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姆雷特方面论文范文素材 和关联理论视角下哈姆雷特话语语用模糊探析类学术论文怎么写

此文是一篇哈姆雷特论文范文,为你的毕业论文写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关联理论视角下哈姆雷特话语语用模糊探析

[摘 要]戏剧对话往往是一种超越了字面意义的表达,剧中人物常使用不明确的话语传达多种话语之意,作家借以达到人物刻画和推进剧情跌宕发展的目的,因此,语用模糊在戏剧创作中是使用频率极高、效果显著的会话策略.本文以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之一《哈姆雷特》为语料,在关联理论的框架下探讨该剧主人公话语的语用模糊现象并加以分析.

[关键词]关联理论;主人公话语;语用模糊

中图分类号:H0-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610(2016)4-0007-01

一、引言

关联理论是由法国认知心理学家Dan Sperber和英国语言学家Deirdre Wilson在其合著的《关联性:交际与认知》一书中系统提出来的,它关注的核心是交际与认知.关联理论认为语言交际是一种认知→推理的互明过程,每个明示交际行为都自动传递相关性假设,这种关联性是理解话语的理据.语用模糊指的是说话人在特定语境或上下文中使用不确定的、模糊的或间接的话语向听话人同时表达数种言外行为或言外之意这类现象,它可以是由说话者引发的,也可以是听话人带有某种目的或受到一定语境因素影响产生的,除此之外,言语本身的不确定性在一定语境中也会引发语用模糊.关联理论中的“明示”和语用模糊的“模糊”并不是冲突的,关联理论认为交际的“明示”过程,并不是指说话人把自己的交际意图直接告诉听话人,而是说话人向听话人明确显示自己有明确表示某种意图的一种行为;语用模糊则是在实际交际中用不确定的言外之意或言外行为传递这种真实的交际意图,因此,无论是“明示”,还是“模糊”都是服务于特定的交际目的.语用模糊作为一种交际策略,不仅出现在日常谈话中,也是文学作品创作的一种常用形式.本文将从关联理论视角对经典剧本《哈姆雷特》主人公话语的语用模糊进行分析.

二、《哈姆雷特》主人公话语语用模糊分析

(一)多重语用模糊

多重语用模糊即说话人在一话语中对不同的听话人表达不同的言外行为.第三幕的第一场,哈姆雷特和恋人奥菲利亚“巧遇”.

哈姆雷特:“我也知道你们会怎样涂脂抹粉,上帝给了你们一张脸,你们又替自己造了一张.你们烟行媚视,淫声浪气,替上帝造下的生物乱取名字,卖弄你们不懂事的.”

(朱生豪,2014:157)

表面看来,这番狠毒不义的话是说给奥菲利亚听的,但从关联理论视角下的明示进行推理:哈姆雷特真正要将这番话传递给的是躲在暗中偷窥的国王和波格涅斯.从刚发现奥菲利亚一人看书时哈姆雷特称呼她为“美丽的奥菲利亚!——女神”到最初的问候,哈姆雷特的话语是对待恋人的正常态度,但当奥菲利亚当场要送还自己曾赠与的东西,哈姆雷特对这样的偶遇怀疑了.之后,“我们都是些十足的坏人;一个也不要相信我们.进尼姑庵去吧.你的父亲呢?”最后询问的明示中,我们可以推理:哈姆雷特知晓了国王和恋人父亲的暗中监视,面对强大的敌人,王子只能暗示恋人:她的周周危险重重.用刻薄的话语伤害奥菲利亚实则是向对手传递一个言外之意——自己因爱生恨发疯了.只是向来单纯的奥菲利亚并没有从这些话语中找到关联性,得出正确的推理,只是坚定不移认定自己的恋人发了疯并为此痛苦不已.

(二)双重语用模糊

双重语用模糊指一话语对同一位听话人表达两个或两个以上,有时甚至是截然相反的言外之意.第三幕第四场皇后的寝宫.

哈姆雷特:“这是两个兄弟的肖像.你看这一个的相貌多么高雅优美:太阳神的鬈发,天神的前额,像战神一样威风凛凛的眼睛,他降落在高吻苍穹的山巅的神使一样矫健的姿态;这一个完善卓越的仪表,真像每一个天神都曾在那上面打下印记,向世间证明这是一个男子的典型,这是你从前的丈夫.现在你再看这一个:这是你现在的丈夫,像一株霉烂的禾穗,损害了他的健硕的兄弟.”(朱生豪,2014:207)

哈姆雷特因为母亲很快嫁给了弑父的仇人,对自己的母亲一直是一种冷嘲热讽的态度,在这一幕中更是将仇恨的烈焰喷溅在嫁给杀父仇人的母亲身上.这段话语通过对自己父亲和叔父的外貌相比责备母亲的薄情.在这番激烈的言辞责备中,哈姆雷特用了一个大有深意的典故“像一株霉烂的禾穗损害了他的健硕的兄弟”.这一典故所载的是约瑟为法老解梦一节中埃及法老的梦:“我又梦见一棵麦子,长了七个穗子,又饱满又佳美,随后又长了七个穗子,枯槁细弱,被东风吹焦了.这些细弱的穗子吞了那七个佳美的穗子.”如此,

(下转71页)

(上接7页)

“像一株霉烂的禾穗损害了他的健硕的兄弟”话语就是向母亲传递责备之外的另一重言外之意,即告知母亲自己已认定杀害父亲的凶手是新王——自己的叔父,自己一定会报仇的.

(三)语篇性语用模糊

该语用模糊是在语篇层面而不是话语层面上,听话人很难辨明说话人的真实意图,说话人的言外之意随着话语的展开逐渐明晰.第二幕第二场,新国王和王后想知道哈姆雷特为什么发疯了,愚蠢的波格涅斯认为王子的发疯是因为爱情,他亲自去找哈姆雷特试图证明这一点.

波格涅斯:“您认识我吗,殿下?”

哈姆雷特:“认识认识,你是一个卖鱼的贩子.”

……

波格涅斯:“…您在读些什么,殿下?”

哈姆雷特:“都是些空话,空话,空话.”

波格涅斯:“讲的是什么事,殿下?”

哈姆雷特:“谁同谁的什么事?”

……

波格涅斯:“…您要走进里边去吗,殿下?别让风吹着!”

哈姆雷特:“走进我的坟墓里去!”

波格涅斯:“……殿下,我要向您告别了.”

哈姆雷特:“先生,那是再好没有的事;但愿我也能够向我的生命告别,但愿我也能够向我的生命告别.”

(朱生豪,2014:115,117)

这些话语乍听之下毫不相关,一派疯话,然而对处于逐渐变化环境中的受话人读者而言,话语的言外之意却逐渐明晰.哈姆雷特将波格涅斯类比成鱼贩子,因为他们都具有不诚实的特点.看似相互无关联的阳光、死狗、腐肉和波格涅斯的女儿其实也具有很强的相关性,死狗和腐肉在阳光下会生蛆,波格涅斯的女儿在阳光下——即了解真相后会有想法.重复使用“空话”的含混回答是对波格涅斯问题回答的逃避,而“谁与谁的事”又将岔开话题的波格涅斯引回到了他们俩之间的冲突上.这些话语的言外之意相互作用,都向作为受话人的观众传递着这个语篇的言外之意:哈姆雷特的话语很有逻辑性,是高度关联的,哈姆雷特没有疯.他控制着这个对话,他对波格涅斯进行了无情的嘲讽和戏弄,但认知语境有限的波格涅斯是听不出嘲讽的,以为哈姆雷特是在说疯话.对话末尾提到的“坟墓”和“向生命告别”这些有关生死意象的反复提及给观众在之前的认知基础之上提供了一个更大的语境效果:哈姆雷特知道父亲是被叔父害死的,他一定会为父报仇,除非自己死了.

三、结语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这种有意识的在关联理论框架下运用语用模糊是戏剧创作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它的巧妙使用可以帮助塑造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刻画人物复杂的心理,彰显人物独特的个性、揭示人物错综复杂的关系、烘托环境气氛、推进故事情节的层层发展.精心构思的语用模糊有助于读者发挥主观能动性,玩味琢磨说话人的言外之意,借以成功取得特殊的艺术效果.

【参考文献】

[1]何自然.再论语用模糊[J].外国语,2000(1).

[2]胡乃杰.关联理论视角下的语用模糊[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0(2).

[3]俞东明,左进.语用模糊、会话策略与戏剧人物刻画[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4(5).

[4]朱生豪译.哈姆雷特[M].上海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4.

哈姆雷特论文范文结:

关于对写作哈姆雷特论文范文与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相关本科毕业论文哈姆雷特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下载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