教学和杂志

3、语文教学和投稿

4、小学语文教学论文大全

5、语文教学论文题目大全

6、小学语文教学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