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类有关毕业论文题目范文 跟论太极文化的传播方面毕业论文题目范文

本文关于文化论文范文,可以做为相关论文参考文献,与写作提纲思路参考。

论太极文化的传播

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周易的太极哲学思辨、周敦颐的《太极图说》、陈家沟的太极拳等太极文化已经成为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典型符号和中华文化的审美典范.在“一带一路”视域下来看,关注、梳理、研究太极文化的传播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何为太极

天地孕育万物.“太极一词”最早出自《易·系辞上》:“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这里的太极是派生万物的本原.在符号学意义上,太极是外界事物在人脑中的抽象反映.从字面上看,太阳之“太”代表着能量和希望之多,否极泰来之“极”,是能量蓄积至临界点质变的关键.太极就是两种不同介质或状态的物质相生相成的外在呈现.

在套板反应中,太极是一种功夫,和少林功夫并称,特别是在金庸武侠小说中,太极功夫是道教的内功,以武当派的张三丰为最.然而在太极文化的溯源中,我们发现太极不只是一种功夫,更是一种思想哲学观念,即便是太极功夫,最为显赫的发源地也是河南温县的陈家沟,而不是湖北的武当山.尤其是随着文化产业的勃兴,太极已经成为中华文化对外传播的特定符号.

二、太极文化传播的内容和特点

(一)太极文化是中国的原生文化形态

虽然韩国国旗也有太极图案,但那是韩国文化受中国文化长期熏陶的结果,尽管韩国也曾一再在多个领域对中国文化典型意象进行申遗,但太极文化的根和魂在中国,是中华民族独创的文化,这一点是最主要和毋容置疑的.国家主席在韩国国立首尔大学的演讲中指出:中国太极文化由来已久,韩国国旗是太极旗,我们最能领会阴阳相生、刚柔并济的古老哲理.非常明确地宣告,民族性是太极文化的首要内容.

(二)太极文化的核心是哲理思辨

“太极”一词,出自先秦.但太极图案或太极现象在自然界中却相对常见,几乎泾渭分明的两河汇流之处皆会出现这一现象.不得不说,这一现象最早被河洛一代的中原先民所关注、思考、命名,是典型的中国思维和中国智慧.由太极衍生而来的八卦、太极图说、太极武术等都是这种哲理思辨的发展和传承.近百年来,关于太极文化的学术文章,除了最早的一篇郑之蕃的《四元开方释要》是关于数学方面的论文外,在民国期间的其他所有10篇文章,涉及太极文化的研究多来自于哲学方面,太极文化是冯友兰、闻一多、王力等哲学家、文学家的研究对象,其中的8篇都发表在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由此可见,哲理性是太极文化的主要内容.

(三)太极文化的主要形式是太极拳

太极拳是有关自然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太极拳在长期发展中,以道家思想为主,吸收了中医、阴阳五行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其“太极共生、生命整体、圆道运动”的三大理念,与中国社会发展紧密相关.太极拳不再仅仅是一种体育运动,还包含着丰富的中国文化信息,是中国哲学理念和传统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被列入中国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太极拳把如行云流水般的动作与深呼吸及冥想结合在一起,形成了养生、健身与竞技三位一体的生命形态,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时代性是太极文化的重要特点.

三、太极文化传播的途径

(一)人际传播时代太极文化的传播依赖于亲身体验

在农耕时代,人际传播是太极文化传播的不二法门.太极现象和太极图案勃兴于天地之间,有赖于具有一定文化知识和哲理观念的先贤圣达将其发现、讨论、总结、提炼、升华,最终成为中华民族的独特精神标识——太极符号.但要将其发扬光大,还需借助于一定的传播媒介,将符号化的太极现象和太极图案变成生活常态或是形成文化共识.这就需要语言的约定统一和书画的规范有序.通过这种口头约定俗成和书画规范有序达成的共识,看到太极符号,人们就会自觉抑或不自觉地思考太极的哲理内涵.虽然会因文化素养的不同而在程度上有所区别,但对太极符号的体验认同,是人际传播的重要特点.然而这种传播效果毕竟有限,一旦随着时空的转变,人际关系的变化,这种因为亲身体验而得来的太极文化认同,会逐渐变弱甚至遗忘,直到再次开启扫码“太极”触发物才会激活记忆.

(二)大众传播时代太极文化的传播借助于思维想象

在大众传播时代,太极符号进一步抽象为“太极”二字.只有那些有过太极概念的人们,才会对太极文化感兴趣.当然那些对外部世界充满探索精神的人们也会对太极文化有着一定的关注,但玄妙的太极意象有待丰富的想象去充盈.无论是龟甲上的刻痕,又或是竹片上的墨迹,都是太极文化的外在阐释.这种借助于平面载体对太极阐释的过程,就是太极文化的理论架构逐步完善的过程.

(三)信号传播时代太极文化的传播更为形象直观

在信号传播时代,借助于看不见的无线电波,太极拳的练习动作不再局限于师傅的现场示范和耳提面命,也不用在冥想阅读中作无谓的幻想,只要有相关的音频文件,太极拳就可以在学员的摸索中拉开一招一式.特别是随着影视媒体的普及,时空的束缚对于太极文化的传播越来越小,通过观看太极相关视频资料,人们就可以自行闭关练习太极拳功夫.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太极早已是地球村的“通用语言”,不仅炎黄子孙喜爱太极文化,那些外国人也开始在中华文化的感召下体验着太极拳带来的功效.可以说,太极文化逐渐走出国门,传遍五大洲四大洋,成为全球性的健身运动.

(四)数字传播时代太极文化的传播更为丰富多彩

在数字传播时代,万物互联互通,包括太极文化在内的各类文化遗产越来越受到普罗大众的关注和认同.人们可以在轻点鼠标之际,搜罗关于太极的方方面面资料;也可以在触摸屏幕的瞬间百炼钢终成绕指柔,把太极文化变成24小时全天候的文化形态.只要人们有足够的精力、耐心和财富,人们就可以在练习太极拳等太极武术、研究太极图说等哲学范式、创作太极相关主题的文化产品、建设太极相关类型的特色建筑中传承发展太极文化.

总之,太极文化在信息爆炸的背景下,正呈喷发状发展趋势.当然,并不是说在新的媒介传播时代,太极文化的传播途径必须用新媒介,而不用传统媒介.只有结合实际,因时因地因人而异,综合运用多种媒介来传播太极文化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四、太极文化传播存在的问题

(一)核心文化形象不突出

太极文化作为中国原生独创型文化,因发掘研究相对较晚,与儒释道等传统意义上的哲学观念相比,核心概念不清晰,没有明显的传承脉络梳理传播,人们识别度不高.相较于“天下功夫出少林”的少林寺,作为太极武术源头的陈家沟,因为金庸武侠对武当太极张三丰的描写而黯然神伤,近年来才被整理拍摄成“太极电影”系列,但也失去了轰动效应.尽管太极拳被传播至全世界,但太极哲学观念却还有很长一段路需要搭乘“一带一路”的东风才能成为中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代言.

(二)传播手段相对单一

借助于开馆传徒,太极拳得以在国内外各大中城市遍地开花,但以盈利为目的的传播限制了太极文化采用互联网技术的步伐.不传播网络相关视频,已经不行.但制作水准的相对低下和视频内容的照本宣科,依然影响着太极文化的传播效果.

(三)传播行为的陈陈相因

太极拳的起因是保家护院,主要模仿自然界的浑然一体和精妙入微,但在具体的套路教学中,因人而异的姓氏之别和门户之见,融会贯通者少,自重门派利益者多,缺乏孔子学院之类的统一组织和创新.

五、太极文化传播的几点建议

(一)做好学术研究

将太极文化学术研究列入重点人文社科研究项目,鼓励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对太极文化的核心概念、太极拳的源头流变等基本问题进行探索争鸣,并尽快形成规范性共识,确保太极文化的传播源流清晰.

(二)建好协会组织

将太极文化现有的相关群团组织纳入到一个统一的规范框架体系中,形成研究、传播太极文化的合力,尽量避免出现多地太极协会组织互相抵触甚至拆台现象发生,确保太极文化传播的口径一致,为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探索新路子.

(三)创新传播载体

要从传播媒介的使用扩大到经济社会的方方面面,不仅要保持召开论坛、比赛等常规动作,还要结合时代特征,将太极文化的不同符号、表现形式一一创新.比如,在各级各类学校开展太极拳教学活动,用太极拳的练习替代扰民的广场舞,用太极图案装饰建筑空间和生活设施、用品,用建设太极特色小镇和田园综合体等形式来扩大太极文化的影响力,用太极哲学观念来规划个人职业生涯甚至建构良好人际关系.

概言之,进行太极文化传播研究,传承发展太极文化,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应有之义.研究太极文化传播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需要持续推进,共同参与.(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城镇化背景下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研究”,项目编号:13CJY066);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河南省推进特色小镇建设问题研究”,项目编号:2017B077)

参考文献:

[1]李学勤.十三经注疏·周易正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2].共创中韩合作未来 同襄亚洲振兴繁荣[N].人民日报,2014-07-05.

[3]朝戈金.“一带一路”话语体系建设与文化遗产保护[J].西北民族研究,2017(8).

[4]张玉玲.太极拳:一招一式意会文化精髓[N].光明日报,2008-08-09.

(责任编辑 马志娟)  

文化论文范文结:

大学硕士与本科文化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优秀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下载,关于免费教你怎么写文化方面论文范文。

1、班组文化建设论文

2、现代企业文化期刊

3、企业文化期刊

4、中国文化论文

5、企业文化杂志社

6、企业文化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