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现代艺术相关硕士论文范文 与生活和观念融汇和交锋中国和美国现代艺术之学术类硕士学位论文范文

本论文为您写现代艺术毕业论文范文和职称论文提供相关论文参考文献,可免费下载。

生活和观念融汇和交锋中国和美国现代艺术之学术

聂皓雪 张帆影

于审美的视角而言是可以交互而共通的,在一个特定的中美现代艺术的比较的语境中,“交互”如何发生促进作用?而来自两种社会生态与文化语境下的艺术活动与艺术话语是否能进入到一个平等对话的机制当中进行交流呢?不妨由“现代主义”作为切入点.

由中国美术学院与加州大学圣塔巴巴拉分校联合举办、泰拉美国艺术基金会资助、中国美术学院图书馆承办的“中国和美国的现代艺术——交互视野下的历史的探索”系列教学合作和学术交流项目的第三阶段“艺术:生活或观念——交互视野下的中国和美国的现代艺术”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16 年3 月在中国美术学院举行.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浙江大学、加州大学圣塔巴巴拉分校、密歇根大学、凯斯西储大学、加州大学河滨分校等高校与学术研究机构的二十余位中美相关领域的优秀学者赴杭与会,共襄学界盛事.

此次研讨会亦致力于中美两国现代艺术的比较,关注中美两国如何运用现代主义,又是如何形成和发展一种有助于确立自身民族身份、或使之成为这种民族身份有机组成部分的现代和后现代的艺术的.“交互视野”之“交互”背后的意涵,在英文中是以“complementary”来表达,也即“补充”与“相互”之意,这就使得来自两种社会生态与文化语境下的艺术活动与艺术话语得以跨越交错的时空,进入到一个平等对话的机制当中进行交流.而“现代主义”这一命题,则是所有进入艺术史叙述话语的艺术史学者、从事艺术创作的艺术家本人以及身处这一时代的受众在无形当中集体遭遇的问题,在比较的视野上对这一命题进行回顾和反思,对于艺术史、文化史乃至哲学史的书写都是有所裨益的.

相较于欧洲,中国与美国的现代主义都是在相对晚近的时期起步,经历了一个由“他者”形象的影响到自体身份归认的过程.在政治、历史、哲学与身份问题盘根错节的20 世纪,在一个意识形态与世界观比以往更加多元、综合与丰富的20 世纪,中国现代艺术与美国现代艺术所面对的情境,遭遇的问题和发展的轨迹也都是参差不一的.我们无法简单机械地将之进行平行层面的对比,却意在参照与交互的视野下,使两种不同的个体各自找到新的、有益的,认知自体与他人的角度.

在此次会议的主旨演讲中, 张坚教授与Robertson 教授分别就中国与美国现代绘画中的现代性问题给出了自己的阐述.其中,Robertson 教授在《反思20 世纪60 年代:由艺术史书写的历史》中,对20世纪60 年代以来美国的现当代艺术创作与艺术史书写的语境和事实进行了重新的叙述;他认为,艺术史中对现代主义的叙述不应该流于简单的历史术语的概括,而应该深入到艺术史的发生现场,去发现其中充满了勾连关系的丰富细节,回到个体经验与个体艺术家的创作之中.张坚教授在《现代美术的再发现:溯源与借鉴——从吴冠中到“新潮美术”》中将关注的时段聚焦在20 世纪70 到80 年代,以吴冠中与“85 美术新浪潮”的一批中国当代艺术家为例,在追溯与还原创作语境的基础上,探讨中国当代艺术家的创作行为与西方现代主义的关系和艺术家们在从事艺术创作时的集体自觉与集体无意识,指出了艺术家作为创作主体在艺术史书写中应当占据的重要地位.

而从此次中美学者提交的论文和发言的整体内容来看,双方学者的关注点都是集中在各自地区发生于20 世纪的两个阶段的艺术行为.其中,中国学者关注较多的是20 世纪30 年代前后与80 年代前后这两个不同的政治与社会语境之下的“现代主义”艺术,倾向于从作品本身出发,结合时代语境对其进行图像学意义上的分析,比如美院的邵亦杨教授《想象的乌托邦:全球化视野下的中国当代艺术》与清华美院的章锐副教授《建构VS 解构——新世纪旅美中国当代艺术家作品中的“传统”困局》所关注的都是80 年代以后中国当代艺术家的创作活动,他们关注的艺术家个体均是在国门大开的历史背景之下有过美国经验(在美国生活并进行过艺术创作活动)的中国当代艺术家,如徐冰、艾未未、蔡国强等人,对他们各自的艺术创作活动与大时代的关联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中国艺术研究院外国美术史研究所的王端廷教授与北京大学历史学院的朱青生教授则是从中国当代艺术所遭逢的问题出发,分别探讨了行为艺术的创作问题与伦理问题以及概念艺术之概念厘定问题,王端廷教授悉数列举了80 年代以降中国本土当代行为艺术家的作品内容,并分析其创作动机,以历史性的眼光对行为艺术的创作给出了某种价值判断.朱青生教授则厘定了概念艺术(Conceptual Art)的内涵和外延,给出概念艺术中充满悖论的、悬置的、不确定的意义指向.来自上海大学美术学院的李超教授多年来从事20 世纪初期西方现代主义艺术在中国本土(以上海为中心)的传播与接收.他此次提交的论文《决澜社艺术研究——中国现代主义美术作为优质的国际艺术资源》,是以20世纪30 年代上海的现代艺术团体“决澜社”为中心,涉及到对该社团成员与艺术作品的大量相关资料的整理与分析,试图还原其时艺术家的艺术史观念与创作态度,并条分缕析地勾勒出中国现代油画中的西方影响以及中西之间的交互影响.中国美术学院的吕澎教授《艺术史:图像与身份——从何多苓VS 怀斯到王广义VS 沃霍尔两对个案看艺术的出发点与针对性对艺术史书写的作用》与北京大学的丁宁教授《转义和建树:中美艺术交互影响的若干个案》则是从自身作为艺术史亲历者的角度,以对照的眼光探讨中美艺术家创作的个案,清晰客观地分析与阐述了在大的时代语境之下,普遍的艺术史叙事中易被忽略的若干史实.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的刘晨副教授《巴黎美院之往,包豪斯之后:梁思成与“现代主义”的镜花缘》则从自己的专业领域展开,以建筑学家梁思成为例,深入中国现代建筑中“现代主义”语义之下的话语和实践断层,道出其中的迂回沟壑,探讨中国建筑领域一直面对却尚未解决的现代性问题.

相应的,此次参会的美国学者也因各自专业背景的不同,呈现出了依据自己专业背景的不同研究方向下的关注点.来自密歇根大学的Rebecca Zurier 教授《谁的大都市?谁的精神生活?城市图像中的空间与居民》与加州大学河滨分校的Jason Weems 教授《描绘大地:中国与美国现代主义的乡村基础》均是从现代性的城市经验出发,勾勒出艺术家在各自作品中对于其所处时代的关照与投射,透视艺术家作品中的现代性意识与私人现代性经验;Weems 教授则由著名美国作家赛珍珠的小说《大地》的封面作品——画家格兰特· 伍德的《秋耕》出发,深入中国与美国的两种现代性经验进行对比分析,在社会,文化与经济语境之下勾勒出一个急速转型飞速变化时代里,艺术家在作品中如何回到乡村主题及其有可能对于我们认识与理解现代性产生的助益做出描述.来自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Julia Bryan-Wilson 副教授《路易斯· 尼维尔森的现代主义“包袱”》与来自凯斯西储大学的Ellen Landou 教授《佩吉古根海姆的“战争之子”:“本世纪的艺术”展览上的马瑟韦尔,波洛克与巴齐奥特》则是侧重艺术家的个案研究,以个体或群体艺术家为样本,通过史实的勾陈,厘清艺术家与其所处时代的关系.加州大学伯克利美术馆馆长Lawrence Rinder 先生则以他的《嬉皮士现代主义》陈述提前为受众做了一个将于2017 年2 月在伯克利美术馆举办的系列同名展览的预告,林德在这篇文章中重访与梳理了“现代主义”在西方情境中的基本概念,并且进一步叙述了“嬉皮现代主义”存在的合法化路径.

此外,来自北京大学的陈瑶博士沿用了艺术史的经典叙述方式:将艺术作品放入其所处的时代语境中,与大的社会背景相关联,进而联动出一幅生动的社会生活的图景.以纽约画派的城市生活经验为线索,陈瑶博士《城市景观:印象主义和垃圾箱画派绘画中的纽约形象》深入分析了以威廉· 蔡司(William Chase)和查尔德· 哈萨姆(Childe Hassam)为代表的画家们的现代性体验,勾勒出了一群深受欧洲印象派绘画美学意识形态影响的美国现代画家的叙事逻辑.浙江大学的毛秋月博士《纽约画派与意识形态》与中国美术学院的博士候选人陆豪《进化还是革命?沃尔特· 帕克与1913 年“军械库”美术展》则更倾向于从艺术史中具体存在的公案与问题出发,分别对抽象表现主义背后的意识形态问题与美国军械库艺术展背后所体现的美国国家性入手,探讨艺术与政治,艺术与民族身份的关系.来自美国的两位青年学者分别是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的博士候选人John Vincent Decemvirale《良夜好时光:黑人艺术委员会的交互媒介空间的行动》和纽约大学的博士候选人Marci Kwon《民俗超现实主义:现代美术馆中的约瑟夫· 科内尔》,他们的主题是由社会与政治问题直接探入,在种族、身份与文化序列中分析社会文化语境,艺术家个体与艺术创作活动之间相互的塑造与影响.

此次国际学术探讨会是一个开放与包容的平台,也为学术史叙述与艺术创作的少数派、异见者提供了一个发声的机会,在观点的融汇与交锋中,与会者与受众们可以互通有无,各自启发,拓宽视野.

夏皓雪 中国美术学院欧美现代美术史论在读博士

张帆影 中国美术学院西方现代艺术史与艺术理论在读研究生

现代艺术论文范文结:

关于对写作现代艺术论文范文与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相关本科毕业论文现代艺术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下载有帮助。

1、艺术当代杂志

2、艺术科技杂志

3、艺术导论论文

4、领导艺术论文

5、艺术教育杂志

6、艺术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