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方面有关论文范文集 和王力《古代汉语》教材释疑一则有关论文范文集

该文是关于古代汉语论文范文,为你的论文写作提供相关论文资料参考。

王力《古代汉语》教材释疑一则

摘 要: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教材对《礼记·礼运》“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之“外户”解释为“从外面把门扇合上”.据其文意,当释为“从外面关闭的门”,“外户而不闭”意谓虽有门扇但不必关门闭户.

关键词:王力《古代汉语》;外户;释疑

《礼记·礼运》云:“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对于其中的“外户”一词,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校订重排本)(中华书局1999年)注释说:“外,用如动词.外户,从外面把门扇合上.”许嘉璐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年)也解释说:“外户:从外面合上门扇.外,用如动词.”其它一些教材或《礼记》译注本多有类似的解释.如果按照这样的解释来理解,那么“外户而不闭”就等于是说(人们)从外面把门扇合上而不必用门闩插门.但类似的解释似乎会使人产生疑惑.

不难发现,此文是描绘“大同”社会中人们理想的生活蓝图,由于“天下为公”,所以对他人的奸诈之心就无从生起,盗窃、造反、害人等行为也自然不会发生,因此人们可以安心“外户而不闭”,而不必对他人有所防备.若按如上解释的思路来理解,人们虽然不必用门闩插门,但还是选择“从外面把门扇合上”,意味着人们还是存在私心,还得对他人有所防范.这又如何能鲜明地体现“天下为公”呢?显然这样的说法与文章的原意不相吻合,问题应该出在“外户”一词的理解上.

对于《礼记》中此句,汉代注家郑玄仅有“御风气而已”之语,后人仍难晓“外户”之义.不过唐代孔颖达解释得比较清楚:“‘故外户而不闭’者,扉从外阖也.‘不闭’者,不用关闭之也.重门击柝,本御暴客,既无盗窃乱贼,故户无俟于闭也.但为风尘入寝,故设扉也,无所捍拒,故从外而掩也.”(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孔氏这一训释既显得详尽又富有条理,颇具启发性.其首先阐释“外户”的内涵(“扉从外阖也”),然后解释“不闭”的含义(“不用关闭之也”),接着说明在“大同”社会中“外户而不闭”之原因(因“无盗窃乱贼”,“故户无俟于闭也”),最后又进一步指明在“大同”社会中设置“外户”的唯一功用(既然无需“御暴客”,则仅以防“风尘入寝”,也就是郑玄所谓的“御风气而已”).

具体而言,“外户”即“扉从外阖也”,“户”即“扉”,也就是门扇.由于门扇有朝内开合,亦有朝外开合,故孔颖达补充说明此“扉”是“从外阖也”.可见“外户”之“外”在其中是方位名词用如动词(即“从外阖”义),是具体说明“户”开合之方式.“户”是中心语,“外”只不过是修饰语,所以“外户”实为一偏正式的名词性词组,义即“从外阖之扉”,也就是指“从外面关闭的门”.《辞源》“外户”条即如此解释,《汉语大词典》“外户”条释义亦然,且恰以《礼记》此例为证.中国台湾地区出版的《中文大辞典》援引孔氏“扉从外阖也”以释“外户”,《大辞典》释“外户”为“从外面关闭的大门”,并以此例为证.

换而言之,“外户而不闭”可简略理解为“户而不闭”.以上教材将“外户”中方位名词“外”视如动词本身无误,但却将“户”误作“外”之宾语,将“外户”误解为动宾结构,释义自然会有所偏差.

不难发现,在“外户而不闭”一句中,“外户”是“闭”受事成分,这在其它文献中也可以找到依据.如:“故周明堂外户不闭,示天下不藏也.”(《吕氏春秋·慎大览》)“当此之时,辂之邻里,外户不闭,无相偷窃者.”(《三国志·魏志·管辂传》)

必须指出的是,上述用例中“外户不闭”等语句与《礼记》“外户而不闭”虽然仅是一个连词之差,但毕竟有所不同.从文意角度而言,“外户不闭”仅有“不闭外户”这一层内涵,但“外户而不闭”中“而”字之转折意味较为明显,因此“外户而不闭”实际上包含着“(虽设)外户而不闭(外户)”这一双层内涵,所以此句的意思应该是说:人们虽然设置了(从外面关闭的)门扇,但不必关门闭户(因为“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如此解释方能说明人们没有私心,从而真正体现“天下为公”这一美好蓝图.

(作者单位:安徽省蚌埠学院文学与教育学院)

[责编崔达送]

古代汉语论文范文结:

关于本文可作为古代汉语方面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古代汉语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论文写作参考文献下载。

1、古代汉语论文

2、古代文学论文选题

3、汉语国际教育论文题目

4、古代文学论文

5、古代文学毕业论文选题

6、汉语国际教育毕业论文选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