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鱼化石类在职毕业论文范文 跟世界杰出女科学家张弥曼:揭开古鱼化石背后的谜团类函授毕业论文范文

这是一篇与鱼化石论文范文相关的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资料,为你的论文写作提供参考。

世界杰出女科学家张弥曼:揭开古鱼化石背后的谜团

3月22日,82岁的古生物学家张弥曼在巴黎摘取了“世界杰出女科学家奖”.该奖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与欧莱雅基金会于1998年设立,每年授予全球五位为科学进步做出卓越贡献的女性.颁奖词称,“她开创性的工作为水生脊椎动物向陆地演化提供了化石证据.”

爱上了鱼

张弥曼,原籍浙江嵊县,1936年4月出生于南京,后随父母辗转江西.

张弥曼是新中国培养的第一批地质大学生,后被选拔赴莫斯科大学学习古生物学,从此踏入生命演化“失落的世界”——包括人在内的四足动物起源过程.

1953年,17岁的张弥曼响应国家“地质报国”的号召,放弃学医理想,考入北京地质学院.彼时,中国地质科学有了许多国外回来,或从西南联大毕业的老师,但很缺学生.“大家心中真的有一股热血.”她说,那一届单女生就有200名,毕业后多去了艰苦地区搞地质勘探.

与此同时,中国科学界积极培养“新鲜血液”.1955年,张弥曼被送到莫斯科大学学习古生物学.但是,这位地质学专业的学生,完全不知道该学哪类古生物.

“学鱼!”当时在苏联访问的鱼类学家伍献文先生建议张弥曼.

1960年,张弥曼回国,进入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工作,开始了她的寻“鱼”生涯.年轻时每年约有三个月,她都随地质勘探队在荒野采集化石.“野外勘探是基本功,再远我也能走下来,而且不比任何人慢.”

那时,野外勘探基本靠腿,一天步行20公里,是家常便饭,很多时候只能投宿老乡家,或在村里祠堂的戏台上过夜.由于消耗太大,地质队员们都如“饿鬼”一般.有一次,恰逢中秋节,队里发了一斤米饭,一斤烙饼,张弥曼竟就着酱豆腐一扫而空,创下“个人纪录”.

“每次身上都带着虱子,回家进门前要先把衣服煮一遍.”回想起这些,张弥曼眼中绽放快乐的光彩,“那时候,衣服没有化纤,确实经煮.换成现在,放进开水锅恐怕就捞不出整件的衣服来了.”

“我是一个幸运的人,总是能遇到好老师.”她说,“伍老当年的一句话定了我的‘终身’,但谁说媒妁之言的婚姻就一定会不幸福呢?”

为纪念伍献文先生,2008年,张弥曼将在柴达木盆地发现的一种奇特鱼化石命名为“伍氏献文鱼”.

“不睡觉”的中国女人

约4.3亿年前到4亿年前,云南东部还是一片处于赤道附近的热带浅海.海里陆续“游”出了包括晨晓弥曼鱼、斑鳞鱼、杨氏鱼、奇异鱼、全颌鱼、麒麟鱼在内的“明星物种”,谱写了鱼类从海洋向陆地演化的关键篇章.

“晨晓弥曼鱼”的命名者、古鱼类专家朱敏说:“它是献给我的老师、中国肉鳍鱼类研究的开拓者张弥曼女士最好的礼物.”

在生命“进化树”上,人类属于四足动物.大约在3.8亿年前,肉鳍鱼类登上陆地,演化出了四足动物.但哪一种肉鳍鱼类,才是人和鱼的最近共同祖先呢?数百年间,这个“谜”在古生物学界悬而未决.

1980年张弥曼访学瑞典自然历史博物馆,看到瑞典学派代表人物雅尔维克用25年时间还原的肉鳍鱼化石.震撼之余,她决心用最短时间“追赶”上去.那时,没有CT扫描技术,想从内到外“看清”微小的鱼化石,需要一种极为复杂的连续磨片及腊制模型方法.

张弥曼还原的是云南曲靖的杨氏鱼.它的颅骨化石只有2.8厘米长,张弥曼需要先磨掉极微小的一块,在显微镜下画出切面图,直到整块化石完全磨完为止.

渐渐地,博物馆里的人都知道这个中国女人“不睡觉”.于是,有人给她搬来躺椅;有人在她桌上放一束鲜花,以表达敬意.就这样,她仅用两年完成了这项研究.

直到1995年,世界古生物学界才普遍认同她的观点,肉鳍鱼类起源的中心地区也逐渐从欧洲和北美转向了中国云南曲靖.

“越来越多的鱼化石显示,鱼类登陆这一关键环节就发生在中国云南.”朱敏说“.而张先生是这一大发现的开拓者.”

她准确提出石油的成油地质时代

上世纪初,由于勘探技术的落后,中国的石油大部分依靠进口,石油资源很少被发掘,中国还被西方地质学者称为“贫油国”.中国要开采自己的石油,并且迫在眉睫.

在大庆油田开发之初,刚参加工作的张弥曼根据地层中的化石样本,准确提出石油的成油地质时代,为地质专家在寻找油层时提供了科学依据.此后,随着大庆油田里第一股石油从地下汩汩而出,张弥曼的观点也随之被证明并引起轰动.

胜利油田开发时,张弥曼发现海洋曾经覆盖那一区域两次,因而成油地质时代也会与普通油田有所不同,这一观点又为胜利油田的顺利开发提供了条件.

抽掉“踏脚板”

在“十年动乱”期间,张弥曼被送到农村改造,她坦然面对,退掉城里的房子,做好了一辈子回不来的准备.“我本来就是从农民中来的,回到农村又怎样呢?”

张弥曼的丈夫是她莫斯科大学的同学,学物理,回国后去了戈壁滩,搞和氢弹研究.女儿出生一个月,张弥曼就送她去了上海外婆家.从此,一家三口分隔三地多年.女儿十岁时,她才将其接回自己身边.

“我们这一代人,自己的事情都是可以牺牲的.”她感慨地说,不管是科学研究,还是工作都抱着一颗“公心”.在她看来,古生物学的“公心”就是“不到死就要抱着化石不撒手”.

张弥曼在科研中是有勇气抽掉自己“踏脚板”的人.上世纪90年代初,她把炙手可热的“金矿”——泥盆纪鱼类研究,移交给了朱敏等年轻人,转而研究很多人不屑的新生代鲤科鱼类化石.彼时,六七十岁的她,去过青海、新疆野外勘探.她说:“年轻人做得比我好.”

鲤科鱼类化石分布广、比较常见,很难在短时间内发表高质量的论文.她说:“我不是没有思想斗争.但是没有寂寞、枯燥的基础工作,怎么会有真正的大发现?”

有人不明白:对古鱼类的研究跟今人生活有何关系呢?张弥曼说,没有直接关系.但这个研究能帮我们认识生物演化,而关于生物演化的科普能激发孩子们逻辑思维的萌芽,“这些对于地球和人类的未来很重要.” (本报综合)

鱼化石论文范文结:

适合鱼化石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相关本科毕业论文,相关鱼化石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