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培养有关自考开题报告范文 与歌剧教学在艺术硕士声乐人才培养中的意义类硕士学位论文范文

这是一篇与人才培养论文范文相关的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资料,为你的论文写作提供参考。

歌剧教学在艺术硕士声乐人才培养中的意义

朱全稳

(河南大学 民生学院,河南 开封 475001)

【摘 要】2005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通过艺术硕士专业学位(MFA)试点文件,至此,专业学位又增加了艺术实践类高层次人才培养的新途径,旨在培养掌握音乐表演且具有较高职业素养、能够独立从事音乐应用及教学且具有较丰富实践经验的应用实践人才.从艺术硕士在中国的设立至今仅仅十余年时间,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阵地,理所应当地承担起培养艺术硕士等高层次人才的任务.笔者作为一名高校音乐教育工作者,结合自身较为熟悉的河南大学艺术学院在声乐艺术硕士人才培养方面的探索,浅谈歌剧表演在艺术硕士声乐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关键词】歌剧教学;声乐;艺术硕士;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1007-0125(2018)14-0177-02

歌剧是所有表演艺术中最具综合表现力的艺术形式,歌剧表演要求表演者具有较高的艺术素养、文化素养,能较好地掌握住把握人物性格、塑造人物形象所必备的声乐技巧、舞台表现、文化内涵等.声乐艺术硕士是国家为培养声乐表演高层次人才而设置的专业学位,检验一个声乐学习者专业能力最好的方式就是考察其在歌剧表演中的表现,所以歌剧教学对声乐艺术硕士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笔者于2008年考入河南大学,次年河南大学获得艺术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可以说笔者见证了艺术硕士专业学位从获批至今的快速发展.河南大学自1986年获得硕士学位授权点到获批艺术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对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沿袭学术型研究生的培养模式,期间为了突出学院研究生的专业特色多次进行了教学模式的改革.在声乐方向研究生的声乐个别课上,在学生基本功比较扎实的情况下,尝试一些歌剧独唱选段,引领学生走入剧情感受角色,但这些浅显的涉及还不能满足社会对实践性高层次专业人才的需要.

学院于2010年开始招收艺术硕士,音乐领域是其最早的招生领域.在2010级艺术硕士毕业音乐会的设计上,同学们相互协作,编排歌曲联唱、歌剧重唱选段、小合唱、合奏等节目,形式多样、亮点纷呈,带给艺术学院师生一场视听盛宴.从演出反馈情况来看,声乐的受众大于器乐,带有表演、合作性质的演唱的人气最高.在学院首届艺术硕士毕业生当中,学院副院长韩梅教授的学生马赛在其毕业独唱音乐会的下半场,完整上演了施光南先生创作的中国经典歌剧《伤逝》的一整幕《秋》,虽然舞台设计简陋,但有一定灯光、道具、服装造型,并尽可能地塑造出了剧中人物应有的人物性格及形象,达到雅俗共赏,给广大师生耳目一新的感觉,受到如潮好评.观众的正面反馈,也给了这一教学改革尝试的倡导者韩梅教授更多的信心和鼓励,促使她大刀阔斧地实行歌剧剧目带动教学模式改革,随即申报多项研究生教学改革和案例库项目,从2013年至今,先后带领其艺术硕士研究生排演了《伤逝》《运河谣》《费加罗的婚礼》等中外经典歌剧全剧;《雷雨》《茶花女》等歌剧的一整幕或经典唱段等,很多声乐艺术硕士通过歌剧剧目的排演,无论从专业技能还是舞台表演等各个方面的进步可以说是立竿见影的.通过歌剧表演对声乐艺术硕士教学的重要意义也显而易见,具体可以呈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学手段多样性的具体体现

过去的研究生培养定位是服务于基层文化群体,多注重对学生理论知识的培养,而忽略实践.传统的声乐教学基本都是小琴房“一对一”的个别课,部分高校的本科生教学是“一对二、一对四”,甚至更多,声乐老师在小琴房的教学,是提高个人专业技术能力较为有效的方式.随着学生专业技能的提升,业务能力的增强,只通过琴房的“一对一”教学容易使之缺少合作意识.因此在教学改革过程中,在原有的“一对一”个别课基础上,实行“导师组”负责制,通过导师组联合,将歌剧教学引入研究生专业教学实践中,既颠覆了传统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又开阔了学生们的音乐视野.2010年以来,学院将歌剧表演并入声乐艺术硕士教学实践进行探索,学院以“低成本、小制作、高质量”为原则,已经成功试行多起案例,效果颇佳.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热情高涨,态度端正认真,自觉主动地走入音乐去探索.毕业音乐会的形式从以往的个人独唱发展到现在的二重唱、三重唱、四重唱、六重唱、歌剧的编排等,学生的思维方式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为学院音乐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增添了新的动力.

二、促使学生快速全面发展的需要

研究生教育是培养高层次人才的教育,进入到研究生阶段的学习,无论是社会、培养单位还是学习者个人都对其专业技能等各个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声乐方向艺术硕士来说,传统的声乐个体课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时代前进的步伐.歌剧是一门综合艺术,将歌剧教学引入声乐教学中,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声音和形象特点,选取适当的剧目和角色,并对学生提出相应的要求.作为学习者,要想更好地诠释歌剧角色,就需要对歌剧的创作背景、剧情梗概、人物性格等各方面有深入的了解,这就要求学习者要做大量的案头工作,这些准备工作对学习者个人的音乐素养及人文素养的提高无疑是有益的,同时为了更好地诠释角色,一招一式甚至每个眼神都需要认真考量是否可行,这有助于学习者舞台表演能力的提高.其次歌剧教学当中需要进行大量的排练,需要与人合作,尤其是在完成重唱部分,需要与他人有默契的配合,同时在用声上要求音色协调统一,注意声部均衡等,这种协作能力的培养也极有助于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此外,很多声乐学习者即使到了研究生的学习阶段,在舞台上还是会怯场,有紧张的情绪存在,通过歌剧这样的表现形式,把歌唱融入到剧情当中,演唱者在舞台上就会更多去关注人物塑造、注重人物表达,从而淡化紧张、怯场等不利于表演的情绪,同时还有利于减少平时在独唱中过分关注声音技巧而导致不必要的发挥失常.总之,通过歌剧教学的渗入,学生在声乐技巧、舞台呈现等各个方面的综合能力的进步和提高是较为明显的.

三、社会对培养高层次声乐表演艺术人才的需要

随着我国文化艺术事业的发展,当下国内诸多大城市都建设了高规格的一流剧院,社会对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的需求也与日俱增.各地的专业院团在人才招聘上尤其是独唱演员招募,对是否有歌剧表演经历尤为看重,对有歌剧演出经历且有相当水平的从业者通常都能有较好的工作机会.歌剧是声乐演唱的最高形式,在对声乐艺术硕士的培养过程中,将歌剧表演作为课程的一部分融入学生在校的学习内容,通过本校多位老师的悉心指导和一位校外行业导师的引领,培养出歌唱技术精湛、舞台演出精准、文化修养高深的专业硕士,以填补学校和社会的缺口.所以对于培养高层次声乐表演人才的高校来说,积极投身于声乐艺术硕士教学实践,走在科研前沿,在课堂上做好口传心授,在实践中挥洒自如,用舞台检验教学成果,为社会储备高层次专业音乐人才,为国家政策的推行出一份力,是每一位高校声乐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歌剧表演在声乐艺术硕士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传统的声乐个体课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时代前进的步伐.将歌剧表演融入声乐艺术硕士教学,不仅是对声乐艺术硕士自身综合能力的一种提高,而且也是对艺术硕士人才培养成果的一种检验,丰富了高校研究生教学体系,为社会培养高层次音乐专业人才起到了推动作用.对于学生们来说,参与歌剧排练和演出是极佳的锻炼机会,这种锻炼的过程,无论今后是否从事舞台歌剧表演,对他们未来的艺术造诣都会有很大提升,甚至对他们人生阅历的积累也有着不可估量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韩梅.整体性、大情境、整身唱——从“研究生歌剧教学教改项目”模式看声乐方向艺术硕士培养的探索[J]歌唱艺术,2016(12).

[2]杨曙光.歌剧——艺术上的——来自全国高等艺术院校“歌剧展演”的启示[J]中国音乐,2009(02).

人才培养论文范文结:

关于本文可作为相关专业人才培养论文写作研究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人才培养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

1、大学生如何培养职业能力论文

2、企业人才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