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理想国方面毕业论文提纲范文 跟柏拉图《理想国》中的灵魂学说类硕士学位毕业论文范文

该文是关于理想国论文范文,为你的论文写作提供相关论文资料参考。

柏拉图《理想国》中的灵魂学说

■蔡韬/党校研究生院

摘 要:《理想国》是柏拉图在思想成熟的中期写下的最著名的一部代表作,也是他的思想从早期,中期至晚期演进中的承前启后之作.在《理想国》中,柏拉图进一步发展了早期的灵魂学说,并将对于灵魂的分析与理想城邦的构建勾连起来.本文将结合《理想国》以及《斐德罗篇》的文本,从灵魂的构成、灵魂的功能以及灵魂与政制的关系三个方面对柏拉图《理想国》中的灵魂学说进行论述.

关键词:柏拉图理念论灵魂学说政制

苏格拉底再起学说中首先赋予了灵魂认识论的含义.柏拉图继承了苏格拉底对于灵魂的关注,对灵魂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和阐述.柏拉图的灵魂学说与其理念论、政治哲学以及认识论具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在其哲学体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本文将以《理想国》文本为主,对其中关于灵魂学说的论述进行分析.

一、灵魂的结构

在《理想国》的第四章中,柏拉图集中探讨了灵魂的三个组成部分,即“”,“”,“理性”.理性是人们进行思维活动的部分,在理想城邦中相当于统治者的身份.理性追求关于真实的存在(理念)的知识,因此,其与美德中的“智慧”相对应.“”则是灵魂中与喜怒等情感相关的情绪,在城邦中相当于护国者(辅助者).追求荣誉和胜利,因此其与美德中的“勇敢”相对应.“”从本性上来说是偏向于“理性”的,但也可能被“”所支配.“”则是灵魂中最低劣的部分,它与人的和需求相联系,它是人们用以感受爱、饿、渴等等物欲之骚动.“”对应于城邦中的劳动者阶级.然而,柏拉图并未明确指出“”部分与“节制”具有明确的对应关系.柏拉图指出,“勇敢和智慧是由于存在于国家的不同部分中而使得国家成为勇敢的和智慧的”,而节制则是“贯穿于全体公民”,节制是处于不同等级的人在谁应当统治和谁应当被统治的问题表现出的协调一致.由此可见,柏拉图所指的“节制”并非是仅限于劳动者的美德,而是全体城邦成员在统治和被统治的问题上达成的协调一致.对此,黑格尔认为,尽管节制是普遍性的美德,但是其最适合于劳动阶级:首先,尽管“劳动是局限在个别事物上的一种活动,而个别事物是要回复到普遍的,是为了普遍而存在的.”即劳动的对象虽然是个别事物,但是其服务的对象乃是城邦这一普遍物,因此最终将由个别返回到普遍;其次,劳动者阶级的灵魂中协调的程度最低,因此最需要节制促使其达到协调的状态.

柏拉图认为,在灵魂的三个部分中,“理性”部分的地位最高,“”位居其次,而占据灵魂最大部分“”则是最低等的.灵魂的灵魂中三个部分的关系与城邦中三个阶级的关系是相对应的,“理性”应作为灵魂的管理者,“”是“理性”的辅助者,而“”与“理性”则是相对立的,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和“理性”之间的对立代表了现象世界与理念世界之间的对立,因为“”追求的是处于变化不居的现象世界中的物质对象,而“理性”追求的则是那些处于永恒不变的理念世界中的理念.在一个人的灵魂中,倘若“”取得了主导地位,那么这个人的生活将会杂乱无序,与野兽无异,相反,如果它的“理性”部分占主导地位,那么这个人就会过上追求善的理念的最高尚的生活.柏拉图认为,真实的正义并不在于城邦成员各司其职,而在于灵魂的各个组成部分互不干涉,处于和谐有序的状态.换句话说,只有当理性能够与一道控制时,灵魂才能变成一个有节制而和谐的整体,而此时,人才能达到真正的正义.

二、灵魂的功能

柏拉图在《斐德罗篇》中提出了“灵魂回忆说”.灵魂回忆说成立的前提是灵魂不朽,柏拉图认为,灵魂是自动的,而永远自动的事物都是不朽的.因为它自己是自己的动力,既不需要他物创生,也不能被毁灭,与之相反,那些需要其他事物推动的事物都是有生灭的,非永恒的.随后柏拉图将灵魂比喻为两匹飞马和一个驭手的组合,人类灵魂的驭手驾驭着两匹马,一匹是良种马,一匹是劣种马.驭手代表着灵魂中理性的部分,它试图控制非理性的部分,而良种马和劣等马则分别代表(意志)和.在人类的灵魂向理念世界上升的过程中,良种马由羞耻之心,温驯自律,只需要对它加以劝导便能驾驭;而劣种马中桀骜不驯,追求感官快乐,若任其胡作非为则会使得灵魂下坠.若驭手能力高超,便能够使得灵魂扶摇直上,与居住在上界的诸神一道看见那事物的本体,即真善美的理念,若驭手技术不佳,灵魂便只能窥见本体的一部分就坠回地面,与肉体结合,成为各种层次各不相同的人物.每个人的灵魂,都天然地关照过真实界,否则便无法成为人.在尘世间,当人的感官捕捉到真实的事物是在世间的摹本时,人对于前世在理念世界所看到的真实本体的回忆便被唤醒,而这也会使得人灵魂的羽翼重获力量,能够再次向理念世界飞升.而人的感官中最敏锐的便是视觉,因此当情人在看到爱人身上的“美”本身的仿影时,便会回想起在上界看到的“美”的本体,便会进入一种兴奋紧张的迷狂状态,这便是爱若斯(Eros).而情人和爱人之间的爱情关系,也是由灵魂中三个部分的关系决定的.若灵魂中的理性部分(驭手)和(良种马)经过努力成功控制(劣种马),情人对爱人会产生一种虔敬的感情,也使得他自己灵魂上失去活力的羽毛重新受到滋养.情人试图将前世灵魂在上界所崇敬之神所拥有的品格灌输到爱人的灵魂中,使得爱人更加完美,更加接近神明.这种情况下,情人和爱人之间便过着有纪律且符合哲学要求的生活,他们去世之时,灵魂便会再次飞升,前往理念世界.而对于理性部分不占主导对位的情侣来说,他们的灵魂往往是和两部分在争夺主导权,他们经常沉溺于肉欲所带来的快乐当中.当他们去世后,他们的灵魂尽管也可以离开身体,但仍需要很长时间的修行才能向上界上升.

在《理想国》中,柏拉图进一步发展了关于灵魂认识能力的理论.面对城邦日益沦丧的道德状况,柏拉图提出需要长期培养灵魂追求真善美的能力.因此,柏拉图提出了“心灵转向说”,即使得灵魂不再关注变化不居的现象世界,转而关注最高的至善的理念.柏拉图认为,灵魂本身便具理性能力(视力),而这种理性能力的来源便是至善的理念,因为至善的理念不但使得知识的对象具有真理,同时也赋予知识的主体认识的能力.然而,这种理性能力本身却时常指向错误的方向,因此,需要通过一系列的过程,才能使得灵魂转向善的理念.柏拉图在此提出了灵魂认知的四个阶段:即想象、信念、理智、理性.

柏拉图使用了著名“线喻”来详细阐释灵魂认知的四个阶段.柏拉图将认识的过程比作一条线段,他首先将线段一分为二,代表可见世界和可知世界,接着在两个世界中再分别划分出两个部分,这样就根据各个部分之间真实性的程度划分出四个等级:最低的等级是“想象”,它认识的对象是可见世界中的“影像”,即自然物或人造物在阳光下显现出的阴影,在镜子或水面上映射出来的图像或者与以上二者类似的东西;处于第三个等级是“信念”,其认识对象是实物,即一切自然界的事物和人造物;第二个等级是理智,其认识的对象是可知世界中的数理对象,而数理对象具有两个特点:(1)对它们的研究无法由假设上升到原理,而只能由假设下降到结论.例如,在研究几何学算学知识时,需要先对偶数、奇数、各种图形等等东西先进行定义,才能通过推演得出结论,而这些定义本身是无法获得确证的.(2)在研究过程中,用实物(如图形)作为影像来表示不可见的实物的理念,如要画出正方形或者写出数字,以摹仿的手段来表示世纪上不可见的“三角形”和“数”的理念;而处于最高等级的便是“理性”,理性认识的对象是哲理理念本身,它是“逻各斯本身凭着辩证的力量所达到的那种知识”.而在这里,假设不再发挥原理的作用,而只是作为上升到绝对原理的起点,在到达绝对原理后,可以用绝对原理推导出一系列与之相关的知识,并最终下降到结论.辩证的力量在上升的过程中完全摆脱了感性事物的束缚,由一个理念推进到另一个理念,并且最终以理念为结果.

三、灵魂与政制的关系

柏拉图在《理想国》的第八和第九卷比较研究了理想城邦的“贤人政制”和希腊城邦中存在的四种政制,分析了五种政制的演变关系.柏拉图认为,五种政治制度,按照其优劣依次排列应为贤人政制、荣誉政制、寡头政制、政制和僭主政制.柏拉图主张国家所采取的政治制度是由其伦理状况所决定的,同时它和其社会成员的灵魂状态间存在着对应的关系.

贤人政制中,社会成员都只从事最适合自身本性的职业.城邦通过一系列考察手段遴选出富有哲思且精通政治的“哲学王”担任执政者,建立起以正义、智慧、勇敢、节制等美德为伦理基础和以善为最高目的的政治和社会体制,实行合理的对内和对外政策,谋求城邦的整体幸福;在护国者阶级中,实行财产共有和妇女、子女共有,而各阶级的后代则根据其灵魂的层次上动.贤人政制对应于“善者和正义者”,即以追求完整的至善的理念为目标的人.因此,与贤人政制所对应的灵魂类型,就是理性统御和的灵魂.

尽管贤人政制十分完美,但柏拉图认为一切有产生的事物必有灭亡,因此贤人政制最终也将解体.贤人政制解体的原因在于护卫者搞错了有利于生育的日期,导致新生儿在躯体和灵魂上都并非最优,同时对于新生儿又未给予好的教养,导致从新生儿中挑选出的统治者失去了分辨不同的禀赋的能力,使得灵魂层次不同的人混杂起来,这最终在统治集团内部造成分歧.拥有铜铁灵魂的人将趋向于追求私利,而拥有金银灵魂的人则追求善的理念,二者相互斗争,然后取得某种妥协,他们将土地、房屋据为私有,把原来的劳动者变为边民和奴隶.在荣誉政制中,统治者由勇敢单纯者担任,他们爱好财富,轻视文艺教育而偏重体育教育.荣誉政制是一种善恶混杂的政治,而其所对应的灵魂也是一种处于折中状态的灵魂,这一灵魂本性并不恶劣,但同时受到智慧者和逐利者的影响.在其中,理性与和都未能完全获得主导权,因此灵魂时而由理性控制,时而由被和所左右.

随着私有制的发展,统治集团的成员获得大量财富,并且变得愈发贪财,这也使得他们愈加瞧不起善德,因为道德和财富总是呈反比的.爱荣誉的人变成了爱钱财的人,并且成了城邦中的少数统治者,形成了寡头政制.寡头政制中以财产作为衡量治国能力的标准,因此统治者必然为富人阶级,然而富人未必具有治国理政的能力,这就使得国家有灭亡的危险.其次,由于财富分布极度不均,城邦将分化为富人集团和穷人集团两个集团,两个集团相互争斗.当需要进行战争时,数量上占少数的统治者需要武装占人口大多数的人民,然而统治者对于人民的恐惧程度比其对于敌人的恐惧程度要更高.因此寡头政体的城邦难以进行战争.柏拉图认为,寡头制最大的问题在于允许产业买卖,这将使得有产者中间也将产生严重的两极分化:一极是在寡头通过各种手段兼并财产时变卖家产的小有产者,其中本性较好的沦落为乞丐,而那些本性恶劣的则成为为非作歹的带刺的“雄峰”;另一极是贪婪而吝啬的富人,他们对于城邦毫无贡献,只是单纯的生产资料的消耗者.在此,柏拉图将区分为必要与不必要,必要是指那些不可避免的,或者满足其对人有益的,而不必要则是指需要从小戒除或者是对人的身体和灵魂有害的.寡头政制相对应的灵魂已经为追求必要(渴求获取财富)的部分所控制,理性和成为了财富的奴仆:理性只被用于思考如何能获取更多的财富,而则只被允许崇拜富人和赞美财富.在这一灵魂内,追求必要的部分与追求不必要的部分已经出现了博弈,而在大多数情况下,追求必要的部分可以通过强迫恐吓的手段抑制不必要的部分.

寡头政制中的富人统治者不择手段地聚敛财富,不仅使得许多世家子弟失去祖产,还使得穷苦平民遭受盘削榨取,城邦中无产贫民的数目日渐增多.城邦中贫富阶层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最终发生党争;贫民发动革命,将拥护寡头制的敌党放逐或处死,建立起制度.在政制中,成年公民具有同等的担任公职的机会,而谁担任公职由抽签决定.政制具有两个鲜明的特点,第一是容许由广泛的自由,因此其包含有一切类型的制度;其次,这是一种宽容的政制,其不加区别地把一种平等给予灵魂并非处于同一层次的人.而政制所对应的灵魂是通过一系列变化形成的:开始时,追求必要的部分和追求不必要的部分交相取得主导权,然而,灵魂中充满不必要的“雄峰”式人物不断在外施加影响,使得不必要的在灵魂中不断繁衍滋长,最终使得追求不必要的部分控制整个灵魂,并且将各种美德都驱逐出灵魂.随着人年龄的增长,一部分被逐出的美德逐渐返回,追求不必要的部分获得了控制.灵魂开始将各种视为平等,并且拒绝对各种进行价值判断,以随机的方式追求各种的满足.

自由是政制最大的优点,然而不顾一切地追求自由,最终导致了政制的解体.在政制中也存在着平民和富人寡头之间的战斗,而此时“雄峰”式的人物以保护平民的“平民领袖”的身份出现,通过阴谋夺取了城邦的权力.掌权过后,这些“雄峰式”人物便开始实行暴政,将持异见者流放,肆意掠夺财产,瓜分土地,由于惧怕被寻仇而建立自卫队保卫者,由“平民领袖”摇身一变成为了者.在此,柏拉图在此对非必要的进行了细分.柏拉图认为,在睡眠时,灵魂的守卫者(理性)处于休眠状态,因此活跃起来的都是非法的,这些充满着兽性.僭主制所对应的灵魂由制对应的灵魂演变而来:首先,制对应的灵魂受到了灵魂被非法所控制的“雄峰”式人物的蛊惑,他们在制对应的灵魂中建立起一个起主宰作用的,来保护那些非法的,最终使得灵魂沉溺于放荡享乐.当非法的无法得到满足时,起主宰作用的便开始消灭灵魂中节制的美德,最终让疯狂取而代之.最终,僭主制对应的灵魂形成了,这是一个完全被所主宰,沉溺于追求非法的满足的最低劣的灵魂.

参考文献:

[1]柏拉图.理想国[M].郭斌和,张竹民,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7.

[2]柏拉图.文艺对话集[M].朱光潜,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

[3]段小洁.柏拉图的灵魂观及其现代意蕴[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4.

[4]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二册)[M].贺麟,王太庆,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4.

[5]苗力田.古希腊哲学[M].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1989.

[6]温利民.柏拉图的灵魂观探究[D].北京:民族大学,2011.

[7]温子嵩.希腊哲学史(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

[8]叶秀山,等.西方哲学史学术版(第二卷)[M].南京:凤凰出版社,2005.

作者简介:蔡韬(1994-),男,福建厦门人,研究生,党校研究生院,研究方向:西方文化.

理想国论文范文结:

关于理想国方面的论文题目、论文提纲、理想国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参考文献的相关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

1、理想和信念1500字论文

2、中国工艺美术史论文

3、职业理想论文

4、大学生理想和现实论文

5、大学生的理想信念论文

6、我的理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