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语文论文怎么写 和如何用好统编本小学语文教材类论文怎么写

本论文主要论述了小学语文论文范文相关的参考文献,对您的论文写作有参考作用。

如何用好统编本小学语文教材

首先我要说的是,这套新教材(教育部组织编写的《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以下简称“新教材”或“统编本”语文教材)到底编得怎么样,不是我们这些参与编写的人所能评定的,也不是我这个总主编说了算的,最终还得靠一线教学的实践来评判.大家要尊重新教材,理解新教材,用好新教材,但也用不着把新教材看作不容置疑的教学标准与蓝图.教材教材,编得再好,也只是用于教学的材料,当然也会提供某些教学的框架与导向,但学情不同,用起来也应当有各自的发挥,教材是可以质疑、改动和调整的.我期待通过广大教师的实践,不断完善这套新教材.

……

为什么要编一套“统编本”教材呢?

现在通用多个版本的语文教材,是依据课程标准、由各个出版社组织编写的,即所谓“一纲多本”.“一纲多本”本是个好东西,有利于调动地方行政事业部门和出版社的积极性,让教材编写有竞争、优中选优.但实际上很难做到有序竞争和优中选优,主要原因是在市场的介入和行政的干预后,“一纲多本”就有点变味了,现在又只好回到统编.不是所有中小学教材都统编,只是语文、道德与法治和历史这三科统编.对此显然是有政治上的考虑的.直接抓教材,最后定稿都是交由会议讨论的.为什么这么重视?因为有什么样的教材,就有什么样的国民.我们也应当从这个角度来理解语文教材的统编.

下面,我想结合老师们接触这套新教材之后可能比较关心的若干问题,来做些说明.一共有十一个问题.(本刊选摘五个问题)

《和大人一起读》是什么栏目?

要列入教学计划吗

《和大人一起读》是新教材的亮点之一.大人指父母、老师或其他家庭成员与亲友.一般而言,一年级刚上学的学生自己还不会读书,所以需要大人和他们一起读.这个栏目的用意是激发读书的兴趣,让孩子刚上学就喜欢语文,喜欢读书.这也是幼小衔接的学习方式.幼儿园主要是无纸化教学,听故事多,到了小学就开始使用纸质的阅读材料包括书本了.让孩子先和大人一起读,慢慢过渡到自己读,这个过程需要大人的引导.因为以前的教材中没有这个栏目,所以大家不知道在教学中如何处理.我建议教师把这个栏目纳入教学计划,但不要处理成一般的课,要把它看作课堂教学的延伸,延伸到课外,延伸到家庭.让家长少看电视、少打、少上微信,多和孩子一起读书,这也等于创造了语文学习的良好氛围.教师可以适当给家长布置“作业”,让他们配合做好“和大人一起读”.现在许多家长没有和孩子一起读书的习惯,教师可以先在教室里和学生一起读,然后,通过家长会、家长课堂等形式,示范怎么实施一起读.

“一起读”可以是朗读,也可以是讲读,或者是对话式阅读,形式不拘,但要注意都是在读书,是书面语言的阅读.“一起读”不要给孩子太多压力,也不必布置作业,因为附加的任务多了,压力大了,兴趣就少了.应当让孩子在大人的陪伴下进行无压力的自由轻松的阅读.教师如果觉得教材中的一起读的课文比较浅,也可以换,另外找一些作品来读.《和大人一起读》的教学目标,就是激发学生读书和学语文的兴趣.

如何上好古诗词的课

“统编本”语文教材的古诗文篇目增加了.小学一年级开始就有古诗,整个小学6个年级12册共选有古诗文129篇,平均每个年级20篇左右,占课文总数的30%左右,比原人教版教材增加很多,增幅达80%左右.初中6册教材中用古诗文的分量也加重了.

怎样教好古诗文的课?最好的办法就是反复诵读,读得滚瓜烂熟,不用进行过多的阐释,也不要太多活动,宁可多读几遍、多读几篇.比如,给一年级学生讲《春晓》,讲春天到来的感觉以及那种发现,让孩子大致懂得写了什么,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就可以了,不要让孩子去记什么“抒发了诗人热爱春天、珍惜春天的美好心情”之类,因为“珍惜春天的美好心情”之类,不是一年级孩子能理解的.

讲王维的山水诗,也不一定非得往“热爱大自然”上面靠,让小学生安静下来,体会一下诗中表达的那种“静”,我看就可以了,不必添加许多成年人理解的内容.古诗词教学要注重让学生感受诗词音韵之美、汉语之美,也许学生一时说不清美在哪里,总之是积淀下来,有所感觉了.现在有些古诗词教学过于烦琐,像做外科手术,把那种“美”都给弄跑了.比如,有一些老师教《静夜思》,教案设计的程序就很烦琐.首先放一个视频,视频中有月亮,老师问学生:“你想到了什么呀?”有的还让学生发表一个感慨,说:“月儿圆啦,人团聚了,多美好啊!可是伟大的诗人李白却无法回家.他只身离家在外,看到圆圆的月亮,想起他的故乡,想起他的亲人.在深深的思念中,他通过写诗排走心中的寂寞.”这就有点“绕”,还有点“酸”,小学生怎么会有兴趣?有的老师还逐字逐句地讲解,安排各种活动,什么李白的诗中有几个动作呀,分解一下,让孩子们演示一下什么叫举头望明月.这多累赘呀,于是静夜思中的“静”跑了.

小学生学古诗文,是比较难的,要求别过高,不必在所谓主题思想、意义价值、艺术手法等方面讲太多.有的教案总喜欢来个三段论—“知作者,解诗意,想画面”,未免太死板,也不得要领.

要不要把“国学”当作课程?

我在这里非常明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没有必要.“国学”这个概念很复杂,在晚清是为了抵御“西学”、拯救国粹而提出的,当时是“国将不国”之学,带有保守主义的意味.这些年有些人张扬“国学”,也许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但什么是“国学”?我们会发现范围太大,很笼统,而且精华与糟粕纠缠,又很复杂.我看还是提“优秀传统文化”为好,这是的提法.至于“国学”不“国学”,学界都还弄不清楚、有争议,我们中小学不要去套用.

社会上有人开设了读“三百千”的班,说那是“读经”.这就夸张了.“三百千”是古蒙的读物,主要是认字用的,小学生读一读也无妨,但要注意“三百千”并不是“经”,里边也有许多不适合现代人格发展的糟粕.小学不要开设什么“读经”班,多读点优秀的古诗文就挺好.

“统编本”语文为何要强调课型的

区分

课型的区分在一年级还不太能看出来,到了三年级,课文就分为两种类型,或者两种课型,一是精读课,二是略读课.初中教材将“精读”干脆改为“教读”,“略读”改为“自读”,加上课外阅读,就建构了“三位一体”的阅读教学体系.精读课主要是老师教,一般要求讲得比较细、比较精,就是举例子、给方法、激发读书的兴味;而略读课主要让学生自己读,把精读课学到的方法运用到略读课中,自己去试验、体会,很多情况下,略读课就是自主性的泛读.课型不同,功能也不同,彼此配合进行,才能更好地完成阅读教学.

那么小学怎么上好精读课?一是要安排好预习,不要布置太多作业,主要就是提一些有趣的问题作铺垫和引导,激发阅读的兴趣.教读的重点是教阅读的方法,同时也适时教一些写作方法,两者结合起来.略读课是把教读课的方法沉淀运用.老师不要多讲,就让学生自己去读.有些老师可能不放心,还要为略读课安排讨论或者作业,这是不必要的.

我特别要说说另一种课型的混淆,那就是不管教学什么文体,无论小说、散文、诗歌、童话、议论文、科技文,全都用差不多的教学程序和讲法.有的上诗词课,也要分析主题意义;上童话课,就和教学小说差不多,还是人物性格、艺术手法分析;等等.不同的文体课型应当有变化.何况课型不变化,没有节奏,老是那一套,学生能不腻味?

“统编本”教材在课型问题上有许多探索,比如对文体特点的提示,以及对不同文体阅读方法的要求,等等,都是有用意的,老师们要重视.

如何在教学中处理语文知识的讲授?新教材有无语文知识体系为了防止应试式的反复操练,这些年的课改提出语法修辞和语文知识的教学不要体系化,要“随文学习”.这个出发点是好的.问题是,如今的语文教学又出现另一趋向,就是知识体系被弱化.很多老师不敢理直气壮地讲语文知识,不敢放手设置基本能力的训练,知识点和能力训练点不突出,也不成系列.结果教学梯度被打乱,必要的语文知识学习和能力训练得不到落实.有时课上得满天飞,可就是没有把得住的“干货”.

针对这种偏向,“统编本”语文教材做了一些改进.一是每个年级和各个单元的课程内容目标力图更清晰,教学的要点也更清晰,要让一线老师备课时了解应当有哪些“干货”,做到“一课一得”.

“统编本”语文教材已经在努力重建中小学的语文核心素养的体系,这是“隐在”的体系,不是“显在”的.不刻意强调体系化,还是要防止过度的操练.老师们了解这一点,教学中就要胸有成竹,知道每个年级的语文学习大致达到什么要求,通过哪些线索去逐步实现,每单元甚至每课的知识点、能力点在哪里,等等.在教学实施中不去追求“体系化”,但还是要有体系的.怎么去掌握新教材的知识体系,又怎么在教学中落实那些知识点和能力点呢?我这里给大家一些建议,也许备课时用得上.

一是参照教师用书.教师用书会有知识点、训练点的提示.

二是看单元导语.每个单元都会提出教学的要点.

三是研究思考题和各个栏目的要求.思考题往往体现对知识点或语文能力训练的要求.语文知识的教学必须加强,但还是以“随文学习”为主,不要从概念到概念地讲解.

不要滥用多媒体,祛除语文的烦琐病老师上语文课时,在低年级可以用一点多媒体,但越往高年级走,越要减少.滥用多媒体,是一种流行的“烦琐病”,是一种灾难.多媒体给学生提供了各种画面、音响与文字,目迷五色,课堂好像是活跃了,可是学生的阅读与思考被挤压了,对文字的感受与想象被干扰了,语文课非常看重的语感也被放逐了.大家想想看,在讲王维的诗时,老师还没有讲,先把一个山水画在PPT上放出来……如果是让孩子们自己读、自己想该多好啊!因为每个人的体会是不一样的.我们不要定格学生的思维.建议老师们的语文课不用或少用多媒体,让语文课重新回到朴素本真的状态中来.少用多媒体,祛除烦琐病,这也是在新教材使用中给大家的建议.

有些老师过多依赖多媒体,有的老师得了“百度依赖症”,整个备课教学离不开百度,什么都依赖网上给结论,可是网上往往只有结论,没有过程,容易让人的思想碎片化、拼贴化.如果老师不读书,只读一点备课用的简单材料,日子久了,专业能力就会日渐退化.

现在许多老师都不会用笔记笔记,也不会板书啦,真是可惜!其实板书的过程多美呀,那感觉和效果是PPT代替不了的.奇怪的是,一方面我们的老师不板书了,另一方面又要增加书法课.我主张语文老师还是要把字写好一点,要有板书.

还有就是读书问题,如果老师不怎么读书,那怎么能让你的学生多读书呀!有的家长在那里打,打得天昏地暗,却不断地回过头来吆喝他的孩子好好做作业.这可能吗?老师们很忙,抱怨没有时间读书,可是每天看手机、微信的时间有多少呢?语文老师要博雅一点,给学生做个榜样—少看微信,多看书.

年轻的老师给自己定个两三年的计划吧,把大学期间应该读却没有好好读的书再读一遍,这可能比什么培训都更加管用.书读得多的老师和读得少的老师比起来会很不一样,气质就不一样.希望语文老师中有更多的“读书种子”,那么相应语文课就会好得多了.有一篇报道说,“统编本”语文教材是“专治少读书、不读书的”.

我很赞赏这个说法.那么当使用新教材、推进教学改革时,就回到原点,从老师带头多读书开始吧!

(本文根据统编本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总主编温儒敏教授2017年5月在“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语文、历史学科教师国家级培训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材培训班”上的讲话录音整理,已经作者审定.本刊节选部分内容.)

小学语文论文范文结:

大学硕士与本科小学语文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优秀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下载,关于免费教你怎么写小学语文方面论文范文。

1、小学语文优秀论文集

2、小学语文杂志

3、小学语文论文新颖题目

4、小学语文教学论文大全

5、小学语文教育教学论文

6、小学语文教学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