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教学方面有关论文怎么写 与小组合作学习在少数民族学生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类硕士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本论文是一篇免费优秀的关于英语教学论文范文资料,可用于相关论文写作参考。

小组合作学习在少数民族学生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摘 要:社会经济的发展与进步对高校大学英语教学尤其是少数民族学生大学英语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基于这一背景,本文阐述了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分析了少数民族学生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凸显问题,探讨了小组合作学习在少数民族学生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 少数民族学生 大学英语教学 策略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世界一体化,社会对于人才的英语水平要求越来越高,我国高校大学英语教学面临着新的挑战,《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也对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改革提出了新要求.少数民族学生作为特殊的英语学习群体将面临更大的挑战,而如何提高其英语水平则是高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面临的难题.

小组合作学习是20 世纪70 年代初由美国著名教育家Did Koonts首先创新和使用,在70 年代中期至80 年代中期取得实质性进展.(P18)小组合作学习是通过小组成员互相帮助、取长补短、协同合作共同完成特定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模式.随着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学模式从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为中心,这种形势下,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优势日益彰显.

一、大学英语教学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优势

1. 学生参与率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随着全国高校的扩招,大学英语教学普遍存在教学班额较大、学生英语程度参差不齐等现象,这样就造成教师课堂组织活动困难,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教学参与率低的情况出现.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中,教师可根据需要,按照一定分配原则把班级分成若干学习小组,并给每个小组布置任务,之后每个小组成员需要通过“分工合作”完成任务.“分工”要求学生以个体为单位,自主学习为主完成小组分配的任务;“合作”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团结协作完成学习任务.可见,这种模式让所有学生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可以对学习成绩较差、学习积极性不高的学生予以督促和帮助,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成绩.

2. 学生主动学习,激发学生团队合作精神

大学英语教学需要课上课下的互动,传统的课堂教学缺少的就是这种互动,即使有互动,不是参与互动的学生少,就是互动流于形式,时间和内容都难以达到要求.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下,学生的互动成为了课堂的主导,不仅小组之间有对比竞争的互动,更重要的是小组成员通过互动、合作完成教学任务.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和成果需要每个成员的参与和努力,小组合作意识将促使每个学生都不希望给小组拖后腿,尤其是对于学习惰性较强、学习主动性低的学生起到了无形的督促作用.鉴于集体的成绩和荣誉,小组成员主动学习,努力消化所学知识,认真完成小组任务.所有成员为了团队更加优秀,共同努力,在实现学习目标的同时, 也激发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3. 利于教师发现问题,及时调整教学进度和内容

在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完成必要的基础知识、基础理论讲授和基本技能训练,加之学生人数多、缺少互动的弊端,使得教师很难发现学生学习存在的问题并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和辅导.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下,教师更多的时间是用来指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这样利于教师在讨论、展示过程中发现小组活动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和个性问题,并对问题进行整理归纳.在教学过程中统一解答共性问题,避免重复劳动;而对于个性问题则采用针对性解答,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4. 拉近师生距离,突出情感补给

传统课堂教学的“老师教,学生被动学”,师生之间缺少互动和交流,导致了师生之间的情感缺失.小组合作学习为学生创建了真实的语言交际环境,增添了面对面的交流和互动,增强了学生学习英语的信心,避免了“哑巴式”英语现象的出现.同时,教师进行指导和监督,走下讲台融入学生的讨论,无疑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达到了师生心理的认同.

二、少数民族学生英语学习中凸显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1. 英语基础相对薄弱

少数民族学生大多来自偏远地区,经济和文化教育相对落后,英语教学条件差、水平低、英语课程学时少甚至未开设英语课程,导致学生英语基础相对薄弱;少数民族学生多数都是学完汉语才接触英语的,对于他们来说,汉语已经是第一外语了,少数民族学生英语学习不但受到本民族语言影响外,还受汉语的干扰,造成他们的英语学习更加困难.因此,英语教师要转变教学理念,培养少数民族学生学习英语的信心.另外,从学生角度考虑,深入研究少数民族学生突破语言困难关,借助汉语理解英语的接受和消化过程.教师还应加强基础知识的讲授,对教学内容多讲、多练,努力培养学生英语思维能力.

2. 学习压力过大

少数民族学生相对于汉族学生,在大学英语课堂上大多表现为沉默寡言、消极被动,英语学习给他们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导致少数民族学生在本民族内形成小群体,不愿与外界学习环境接触,缺少了相互促进、提高英语的外界条件,最后导致英语学习的恶性循环,甚至放弃英语学习.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在教学方法上应以提高学生语言实际运用能力和培养学生英语学习兴趣为主,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特点不断完善教学方案,遵循循序渐进、周而复始原则安排教学进度,指导学生多读多练,加深对新学知识的理解消化,加强对已学知识的巩固.

3. 英语学习中的教师因素

少数民族学生英语基础较弱,接受能力相对较慢,不容易提高成绩,造成了教师缺少成就感,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受挫.另外,由于民族信仰、民族地区习惯差异等因素,少数民族学生存在强烈的民族认同感,在大学英语学习中表现为对少数民族教师的认同及对汉族教师的排斥.面对以上问题,教师要积极转变教学理念,更新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特点及时调整教学方案和教学进度,要戒骄戒躁,切忌让不良情绪影响到学生.汉族教师要注重与学生的情感交流,多了解少数民族学生的风俗习惯,课上课下多与学生沟通,关心学生学习、生活,及时掌握学生的心理状态和学习需求,同时要多给予学生鼓励,增加学生学习英语的成就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

三、小组合作学习在少数民族学生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1. 合理化的小组分组

分组是小组合作顺利开展的首要条件,合作小组组建要遵循“合理分组、组间同质、组内异质、优势互补”的原则.由于学生地域差异、英语程度参差不齐等条件限制,必须保证小组与小组之间水平基本一致,达到各小组之间的公平竞争;另外小组成员的分配还要考虑少数民族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性格、风俗习惯等因素,使这些因素相对互补或一致,尽量避免学生之间尖锐矛盾的出现.教师还可根据实际学习情况的变化对小组构成有所调整,使小组的分配更加有利于小组合作学习的开展和学生英语学习的提高.

2. 多样化的小组合作形式

少数民族学生是集自由、青春、多变化、易于接受新鲜事物于一体的群体,这促使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要多样化.

小组讨论.这种形式要求教师要下功夫设置讨论问题,问题要难易适当、学生感兴趣、还要有讨论价值.同时教师要对小组成员的讨论进行方法指导,使问题讨论有针对性,不跑题.

展示交流.这种形式要求教师提前布置学习任务,主题、题目不限,展示形式可以是视频、图片、短剧表演、场景对话、影片配音等.这种形式不但充分调动小组成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且使教师更加直观的了解学生参与度和任务完成情况.

教学体验.教学体验的形式则由教师提前布置任务,然后在课堂上教师与学生进行角色转换,学生扮演教师上课.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做好备课工作,同时加深了对内容的理解和把握.这种形式不但改变了常规课堂中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现状,而且增加了学生的思维过程.

3. 精心设计的小组合作学习方案设计

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组织者、指导者和参与者,教师的引导是关键.大学英语教师必须精心设计学习方案,分解教学内容,明确成员任务.学习内容设计不能完全脱离教材内容,要切合学生实际,结合学生的生活环境和就业前景,要有较强的话题性和时代性,做到让学生有话可说,有话想说.教师要引导学生基本了解所学单元的知识目标和技能目标,将宏观的学习任务细化为不同的子任务.而各小组则应根据成员实际将子任务进行对应性分配,每位成员都有相应的子任务,并需独立完成,再通过互动、交流、探讨,最后整合成小组成果.

4. 针对性的小组合作评价

大学生英语学习评价主要侧重于两个方面:学习过程评价和学习结果评价.学习结果评价一般为单纯的分数评定,评价简单、直观,但是这种评价很笼统,缺少科学性和针对性,一旦作出评价很难进行补救教学.学习过程评价则在评价过程中挖掘有价值的信息,有针对性的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思考过程进行分析,制定适合学生特点的教学,实现教学与评价的有机结合,形成行之有效的评价体系.针对小组合作的过程评价可以采用竞赛集的形式,对小组的展示类学习任务进行评定.而且教师可以打破班级界限,邀请更多的老师、学生进行多角度的评定,既让学生的学习成果得以展示,同时也使作为评定者的学生在评定的过程中取长补短.

小组合作学习是相对于传统教学模式的一种新型教学方法,还需进行不断地探索和完善, 促使其在高校大学英语教学尤其是针对少数民族学生的大学英语教学中得到更好的应用, 进而提高少数民族学生英语水平,推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不断发展.

英语教学论文范文结:

关于本文可作为相关专业英语教学论文写作研究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英语教学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

1、英语教学论文选题

2、小学英语教学论文

3、中小学英语教学和期刊

4、初中英语教学论文大全

5、英语教学论文

6、关于英语教学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