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角有关毕业论文范文 和视域融合视角下看《论语》核心词仁和天的英译方面开题报告范文

该文是关于视角论文范文,为你的论文写作提供相关论文资料参考。

视域融合视角下看《论语》核心词仁和天的英译

高 洁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银杏酒店管理学院,四川 成都 611743)

摘 要:伽达默尔提出的哲学阐释学观点认为,翻译的过程是译者视域与原文本视域和读者视域相互融合的过程.本文比较了《论语》中核心词“仁”和“天”在不同英译本中的不同译法,以此来探讨不同译者与原文本视域和读者视域的不同视域融合,从而产生不同译法的过程.

关键词:《论语》;视域融合;英译

中图分类号:H31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596(2016)12-0121-02

《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流传至今经久不衰,可以说《论语》就是中国的圣经.16世纪末以来,《论语》开始被译为西方语言.《论语》的英译始于西方传教士,之后也有西方汉学家、中国学者参与《论语》英译.从《论语》第一个译本出现至今,已确认《论语》原创译本共有57个.本文主要选择了其中具有代表性的理雅各译本、庞德译本、辜鸿铭译本和安乐哲译本对核心词“仁”和“天”的不同英译进行比较.

一、“视域融合”的提出及基本观点

在传统翻译观中,翻译活动只有“文本”一个中心,译者的职责是将原文本意义用目的语准确表达出来.时至今日,“忠实标准”仍然有强大生命力.随着翻译研究的不断进步,人们逐渐认识到,文本是开放的,对其意义的阐发是一个永无止尽的动态过程.“翻译不可能有定本”,因此翻译活动也就由“文本为中心”转变成“译者与原文本之间的对话”.在译者与原文本的对话中,译者不再隐身,而是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者.翻译学者开始用伽达默尔的哲学阐释学为理论支撑研究翻译过程,提出了翻译过程中的“视域融合”.

视域融合是由德国哲学家伽达默尔提出的阐释学三大原则之一.依照阐释学观点,译者处于特殊历史背景下,对任何文本的理解和翻译都建立在“前理解”的基础上,这就是译者的视域.译者的视域是在目的语文本最终形成之前译者在特殊的生活经历、教育背景和时代背景下所具有的一切知识、观点、认识和态度的总和,它不仅包括译者在阅读原文本之前所拥有的全部“前见”,而且还包括译者在进行翻译的过程中采取各种途径(如查阅文献资料或者向他人咨询)所获取的全部信息.在翻译过程中,译者要努力做到两次视域融合:与原文本的视域融合和与译文读者的视域融合.在与原文本的视域融合过程中,译者要考虑原作者身份和原作创作年代、目的、文字和句式结构特点,原作所处的历史背景、主流思想、意识形态;与译文读者的视域融合,则要考虑到其语言水平和需要,选择恰当翻译策略和方法,从而创作出优秀的译作.译者作为视域融合直接参与者和实现者,要经历不同视域的冲突、排斥、达成一致最终融合的过程,最后产生新的视域.所以译者要想办法优化自己的视域,这样才能更好的与原文本和读者进行视域融合.

二、《论语》核心词的英译

《论语》核心词包括“仁”、“君子”、“礼”、“道”、“天”、“德”等,这些核心词在原文不同字句中有着相通但并不相同的意义,即使用现代汉语词汇通译都非常困难,更不说用同一个英语词汇来翻译.本文选取其中“仁”和“天”的英译进行讨论.

“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和精髓,寓意极其丰富,在《论语》中一共出现了109次.“仁”包括了恭、宽、信、敏、惠、智、勇、忠、恕、孝、礼、悌等内容.在英文中找不到一个与之完全对应的单词,所以英译十分困难.理雅各根据“仁”在《论语》中出现的位置不同、语境含义不同,分别把“仁”翻译成了不同的英语单词,如“virtue, true virtue, the good, benevolent actions, perfect virtues, the excellence等.总体来讲,理雅各还是把“仁”译为“virtue”.这样将“仁”译为“virtue”,使得“仁”和“德”的区别在英译本得不那么明显,可能会使读者产生困惑,并且也没有忠实地反映出“仁”是要靠后天努力形成的儒家思想.庞德在翻译《论语》核心词时使用的是他独创的“意象析字法”,即通过分析汉字构造,找出所指向事物之间的关系,从而发掘汉字的“真实”意义.故庞德把“仁”理解为“Humanitas, humanity, in the full sense of the world, real people, the real man, manhood, the man and his full contents等,这样的英译更多的是西方人道主义解读.事实上,儒家思想中的“仁”远远比西方人道主义提倡的“、自由、平等、博爱”更加深刻,庞德的译法没有展现“仁”的丰富含义.辜鸿铭则把“仁”统一翻译为“moral life”和“moral character”,这样就保留了中国文化特色,提高了中国文化影响力,较统一的翻译又让译本读者容易理解,接触原汁原味中国文化,达到了“中西和谐”.安乐哲把“仁”翻译为“authoritative person”,他认为“仁”是人在社会给予他的人际关系中体现出来的,是通过礼仪活动体现在他身上的文化传统价值和习俗,强调“仁”的过程性.

在《论语》中,“天”的含义也十分宽泛,共出现了26次,包括了“自然的天”、“主宰之天”和“义理之天”.其中“自然之天”含义较为简单,即浩瀚宇宙;“主宰之天”有独立人格和意志,主宰天地万物之命运,宗教色彩较强烈;“义理之天”即道德之天,其宗教色彩相对较弱,更多是一种道义与纲常.理雅各将“天”翻译为“Heen”,为了与西方宗教里的“上帝”有所区别,他以Heen”首字母大写来表示中国的神.但是当西方读者读到“Heen”时,浮现在脑海里的一定是超越现世的造物主形象,以及罪孽、灵魂和来世这些基督教概念,很难体会到中国文化中的“天”.辜鸿铭采取“归化”翻译策略直接将“天”翻译为“God”,让人联想到西方宗教里的“上帝”,有着深深的基督教意识形态印记,但是容易被西方读者接受.安乐哲将“天”创造性地翻译为“T’ien”,并用汉字和注释加以解释.这种译法给读者一种陌生感,属异化翻译策略,目的在于构建不同于西方的哲学思维,挑战西方文化霸权,传播中华文化.

三、“仁”“天”英译中的视域融合

理雅各《论语》英译本是第一本英语全译本,1861年首版于香港,问世100多年来,一直被奉为经典译本.理雅各是英国伦敦教会传教士,翻译《论语》的目的就是为基督教传教服务,帮助传教士了解中国文化,找到儒家文化和基督教文化之间的相似之处,化解中国人对基督教的敌意,达到“调和耶儒、以耶补儒”的传教目的,这是理雅各的视域.理雅各在翻译《论语》时查阅了众多注疏,参考数个前人译作,努力忠实传达原作内容,达到与原文的视域融合.但由于受传教士的身份和翻译目的影响,使其“仁”和“天”的翻译中带有较大局限性.同时,理雅各更多考虑的是译本读者视域,更多地采用他们较为熟悉的英语语言.庞德作为汉学家,对中国文化十分推崇.庞德所经历的时代,正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庞德渴望从中国儒家文化中找到救赎西方世界的良药,儒家的智慧正是西方社会所需要的.此外,庞德是诗人,在翻译《论语》时更加重视翻译的创造性,常常直接把自己的理解和领悟加入翻译之中,在他的《论语》英译本中可以看到许多类似于意象派诗歌的意象和行文风格,这是他与原文本独特的视域融合.庞德的“意象析字法”使得他翻译的《论语》充满了文学和文化的想象,给予中国文化诗意的诠释,为孔子思想的传播注入了新的活力,让读者有了全新的认识和体会,是与读者视域独特的融合.辜鸿铭所处年代,西方文化占中心地位,中国文化处劣势地位,他翻译《论语》主要目的是反击西方文化中心主义,为中国文化争得一席之地,让西方读者了解真正的中国和儒家文化.他批判理雅各的译本,“所展现的中国人的智慧和道德品质,对西方人来说显得力气怪异.他要“使英国人改变他们头脑中以往形成的对中国人的先入之见,并由此改变他们对中国人和中国民族的态度”,这是他的视域.辜鸿铭在翻译《论语》时总结前人翻译得失,首创“以西释中”翻译策略,借用大量英语读者熟悉的文学和文化内容,用西方思想家和作家如歌德、爱默生、莎士比亚、华兹华斯等的话语来对原文进行解释,这是他与原文文本的视域融合.辜鸿铭的归化翻译策略使得他的译本接受度很高,流传度很广,可以说辜鸿铭在与读者视域融合方面做的非常成功.安乐哲是著名中国学学者,当代西方汉学界和哲学界的领军人物,所处时代以及跨中西文化的教育和生活背景赋予他跨文化视野和“去中心主义”文化观.安乐哲英译《论语》的主要目的是想要融汇中西文化,改变西方人认为“中国没有哲学”的错误观念,构建中国哲学体系,让西方人了解真正的中国哲学,这是安乐哲的视域.安乐哲为了传播中国文化,十分重视译本注释,旁征博引,直接引用了《庄子》、《孟子》、《荀子》、《礼记》、《左氏春秋》、《诗经》、《说文》等经典,最长的注释长达大半页,这是他努力与原文本视域融合的证据.同时译者不断提醒读者中西文化和哲学的差异,帮助西方读者重视儒家思想的独特意义,努力与读者视域进行融合.其《论语》英译本更加凸显了儒家思想的社会性和修养的过程性.安乐哲创造性地将“天”译为“T’ien”正是体现了经典的意义不是封闭的,而是等待着不同读者来解读和诠释,体现了译者对读者视域的重视.

综上所述,不同译者因为生活经历和教育背景不同,有着不同翻译目的和目标读者,因此不同译者有着不同的译者视域.在翻译过程中,译者既要考虑原文本视域,又要考虑译文读者的视域,只有这样才能达到翻译的目的,产生合格的译本.《论语》核心词“仁”和“天”在不同英译本中的不同译法,正是译者视域与原文本和读者视域两度融合的结果.

参考文献:

〔1〕许钧.翻译不可能有定本[J].博览群书,1996,(8):13-14.

〔2〕朱建平.翻译:跨文化解释——哲学诠释学与接受美学模式[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7.

〔3〕雷原.论语:中国人的圣经[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4〕徐志刚.论语通译[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

〔5〕张政,胡文潇.《论语》中“天”的英译探析——兼论其对中国文化核心词英译的启示[J].中国翻译,2015,(6):92-96.

〔6〕辜鸿铭.论语译英文(The Discourses and Sayings of Confucius: A New Special Translation, Illustrated with Quotations from Goethe and other Writers.[J] 上海: Kelly & Walsh公司,1898.

(责任编辑 王文江)

视角论文范文结:

关于对写作视角论文范文与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相关本科毕业论文视角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下载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