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行性分析类论文范文资料 与出口茶实施拍卖机制的可行性分析类自考开题报告范文

本论文主要论述了可行性分析论文范文相关的参考文献,对您的论文写作有参考作用。

出口茶实施拍卖机制的可行性分析

编者按:中国茶怎么和世界接轨,是不少茶人关心的命题.但现实是,十年来,中国茶叶出口基本没有增长.中国茶叶拍卖交易服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吴贺春,深耕茶叶领域数十年,从事多年茶叶出口工作,他从出口茶实施拍卖机制的角度出发,撰写《推进实施拍卖交易机制 扭转中国茶叶被动局面》一文,从“全球茶叶产销格局”“我国茶叶产销格局”“我国茶叶现状剖析”“我国出口茶实施拍卖机制的可行性分析”“实施出口茶拍卖交易的推进措施”等方面,深入解读推进实施拍卖交易机制,扭转中国出口茶叶多年呈现的被动局面,重拾其在国际市场中的应有地位.

拍卖交易机制本身的作用

拍卖交易机制总体功能.商品流通功能、展示展销功能、发现形成功能、市场信息及文化交换功能、仓储物流功能、指数形成功能、检验检测等中介服务功能等.拍卖平台的功能优势.一是提供公开、公平、公正的交易机制;二是交易直接,交易成本低,交货及时,有利于资金快速回笼;三是市场信息获取及时准确,信息搜寻成本较低;四是在保证金制度和统一结算制度下,通过合约买卖,交易风险(交割和产品质量安全等风险)大为降低.

实施拍卖交易机制对茶叶产业健康发展的作用

有利于形成竞争合力.通过拍卖交易,将多头、分散的交易主体转移到公开、公平、公正的平台上进行有序交易,一方面将国内在形成、质量定位、交易方式的选择、自主品牌建设和维护等方面力量集聚起来,形成竞争合力,有效避免国内企业之间无序竞争,减少行业内耗,合理规避分散经营造成的弱势因素,提升我国茶叶的核心竞争力;另一方面在加工厂、出口企业、监管部门、商情咨询等方面形成行业聚焦,将竞争压力仅集中国内的局面转向全球性市场化经营.同时,政府、行业组织等可以通过拍卖平台,与进口国家和地区政府或监管部门进行交流和交涉,有效解决贸易摩擦,抵制贸易壁垒,解决无从着手管理的难题.

有利于建立发现形成机制.利用拍卖交易平台,将直接对外竞价转变成由拍卖市场理性形成,真实反映茶叶生产、加工、出口的实际成本,同时准确反映国际市场贸易动向和消费市场实际情况,消除产销信息不对称等市场弊端.在背离严重的情况下,拟采用合适的(增价)拍卖方式,确定合理起价,以最高应价买入成交,稳定和提升出口卖价,进而利用大数据提升我国茶叶的指数和风向标作用.

有利于改变我国茶叶出口的被动局面.计划经济时代,我国茶叶凭借着资源优势和出口量指标控制优势,一直掌握着国际市场的话语权和定价权,但放开统一经营的十八年以来,由于国内对茶产业缺乏系统性规划,缺少有效的管理制度和贸易规则,对外贸易长期沿用简单、分散的对手交易模式,造成资源优势得不到发挥,历史地位不断削弱,出口卖价一直处在低位之中,优势品牌逐渐退出国际市场,茶农、加工企业、出口企业处境困难,经济利益得不到合理的保障,严重制约着国内产业健康发展.如按现有产业状况发展下去,随着产能不断增加,将会面临越来越重的经营压力.对此,需要在交易模式上作出重大调整,利用和发挥拍卖交易机制对产业发展的积极作用,经过充分交易,在国内首先完成稳固的出口茶和质量定位,以此引导国际市场行情,改变我国出口茶叶在国际市场中十八年来一直处于买方市场的被动局面,维护茶产业长远利益.

有利于将国际茶业市场的经营核心转移到国.随着国际市场向多极化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家主动争取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地位,设法成为全球茶叶贸易中心,从中掌握贸易主动权.拍卖市场也正在向生产国转移,印度等在本国建立多家拍卖市场,其经济实力和运行能力不断提高,1998 年伦敦茶叶拍卖中心随之关闭.全球前四大产茶国中,其他三国出口茶主要通过拍卖交易进入国际市场,而我国目前拍卖交易几乎是空白.2005 年5 月,迪拜茶叶交易中心成立,成交量快速提升,转口贸易量占总进口量的80% 以上,在全球的影响力逐渐扩大.为此,能否主宰国际绿茶市场,领航全球绿茶流通领域,成为真正的市场核心,已是当务之急.我国拟尽快形成全球绿茶交易中心,吸引国外客户、采购实体前来我国拍卖市场采购,把质量定位功能、定价权、话语权掌握在国内,成为全球茶叶贸易的中心.

有助于重新规范中国茶叶出口的等级质量管理.目前我国出口茶叶虽然有特级、一级、二级等等级之分,但因为凭贸易样成交,每一等级当中质量水平参差不齐,层次较多.因为是大宗茶,单笔成交的数量较大,而且前后批次的质量水平基本稳定,通过拍卖平台交易,有利于将各类出口茶叶中不同等级及同一等级中不同质量层次进行归类,逐步形成相对统一的质量水平,由政府质检部门、行业组织、拍卖平台共同建立实物标准样,以规范我国出口茶叶的质量管理.

出口茶实施拍卖交易机制的可行性

目前我国已经具备优越的茶叶产业基础和专业拍卖平台,国际上出口茶拍卖交易已有较为成功的先例,为我国出口茶实施拍卖交易奠定了基础.我国目前面临的主要任务是如何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积极推进实施我国出口茶拍卖,使拍卖交易成为我国茶叶出口的主要流通渠道,为产业服务.

就目前来说,国内具备一定发展条件.一是政府重视,连续多年下达1 号文件,指明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就我国茶叶产业发展而言,对其生产和流通体系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二是我国茶叶产业基础扎实.三是已搭建专业拍卖平台.由浙江省委、省政府倡导,国家法改委等五部委联合发起,2012 年11 月经国务院批准成立中国茶叶拍卖交易服务有限公司,成为新世纪以来我国首家国家级茶叶拍卖专业平台.平台成立以来,把全面推进出口茶拍卖作为公司的重点工作来抓,积极探索着力尝试,在资源配备、交易规则、实施方案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

国际上,茶叶拍卖已有300 多年的历史.早在1679 年英国的东印度公司开始第一次茶叶拍卖,1837 年1 月10 日,伦敦茶叶拍卖市场成立,1861 年12 月27 日,印度加尔各答拍卖市场成立.目前,印度、肯尼亚、斯里兰卡都有相当成熟的茶叶拍卖体系和专业市场,是国际红茶市场的主要流通渠道和交易关口.

目前印度就有加尔各答拍卖市场、古瓦哈拍卖市场、西里古尔拍卖市场、科钦拍卖市场、科诺尔拍卖市场和柯因巴托拍卖市场六大茶叶拍卖市场,肯尼亚蒙巴萨和内罗毕茶叶拍卖市场、斯里兰卡科伦坡茶叶拍卖市场,茶叶拍卖仍然被茶叶生产加工商、出口商、国内贸易商和消费者认为是最受欢迎的茶叶交易模式.

除了历史原因外,全球前四大产茶国中,印度、肯尼亚、斯里兰卡三国的拍卖市场目前仍然受到政策保护,美国的农产品也同样受到相关的政策保护.

在拍卖交易机制实施初期,印度、肯尼亚、斯里兰卡等国主要依靠政府立法或行政控制规则等来推进实施拍卖交易,如印度1953 年颁布《茶叶法》, 该法律旨在更好地控制印度茶业,保障国际协议的推行,涵盖茶叶种植、出口、管理机构的建立和税收的实施.此外,印度还有《茶叶市场控制规则(1984)》《茶叶分销和出口控制规则(2005)》等,有关茶叶拍卖和出口的法规多达10 部,斯里兰卡的《茶叶控制法(1957)》和《茶税和出口控制法(1959)》,肯尼亚的《茶叶法(1961)》.这三个国家的以上法律法规在后续的年份进行了多次完善和修订,并且一直沿用至今.

印度《茶叶市场控制规则(1984)》规定,每一个注册登记的茶叶制造商,75% 的成品茶叶应当通过公开的茶叶拍卖的方式出售.到2003年开始,取消具体的比例规定,导致进入拍卖的茶叶数量逐年下降.为此,印度政府专门组织审查、协调班子并进行专门研究.为了保护小农户的利益,于2015 年10 月份重新出台了《 TheTea (Marketing) Control Order,2015》,规定每一个注册登记的茶叶制造商,50% 的成品茶叶应当通过公开的茶叶拍卖的方式出售,该项规定只对生产商有约束力.对此,塔塔集团认为,虽然生产者有权选择自己茶叶的销售渠道,该政策对他们是不公平的,但作为强制性的政策必须服从.

美国的小麦、棉花、大米的出口量占产量的50% 以上,玉米、大豆、棉花出口量占全球出口量的40% 左右,这些作物的出口多年来享受着国家的补贴政策.就棉花而言,美国是世界上第二大棉花生产国和第一大出口国,也是对棉花补贴最高和最有代表性的国家,政府对棉花市场实行宏观调控,调控的手段分经济和法律两种,调控的目的一是保护生产者利益;二是促进棉花对外出口.近十多年来,国家对棉花的补贴政策分为三个阶段:

2002 年-2007 年,政府对棉花产业采取直接补贴、反周期补贴和营销贷款补贴等,平均每年高达30 亿美元左右,这些补贴为同期产业净收入的1.55 倍.其中含有贸易补贴,又称出口补贴,因为巴西向WTO 组织提起诉讼,取消该项补贴.

2008 年-2012 年,农业法案中的棉花补贴政策保留了2002 年的基本框架和措施,仍将直接补贴、反周期补贴和营销贷款补贴相结合,同时进行了一些必要的调整,增加了“平均作物收入选择方案”等补贴项目.

2013年-2017年,农业政策的基本框架为:取消直接补贴、反周期补贴和平均作物收入选择方案, 专门建立了“累计收入保险计划”,从美国农产品出口量大的实际情况出发,减少和收入的直接支持,而是通过农业收入风险保障计划和作物保险进行较为间接的政策支持.

实施出口茶拍卖存在的问题

我国出口茶拍卖在推进实施过程中,由于存在着行业整体和企业局部的各种因素的制约,一直很难推进.具体表现在:

整体上缺乏统一的引导机制.实施出口茶拍卖交易机制,需要在政府部门、行业组织、出口企业之间形成共识,从整体上进行顶层设计,通过政策法令或管理规则加以引导和协调,但由于牵涉面广、政策性强,推进过程会较为复杂缓慢.其主要原因:一是对“管”和“放”的认识存在偏差,认为既然放了就不能再管的想法占多数.自出口茶放开统一经营以来,对WTO 等国际贸易规则和国内放开经营之间缺乏深度研判和准确理解,缺乏完整的政策定位,没有既与国际贸易规则相融又能促进产业发展的配套政策或规则出台;二是由于我国茶叶在GDP 的比重不高,从政府层面上为茶叶出台政策或管理规则尚有很大的难度;三是管理层,仅寄希望由企业行为来推动,但由于企业力量有限.因此,出口茶拍卖机制的推进实施相当困难.

受企业因素的制约.国内市场各主体包括生产加工企业、外贸出口企业对拍卖,对产业长远发展的作用认识不足,主观上不愿配合或为了企业长远利益而作暂时牺牲,国外进口商为了保护既得利益,不愿意甚至抵制新型交易模式的推进实施.如在没有外力的推动下,交易氛围在短期内很难形成.主要表现在:

来自改变习惯交易方式的困难.我国茶叶外销自发而又简单的交易(对手交易)方式由来已久,买卖双方惯于既成的销售渠道和各自的营销方式开展交易,已成为传统的交易方式和营销观念.行业当中对拍卖不甚熟悉,国内没有成功的先例可比照,对拍卖交易机制对产业带来的积极作用缺乏深层次理解.要将其从传统的贸易方式转向拍卖交易,观念上、习惯上要有较大调整,没有强有力的措施很难改变现有局面.

来自生产、出口企业的阻力.出口企业注重保护自己的客户及成交、质量、数量等信息,主观上不愿意将自己的出口业务放在公共平台上进行交易,既便进入拍卖管道,在短期内会有一定的磨合期和等待时间,对生产企业而言,在库存、资金、成本、用工等方面会有一定的压力.

来自国外进口商的阻力.目前我国出口大宗茶基本处于买方市场,较有实力的进口商在国内设立采购机构,许多订单采取类似于“招标式”下单,企业为抢到订单被动让利,甚至亏本销售.所以,大部分外商已成为我国出口茶叶的既得利益者,不愿意甚至反对进入平台交易.

企业推动力量有限.近年来,中茶拍公司把推进出口茶拍卖作为重点工作在抓,进行了各种形式的针对性探索和尝试.公司的愿景是利用公司现有的平台资源,将销欧盟珠茶作切入点,通过几年的努力,设法把相关经营主体吸引到平台上进行交易.如销欧盟珠茶拍卖交易能成功运行,再进一步延伸到销欧盟眉茶、其它各个品类和各个销售市场,以此推动我国出口茶拍卖.

可行性分析论文范文结:

关于本文可作为相关专业可行性分析论文写作研究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可行性分析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

1、开题报告可行性分析

2、论文可行性分析模板

3、毕业论文可行性分析

4、开题报告的可行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