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内第一名塑相关硕士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与海内第一名塑方面硕士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关于免费海内第一名塑论文范文在这里免费下载与阅读,为您的海内第一名塑相关论文写作提供资料。

海内第一名塑

宋代人擅长玩泥巴,一个叫毕昇的用泥巴捏出了印刷用的活字,一个叫盖忠的用泥巴捏出了一组不朽的传世之作,那就是灵岩寺的宋代彩塑.

“不靠衣着靠传神,神态形象藏灵魂.表象满是传情处,泥像巧妙胜真人.”

这首打油诗,夸赞的就是灵岩寺千佛殿内立的四十尊宋明彩塑罗汉像.这些罗汉像以泥塑成,人物表情丰富,肤色、服饰迥异,匠人以赤、黄、绿等不同的矿物染料进行染色,使其栩栩如生.1922 年,大学者梁启超游历于此,大为惊讶,提笔写下:“题灵岩千佛殿宋罗汉造像:海内第一名塑,民国十一年七月新会梁启超.”梁启超著有《佛学研究十八篇》, 是著名的佛学研究专家,“海内第一名塑”的称号出自他之手,权威性极高.61 年后,1983 年,画家刘海粟来到灵岩寺,也为之震惊,提笔写下:“灵岩名塑,天下第一.有血有肉,活灵活现”.刘海粟是艺术家,他是从艺术的角度,盛赞了灵岩寺的泥塑之美.好友贾新光是一位画家,以画佛教题材油画见长,也多次来灵岩寺研摩这些雕塑,对我说这些罗汉像,彻底改观了他对中国传统雕塑的认知.就我个人而言,也窃以为灵岩寺历史悠久,文底深厚.但其最为珍贵的瑰宝,当属这些罗汉像.

灵岩寺的这些罗汉像到底是什么样,引无数大家如此盛赞?

灵岩寺千佛殿的四十尊彩塑,据考证有二十七尊塑于宋治平三年,原来为三十二尊,存于般舟殿.现在般舟殿已经荒毁,仅存遗址.从遗址上看,般舟殿依陡峭的山体而建,靠近泄洪沟,而方山又是巨大的石块形成的崮,根本不存水,夏天一有大雨,洪水自山上奔腾直下,对大殿是个极大的威胁.寺中现存的元泰定三年(1326 年)的《寿公禅师舍财重建般舟殿记》(《舍财记》)中对此作了证实:

“佛法自汉考明帝西域口至洛阳,楚王英独好之.及其盛也,灵岩乃晋法定禅师东游,选方山.咸康年,成帝兴之初也.至后魏正光年建殿,经今千余载,光明广大,遍照十方,有大利益绵绵者欤.无奈年深岁久,殿宇既漏日风穿,可怜日往月来,圣贤尽仄身雨倒.幸有大施主本寺僧寿公禅师,特运虔诚,施中统宝钞叁千缗,用助大殿缘事,又施宝钞一千五百缗,重修西三门.可谓昔时盛迹,今朝重生,三十二尊镇山罗汉光生,一千余祝寿大塘具备.……时大元泰定三年岁次丙寅三月吉日记.”

这块碑刻于宋郭思《游灵岩记》碑阴.后魏正光年约是公元520 年,此时般舟殿已经建成.从《舍财记》碑中可以看出,灵岩寺僧人寿公禅师,自掏腰包拿出三千缗修了般舟殿,用的是“中统宝钞”.这个中统宝钞是元行的独有的纸币,三千缗即三千贯,一缗为一千文.根据《元史》卷九十三《食货志一·钞法》中的解释,世祖中统元年,开始用丝造交钞,五十辆银子换一千两丝钞;当年十月,双开始造中统元宝钞,面值从十文、二十文、三十文、五十文、一百文、二百文、五百文和一贯文、二贯文不等,其中一贯相当于交钞一两,二贯相当于白银一两.另外还有一两、二两、三两、五两和十两五种绫织银货(币),面值和白银相当.元早年以严格安照白银数量来发行丝币的,依据这样算来寿公老和尚共拿出一千五百两白银来修般舟殿,七百五十两白银来修西三门.这对一个僧人来说确实是了不起的.不管怎么样,这块碑中清楚无误地告诉我们,般舟殿中有“三十二尊罗汉光生”.

济南市文管会、济南市博物馆、长清县灵岩寺文管所于1984 年3 月在《文物》杂志上发表的《山东长清灵岩寺罗汉像的塑制年代及有关问题》中提出四点理由佐证这一观点: 罗汉像和千佛殿其他墙上佛像的比例严重不合理;罗汉像所处的位置不符合视觉常规;罗汉像离背面的墙非常近,近的只有几毫米,这样的距离根本无法对其背部妆銮,但事实上这些罗汉像背部的彩绘也非常完整精美;千佛殿最后一次粉刷是在清嘉庆四年,粉刷留下的白垩粉置于罗汉像之下,说明粉刷在先,等等.他们当时的结论就是千佛殿现存的四十尊罗汉像,其中三十二尊原存于般舟殿中,元致和元年曾加以妆塑,万历十五年德府重修了千佛殿后,与宁海府合资,将没有损坏的二十七尊宋塑罗汉搬至千佛殿,又增塑了十三尊,凑成四十整数.清同治十三年(1874 年)做过妆銮.

1981 年—1982 年胡继高先生主持了灵岩寺彩塑的再次修复工作.这是目前灵岩寺彩塑的最后一次修复.在他们的努力下,灵岩寺的千年彩塑再次焕发了迷人的魅力.尤其是西第十一尊摩诃罗比丘尊者和西第十三尊朗公老和尚.他们在摩诃罗比丘尊者体内发现了一尊同样塑造精美的铁胎,不仅巧妙地取出了该铁胎,同时完美地修复了外面的泥塑;第十三尊寺院创始人朗公和尚,因为坐落在西北角,潮湿阴暗,塑像损坏严重:整个塑像的上半身已向后倾斜,被后人用棍支撑着才未倒塌;它的上肢基本完好,但左手腕及腹前衣着已经断裂,下肢左腿残破,露出了蛀巧的木质胎骨,右大腿部有3 条裂纹,小腿泥层已经有一半脱落,右腿下面的泥塑的衣饰及坐毯坍塌严重……修复组也对其用还用心进行了巧妙的修复,使得朗公的形象,再次鲜活地呈现在世人面前.我们不应该忘记这些名字:山东省考古所毕宝启,济南市文管会王建浩、王昭善,济南市博物馆罗晓南、弥金冬、浦伍正、周群、姜宝宁、周福生、李晓峰,灵岩寺文管所韩云山、董疆平、范春雷、王传昌.

正是这次修复,使他们有了重大的发现,解决了灵岩寺的罗汉像到底塑于哪一年的问题.

话还是从西第十一尊摩诃罗比丘尊者说起.这座塑像高1.56 米,呈坐姿,除左臂有一块9.5×13厘米的残破外,基本保存完好.不过在其腰部以下,右边衣袖也有一条横裂纹.维修人员通过其残发现该尊塑像与其他39 尊不同,其他均为木胎,而这一座里面是一座铁像内胎,而且铁像座上还铸有铭文.维修人员先是用磁铁确定了其内部含铁面积较大,然后用手持X 光机对其进行透视照相,未获成功.之后通过探针法对其进行了九处钻探,确定了泥塑内部的铁胎保存完整、良好.之后维修人员创造性地使用新材料白色打样膏为泥塑翻制了外模,逐步将泥塑从铁塑上剥离,吊出了铁像后对原泥塑进行了拼合、粘接、加固和修复,并进行了补色和做旧处理,使得泥塑完好复原.

剥离出来的铁胎也是一尊铁铸罗汉像,身着袈裟,衣纹简洁流畅.双手合抱于胸前,两眼平视,大耳齐眉,神态安详、庄严.像高1.64 米,端坐于63 厘米高的八角铁座上,像身中空,用生铁一次性铸成,头部却是另外浇铸,可以转动,却无法拔出.面部浇铸时留有两个眼眶,内镶黑色琉璃眼珠,使其目发炫光,亮而有神.铁像嘴唇涂朱,脸上有白色粉彩痕迹,说明此像也曾为彩像,后来脱落了.

铁像座上部边框铸有竖行楷书铭文,每行二三字,隐约可辨“大宋兴德军长清县和平乡天花南管寺侯丘二村,□首□铁铸□罗汉都维□头李宗竺时熙宁三年岁次庚戌孟冬月□日……高氏……汉……官刘……和同高”五十余字.宋熙宁三年是1070 年,而维修人员对泥塑体内的木材进行碳-14 测定和树轮校正对比确定,该泥胎塑于1452 年前后,即明代.

无独有偶,在对西第十三尊塑像即朗公和尚塑像进行修复时,维修人员发现其内胎木板上,有墨书题“齐州临邑盖忠立,治平三,六月”的字样,加上对木板的碳-14 测定及木年轮校正,可以确定这一尊塑像塑于宋治平三年即1066 年.

宋治平三年,历史上发生了几件不同寻常的大事:契丹复改国号为“辽”;宋英宗皇帝为招贤纳士,接受欧阳修的建议,将原来的第一名进士才有面试资格的规定改为前二十名都可面试;同年三月,有慧星现于西方,拖着一条一丈五尺有余的尾巴,势如太白,夜亮如月;当年十一月,英宗突然得病,两个月后即来年正月就驾崩了;之后欧阳修被免职,拜司马光为翰林学士.

同样在治平三年,灵岩寺也开始了一个伟大的创举:一个叫盖忠的人率领工匠们完成了灵岩寺彩塑罗汉的伟大工程,而且还偷偷留下了自己的名字和时间.说是偷偷,是因为在中国古代,工匠的地位是很低下的.《礼记·王制》曰:“凡执技以事上者,不贰事,不移官,出乡不与士齿.”就是说干这一行的,不能换职业,不能为官,不能与“士”交往,所以“塑者不名”是历来的规矩.是什么驱使盖忠冒险写下自己的名字和时间我们无从猜测,但他一定认为这是他的得意之作无可争议.正是他的落款,使得我们知道了这批宋代彩塑制作的确实时间.所以说盖忠是个了不起的工匠.

至此,结合清康熙五十三年净意和尚重修千佛殿,在正梁上发现有“时大明万历十五年岁次丁亥九月初八日德府重修”字样,可以断定,到明万历十五年(1587 年又是万历十五年,著名史学家黄仁宇专门为这一年写了一本书),在经历了260 年风雨后,般舟殿当岌岌可危时,灵岩寺便将其中的保存较好的二十七尊罗汉像悉数搬到千佛殿,又重新补塑了十三尊,形成了现在的四十尊彩塑罗汉像.

灵岩寺这批宋代彩塑,对研究佛教在中国的流变,研究宋代的科技与艺术、文化与思想,以及社会生活都有着极高的价值.

首先,灵岩寺宋代罗汉彩塑,是禅宗在中国的发展和宋代罗汉文化兴起的一个折射.佛教东渐中国之后,历经南北朝的黄金发展期,至隋唐,以天台宗为代表的佛教宗派的形成,正式标志着佛教“中国化”的完成.佛教在中国的几次兴灭,都迫使它与中国传统的儒道文化相结合,禅宗以“外佛内道”而广为中国的知识分子所接受——梁启超在《中国佛法兴衰沿革说略》中谈到:“东晋后,佛法大昌……唐宋以后,儒者始与佛徒哄……唐以后殆无佛学.唐以后何故无佛学也?其内部原因,则禅宗盛行,诸派俱绝……其外部之原因,则儒者方剽窃佛理,自立门户,中上驷咸趋此途,而僧界益乏才.”而中国的佛教各派,无论是天台、华严、禅宗都是轻来世而重现实,避烦缛而重简捷,轻思辨而重实践.禅宗认为,人人皆有佛性,物特皆有佛性,主张“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砍柴担水,无非妙道”,不必遁入空门,在现实中就能得道.这使得禅宗被广大的社会民众广为拥趸,修禅、参禅成为从士大夫阶层到下里巴人广泛进行的行为——苏轼“暂借好诗消永夜,每逢佳处辄参禅”就是最好的写照.说到苏轼,他与苏辙都到过灵岩寺,留有碑刻存于寺中.

与之相呼应的,是罗汉形象的崛起.罗汉的名称最早见于汉末支谦译的《太子瑞应本起经》:“一心之道,谓之罗汉.罗汉者,真人也,声色不能污,荣位不能屈,难动如地,已免忧苦,存亡自在.”丁宝福在《佛学大辞典》(文物出版社,1984 年)这样定义罗汉:“阿罗汉(Archat), 小乘极悟之位名.一译杀贼,杀烦恼贼之意,二译应供,当受人天供养之意,三译不生,永入涅槃不再受生死果报之意.”与东晋之拜维摩诘、北朝之供弥勒佛、唐之奉西方净土不同,至宋代人们尚罗汉.这一方面是因为宋代人相信罗汉是禅宗修行的最高果位,另一方面罗汉不入涅槃,常驻世间,其走下了神坛,形象生动、不受佛经约束,更接受于生活,也就更容易被人所接受.王子云在《中国雕塑史》中说到:“罗汉是禅宗的产物,以达摩为初祖,所以罗汉都是达摩、祖师或尊者一类的人物(人民美术出版社,1988 年,PP218-219).”

唐玄奘翻译的《大阿罗汉难提密多罗所说法住记》中十六罗汉的描述,这是罗汉信仰的依据,后扩展为十八罗汉,后到五百罗汉.宋代罗汉,记载于史书或现存实物的比比皆是,从制作材质上看,铜铸、木雕、金漆的都有,如雍熙元年(984 年)天台山寿昌寺敕造五百一十六躯,咸平—乾兴年间(宋真宗时期,约998—1022 年)僧蕴能之妹“伎巧夫人”严氏于瑞莲山造雕旃檀五百罗汉;北宋汴梁大相国寺三门阁和资圣门各铜铸五百罗汉;大中祥符元年(1008 年)河南辉县白茅寺(今白云寺)造五百罗汉;乾兴年间汴梁开宝寺造五百夹竺漆罗汉;仁宗庆历五年至八年(1045-1048 年)广东曲江南华寺造五百木雕罗汉;宣和二年(1120年)汴梁开宝寺造五百金漆罗汉;同一年河北行唐普造院、四川阆中香成宫等各造五百罗汉……,很多很多,举不胜举.

罗汉文化的兴起,从宗教上讲,是禅宗的产物,是佛教中国化的结果,它代表着佛教文化在中国的巨大变革;从思想上讲,它的兴起标志着人们对庄严肃穆的神的远离,以及对神世俗化的广泛认可,是人性的集体的无意识的觉醒.灵岩寺的二十七尊宋塑中,不仅有达摩祖师这样的梵僧,更有朗公和尚、法定禅师、玉林琇国师、济颠和尚、慧远法师等中国高僧.通过罗汉这一介质,打通了人与神之间的通道——他们是凡人化了的神,也是神化了的凡人.

所以盖忠这些宋代的巧匠们,就没有了亵

海内第一名塑论文范文结:

适合海内第一名塑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相关本科毕业论文,相关海内第一名塑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1、论文第一作者

2、一村一名大学生毕业论文

3、期刊名

4、杂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