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国世臣申无宇类论文例文 与楚国世臣申无宇有关论文范例

本论文可用于楚国世臣申无宇论文范文参考下载,楚国世臣申无宇相关论文写作参考研究。

楚国世臣申无宇

楚国的申氏家族是一个了不起的家庭,据说他们是尧舜时代的四岳的后裔,这一点似乎决定了他们为臣为民的敬业.这种敬业跟三代的质、忠、文的特点不同,他们那种守业的本分和专业精神是少见的.他们跟国君的关系也因此较为轻松,在亦师亦友的君臣之间.这种敬业甚至使其家族中出现了一大批先知式的人物,为官有远见,为事有定力,进退有方.申无宇就是其中一人.

公元前543 年,楚康王的儿子、野心勃勃的公子围“杀大司马蒍掩而取其室”,就是把楚国的大司马蒍掩杀死并霸占其家产.对这一事件,申无宇评论:“王子必不免.”说公子围免不了遭殃.申无宇的理由是,善人是国家的栋梁,王子辅佐楚国,应该扶植善人,但现在却他们,这是危害国家了.申无宇把大司马类比成国君的手足,是公子围做令尹的辅佐,公子围这么做,太不吉祥,故会遭殃.

这是最早对公子围的命运进行的预言之一.但通过这番预言,与其说申无宇是一个先知,不如说他是一个职业官僚,他的预言出于宦海经验.申无宇预言的公子围在当时楚国权势熏天,两年后,公子围甚至不干居一人之下,而弑王自立,即后来贻笑列国的楚灵王.

楚灵王惹下的笑话一箩筐,他自己却是感觉良好的.公元前538 年,楚灵王率领诸侯,带着联军攻打吴国,活捉了齐国的乱臣庆封,羞辱庆封的仪式跟他以前的做派一样别出心裁,他命令庆封到各国军队中游行示众,并自数其罪.楚灵王教庆封悔罪的话是:千万不要像齐国的庆封那样,把自己的国君杀了,欺侮国君的儿子,还跟他的大夫们会盟发誓.但是,走到诸侯国军中的庆封却大声说:“大家千万不要像楚恭王的儿子公子围那样,把他做国君的侄子杀死了,来跟诸侯们会盟发誓.”这样的游行示众一时成为笑柄.楚灵王赶紧让人把庆封杀了.

楚灵王领着诸侯们东打西杀,趁机把赖国灭了,并派人在赖国建城.申无宇为此预言说,楚国要遭殃了.诸侯国招之即来,攻打别国说灭就灭,在国境上筑城也没人计较.国君如此称心如意,百姓就不得安宁了.百姓不得安宁,谁能够受得了?不能忍受国君的命令,这本身就是祸乱啊.

申无宇如此说,并不是表明他只是一个靠边站的大臣,只会在一边说风凉话.实际上,他在楚国君臣中的声望是很高的.在楚灵王还是公子围,只是做楚国令尹的时候,申无宇就是一个敢作敢为的人.当时的公子围不满足于令尹的仪仗,出行总想与众不同,有一次甚至用国君的旌旗去打猎,申无宇见了,当即把旌旗砍断,他的名言是“一国两君,其谁堪之?”这大概是后来中国人“天无二日、士无二王、家无二主”一类权力哲学的最早表述.等楚灵王篡位,对外耀武扬威,在内大兴土木,建造了豪华的章华之宫,他把一些亡命之徒安置在宫里.

申无宇的看门人也逃到里面,申无宇前去抓捕,管理章华宫的官员阻止说:“来王宫抓人,这罪过不小啊.”押着申无宇去见楚灵王,楚灵王正准备喝酒作乐,申无宇申诉说:“天子经营天下,诸侯治理封地,这是古代的制度.疆土之内,哪里不是国君的土地?吃着土地上的出产,谁不是国君的臣民?所以《诗》说‘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天有十个日头,人有十个等级.这就是下边侍奉上边,上边供奉神灵的道理.所以王统治公,公统治大夫,大夫统治士,士统治皂,皂统治舆,舆统治隶,隶统治僚,僚统治仆,仆统治台,养马有圉,放牛有牧,各有职责以对待各种事情.现在官员说‘你为什么要在王宫里抓人?’不在王宫,又在哪里去抓呢?周文王的法令说‘有了逃亡,就进行大搜捕.’他因此得到了天下.我们楚国的先君文王曾经制定了法令,说是‘隐藏盗贼的赃物,跟盗贼同罪’,所以分封了汝水.如果听从管理华章宫的官员的话,就没有地方去逮捕那些逃亡的奴隶了.逃亡以后就放弃追他们,就等于没有奴隶了.国家这样的管理难道不是一种不足?当初周武王列举商纣的罪行时,就通告诸侯说‘纣王是天下逃亡人的窝主,是逃亡者聚集的地方.’所以人们拼命地攻打他.君王刚刚求得诸侯的承认就效仿商纣,只怕不行吧?如果用前述两个文王的法令来逮捕盗贼,盗贼不管跑到哪,都一定能抓住.”

楚王说:“把你的奴隶带走吧,有一个盗贼(楚灵王自称)受到宠幸,现在还不可以逮他.”由此可见,申无宇的地位较高,也颇受楚王敬重.他的治国主张成一家之言,行藏在己,用舍由时.

公元前531 年,楚灵王灭掉蔡国,杀了蔡灵公的太子来祭山.申无宇再次嘀咕了一句:“不祥啊,五种牲口不能互换进行祭祀,何况用诸侯呢?国君一定有后悔的时候.”

这一年,楚灵王在陈地、蔡地、不羹等处筑城,派他的小弟弟、为楚国立下汗马功劳的公子弃疾做蔡公.为此,楚王向申无宇征求意见:“弃疾在蔡地,你看怎么样?”申无宇再次名言迭出:“择子莫如父,择臣莫如君.”他举例说,郑庄公在栎地筑城安置了子元,使昭公的位子坐不稳.齐桓公在谷地筑城而安置了管仲,到现在齐国还得到利益.“五大不在边,五细不在庭.”五种大人物不在边境,五种小人物不在朝廷.亲近的人不在外边,寄居的人不在里边.现在国君的弟弟弃疾在外边,而寄人篱下的郑丹又在里边,国君应该注意才好.

楚王循着申无宇的思路问了下去,国都城墙高大,怎么样?申无宇的回答是,在郑国的京地、栎地发生了郑昭公被杀事件,在宋国的萧地、亳地发生了宋公子子游被杀事件,在齐国的渠丘发生了公孙无知被杀事件,在卫国的蒲地、戚地发生了卫献公被驱逐事件.从这些事件来看,国都城高池深,无济于事.“末大必折,尾大不掉.”树枝大了一定折断,尾巴大了就不能摇动.

楚灵王听了申无宇的话后,却依然故我.他甚至对一口气说出了三句千古名言的申无宇进行评论:“是知天则,安知民则.”用现在的话说,申老多虑了,他懂得的是天道,不太了解治理老百姓的道理.

楚灵王不听申无宇的话,继续重用公子弃疾,他指望弃疾跟他同心同德、一起使力让楚国崛起壮大.见弃疾频立军功,灵王也不甘落后.公元前530 年,楚灵王亲自带兵离开国都,到千里之外的州来(今安徽凤台)去打猎.又出兵攻打徐国,威胁吴国,炫耀武力.由于灵王长久不归,楚国后方政权空虚.被楚国灭掉的蔡国旧臣们乘机说服公子弃疾和子干、子皙等人,调集军队长驱直入楚,一举攻占了郢都,并把灵王的儿子全部杀死.楚灵王在众叛亲离中,只好上吊自杀.

申无宇几乎是看着楚灵王的“其兴也勃”,他预言了灵王的命运,却无法改变一个人的命运以及一个人带给国家的灾难.这样的人世逻辑大概也为申无宇这样的名门世臣了然于心.他们作为大臣,有其局外旁观的一面,也有其尽职尽责的一面.他们的敬业虽然无济于事,但他们的生存态度及其示范却让人感觉到动荡、颠沛、造次的中国士大夫阶层中仍有一种高贵的东西,他们传承了这种东西.后来孟子捅破了这一层:“所谓故国者,非谓有乔木之谓也,有世臣之谓也.”

(摘自广东人民出版社《先知中国:中华文明轴心时代的伟大智者》 作者:余世存)

楚国世臣申无宇论文范文结:

适合楚国世臣申无宇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相关本科毕业论文,相关楚国世臣申无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1、申论文章

2、申论政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