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角度硕士论文范文 跟谈教师叙述角度的选择以《故都的秋》为例相关硕士论文范文

这篇角度论文范文为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可用于相关写作参考。

谈教师叙述角度的选择以《故都的秋》为例

马绪霞 / 安徽省临泉县第二中学

沈松怀 / 安徽省阜阳市教科所

在课堂教学中,语文教师充当的角色是叙述者,语文教师上的每一节课基本上都是转述别人的作品.同一个作品,由于叙述者身份、学识不同,选择的角度不同,那么叙述的效果自然就千差万别.

对一篇文章的解读,一个好的叙述角度能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探究的、思维的火花,同时也是语文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艺术在优化教学过程中的体现.于漪曾说:老师对教材解读的深度和宽度往往决定了教学的高度,文本解读程度的高低,决定了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也就决定了指导学生的练眼力、练脑力练到什么程度.叙述角度恰恰是打开教材解读大门的钥匙,好的叙述角度给人的感受应该类似“豁然开朗”“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的心旷神怡.教学时,除了考虑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外,我考虑更多的是,针对这个文本,如何叙述才能更好地介绍这个作品,通过什么样的叙述角度,才能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走进新的作品.下面以《故都的秋》为例,谈谈我选择叙述角度的思路.

《故都的秋》,这篇文章与中学生的情感经验有一定的距离,也可能存在着一定的审美误差.根据以前的教学经验,我知道有一部分学生凭直觉能感到这篇文章“好”,但是说不清好在哪里,许多学生读后的感觉是“很一般”,也有人觉得“不太好”,但是出于对郁达夫的景仰而不敢说“不好”.他们觉得这就是一篇普通的写景物的散文,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写景名篇很多,不明白为什么要把这样的文章选到课本中来.学生对这篇经典文章的情感距离让我一直思索,从哪里开始叙述才能让学生理解这篇文章,而且达到朱自清说的那样:欣赏文学作品,明白作者为什么这样写,体会为什么只能这样写.

首先看《故都的秋》,这是一篇写景散文,孤立地看这篇文章,它的特点并不是很明显,如果找一篇类似的文章比较阅读,就能发现其特点.一般来说,只有当熟悉的事物与“文本”有了链接,学生才会利用已有的知识去主动地、深入地了解未知的新内容,才会对之产生兴趣,才能对文本中的事、物、情真正产生共鸣.在这个过程中,我挑选出老舍在《一些印象》中所描写的“济南的秋天”与《故都的秋》进行比较阅读,从差异性和矛盾性中找出《故都的秋》独有的特点.

在“济南的秋天”中,老舍称赞了秋天的“清”,秋天的“静”,以此为主线构成了秋天的“诗意”:

济南的秋天是诗境的,设若你的幻想中有个中古的老城,有睡着了的大城楼,有狭窄的古石路,有宽厚的石城墙,环城流着一道清溪,倒映着山影,岸上蹲着个红袍绿裤的小妞儿,你的幻想中要是这么个境界,那便是济南.设若你幻想不出——许多人是不会幻想的——请你到济南来吧.

而郁达夫这样开头:

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的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老舍笔下的秋天是诗境的,是山清水秀和天蓝地暖的.通览全文,老舍也表现了济南的秋天的“清与静”,但是郁达夫的秋天又比老舍多了一个“悲凉”.对于文章的“清”“静”学生比较好理解,但是怎么理解“悲凉”呢?郁达夫把“悲凉”当作美,这是中学生经验里很少有的.作者在开篇用“悲凉”概括出故都的秋的特点,而在下文中,写了落叶、漏下来的日光、秋蝉、秋雨等景物,把这种“悲凉”用一连串的景物加以强调,可见郁达夫显然有意把秋的悲凉作为美来欣赏.

那么,秋天的悲凉为什么是美的?又如何让学生理解秋天的“悲凉”?北平的秋天有西山的红叶、公园的菊花,但是,作者所选中的公园,不是游人多的地方,而是比较幽静的陶然亭,喜欢的是那平淡得只剩下了影子的柳条,西山的虫唱,潭柘寺的钟声,驯鸽的扑翅声,秋蝉的残声,作者似乎更加偏爱后两者,认为这才是北平秋天的代表性声音.作者写青天下驯鸽的扑翅声,这声音在“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中回荡,让人产生一种高远清旷之感,同时也衬托得天空更加高远,声音也显得更加清晰.正如“鸟鸣山更幽”的以动衬静,秋天的清静在这里凸显出来.“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更是北国的特产”,秋蝉的声音是“衰弱”的,是“残声”,衰弱的蝉声极其细微,却能被作者听到,说明环境的幽静、悲凉.同时,秋蝉那衰弱的蝉声鸣唱着清静悲凉,预示着即将消逝的生命,让人不禁觉得秋意的萧索.在大城市中,没有宁静的心情是感觉不到这种境界之美的.文章中说“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象喇叭似的牵牛花”“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教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 这里的“破屋”“破壁腰”“疏疏落落的尖细”的描述没有美感,但是作者悠静的审美心理,精细的审美眼光,自得其乐地欣赏故都的秋景,从平民的社会生活和个人生活的角度,用平民化的视角去欣赏美景,让人感到亲切自然.从这里可以感到,郁达夫所营造的故都之美超越了大都市的喧嚣,更具乡野的宁静和自然的境界.

老舍笔下的秋天是“轻轻的抹上一层各色俱全而全是淡美的色道儿”“象诗一样的温柔;这便是济南的秋”.郁达夫不像老舍那样去欣赏欣欣向荣的自然景观,相反,他欣赏的是残败的生命,如“落蕊的柔软”“扫帚丝纹的细腻”“这秋蝉的嘶叫,在北平可和蟋蟀耗子一样,简直像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这里的“落蕊的柔软”“扫帚丝纹的细腻”给人以质感,增加了触摸感.特别是文章中把“秋蝉” 声和“耗子”声作比,“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耗子”在这里也变成赏心悦目的对象,这应该是该文学作品中独有的,或许能够看出,作者不因世俗而改变欣赏美的角度,凡是属于生命的都有它自身存在的价值,表现了对每一个生命的尊重.

看文中对枣子的描写:

像橄榄又像鸽蛋似的这枣子颗儿,在小椭圆形的细叶中间,显出淡绿微黄的颜色的时候,正是秋的全盛时期,等枣树叶落,枣子红完,西北风就要起来了,北方便是尘沙灰土的世界,只有这枣子,柿子,葡萄,成熟到分的七八月之交,是北国的清秋的佳日.

这一段以枣子颜色的变化来写季节变化的特征,从时间变动的角度描绘色彩.枣子由淡绿到微黄再到红完,是由生涩到成熟再到熟透的过程,这红透的枣子不就意味着生命的终结吗?在“北国的清秋的佳日”来终结生命,给终结者增加了绚丽的悲凉之美.作者用细腻的笔尖触摸那生命的衰败,触碰生命的消亡,表现在萧索、清静、悲凉的秋的“佳日”中生命衰亡的美好,这里对生命周期的沉思,是何等的诗意,也是一种对生命的至尚感受.

学生曾经学过一些关于秋天的诗句,如马致远《天净沙》“断肠人在天涯”,柳永的“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杜甫的“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还有俗语“秋风秋雨愁煞人”.这些是把“秋愁”当作一种人生的悲苦来抒写的.但在郁达夫的《故都的秋》中,传统的悲秋主题有了一点小小的变化,那就是感受到自然的更替,日月的变幻,秋天的悲凉以及秋天带来的死亡,作者沉浸在其中,却并不是什么悲苦,而是一种人生的享受,感受秋的衰败和死亡是人生的一种高雅的境界.

通过这样的分析,我以“悲凉”作为叙述角度,但是这个“悲凉”绝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悲秋”,而是包含了对生命的思考,一种对生命的尊重,一种直面生命衰败的气度.教学中,通过对叙述角度的强调,能引导学生从传统的审美思维定势中走出,学会辩证地看待“悲凉”之内涵.

角度论文范文结:

关于角度方面的的相关大学硕士和相关本科毕业论文以及相关角度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