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环境生物相关论文如何写 跟95后大学生生态德育现状调查与其以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为调查样本方面本科论文怎么写

关于免费环境生物论文范文在这里免费下载与阅读,为您的环境生物相关论文写作提供资料。

95后大学生生态德育现状调查与其以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为调查样本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871/j.cnki.kjwhc.2017.10.007

摘 要本文基于对“95后”大学生在“生态认知、生态道德意识、生态道德行为和生态道德教育方式”等方面的现状调查与分析,从课堂教学、课外育人、养成教育三个方面提出了开展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对策举措,以期培养大学生成为“生态人”.

关键词大学生生态德育调查对策

A Study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Countermeasures of"Post-95s" College Students´ Ecological Moral Education:Taking Hu´nan Polytechnic of Environment and Biologyas a Sample // Deng Xiying,Tan Xiaoxiong,Shi Ying

Abstract Based on the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f the statusquo of "post-95s" college students in "ecological cognition, ecologicalmoral consciousness, ecological morality behior and ecologicalmoral education mode",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suggestions of ecological moral education from the three aspectsof classroom teaching, extracurricular education and cultivationeducation, in order to cultivate college students to become "ecologicalpeople".

Key words college students;ecological moral education;investigation;countermeasures

建设“美丽中国”,是以同志为核心的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内涵.而承担和实现这一“关乎人民福祉与民族未来”的使命任务的生力军,则无疑是当代青年大学生.他们的素质和本领直接影响着“美丽中国”的建设进程.

1“95 后”大学生生态德育现状调查概况

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开展,问卷共设计18 道题,包含4 个方面的问题研究:一是开展大学生生态认知调查,以探求大学生生态道德认知水准;二是开展大学生生态道德意识调查,以掌握大学生的生态责任意识与保护意识等状况;三是开展大学生生态道德行为调查,以探究大学生的生态环保行为问题;四是开展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方式调查,以探索高校开展生态道德教育的课程设置、方式、必要性等问题.

本课题组以随机抽样的方式,在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共发放调查问卷850 份,回收有效问卷800 份,有效回收率94.1%.问卷数据通过EpiData 软件录入数据库后,采用SPSS22.0 和SAS9.4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95后”大学生生态德育现状调查的实证分析

2.1 大学生生态认知水准状况

为了调查了解“95 后”大学生对生态常识的通晓掌握程度,我们对此由易入难设置了5 道题目.经调查发现,当代大学生的生态认知水准的总体水平并不让人满意,仅为51%的平均正确率.具体而言,所有受访者对“你怎样处理废旧电池”和“纸巾是否属于可回收的垃圾”的回答正确率较高,分别为79.8%和66%,而对“一节废电池会污染多少平方土地”“I 级空气质量指数是多少”“绿色食品标志是什么?”的回答正确率较低,分别为34.2%、42.6%和32.5%.这说明当前我国大学生生态认知水平还有待提高,认知水准也停留在浅显层次,且生态知识基础较薄弱,对一些较专业的生态知识需要深层次的了解和掌握.同时,这也反映出,高校开展生态文明教育任重而道远.

2.2 大学生生态道德意识状况

为了考察“95 后”大学生的生态道德意识素养,我们从“个体与生态保护之间的关系及其所发挥的作用、关注程度”方面给予了问卷调查.调查发现,67%的受访者认为“生态保护和自己关系密切”;29%的认为“生态保护和自己有关系”,仅有0.6%的认为“生态保护和自己没关系”.其次,49%的受访者认为“个人在生态保护中作用比较大”,35%的认为“个人在生态保护中作用一般”,只有7%的认为“个人在生态保护中几乎没有作用”.再者,“很少关注”和“从不主动关注”生态问题的受访者比例分别占45%和6%,“很少向有关部门反映”和“从不向有关部门反映”自己身边存在的生态被破坏的环境问题的受访者比例分别占55%和26%.综上说明,当代大学生尽管在自我认知上非常强调生态保护与个体的关系问题,而且认为个体应在生态保护中发挥比较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实际行动上却表现出“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式的非责任性行为主义.这从根本上折射出了当代大学生生态保护的责任意识和主动意识不强,生态道德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2.3 大学生生态行为状况

为了解当代大学生的生态行为状况,我们从他(她)们参加学校环保社团、环保活动以及收养小动物等方面加以调查分析.经调查发现:(1)从是否参加学校环保社团、学校组织的环保活动或公益性环保活动看,表示“经常参加”的受访者分别占17.6%与20.5%;“偶尔参加”的分别占59.8%与54.9% ;“从不参加”的分别占22.6%和24.6%.(2)对是否有意拒绝使用不环保产品情况看,认为有意“经常拒绝”“偶尔拒绝”“从不拒绝”的分别占29%、61%、10%.(3)从人性出发是否会关注并收养过小动物看,认为“会,并收养过小动物”“会,但不会收养”“不会”的分别占36.1%、59.4%、4.6%.由此可知,当代大学生的生态行为缺乏一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以及存在“知行倒挂”现象.

2.4 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认知状况

为了调查“95 后”大学生对高校开展生态道德教育的认知状况,我们着力从生态道德课程开设意愿、教育方式以及教育途径等方面开展实证调查.调查统计显示:(1)从对在高校开展生态道德教育的必要性认识和开设生态道德教育相关的公共课程的意愿看,认为“有必要”“需要开设”的受访者分别占89%和91%.(2)从“你最乐于接受生态道德教育的方式”看,选择“课外实践活动”的占71%,“课堂教育”的占7%,“专家讲座”的占9.3%,“阅读生态保护书籍”的占9%,“其他方式”的占3.7%.(3)从“你主要通过什么途径获得生态道德教育”看,选择“大众媒介传播”的占70%,选择“学校教育活动”的占21.3%,选择“政府宣传和家人朋友”的共占8.7%.(4)从是否会主动参加学校或社会组织的生态道德教育活动看,83%的受访者选择“会”(详见图1 ).据此判断,绝大部分大学生已经充分认识到了开展生态道德教育的必要性,并有受此教育的强烈愿望.同时,也反映出了高校生态道德课堂教育的弱化,甚至是缺失,以及大学生最乐于接受实践性生态道德教育活动的倾向.

3“95后”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对策建议

《大学》云:“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即强调了学校教育的圭臬在于教育学生修德笃行,弘扬人性中光明正大的品德,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现如今,我国乃至世界正处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时代,高校理应立足于当代大学生的生态文明素养现状,不断创新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路径,担负起开展生态道德教育,涵养大学生生态道德意识,养成生态文明行为,培养生态人的历史使命和重担.

3.1 抢占课堂主渠道,创新生态道德教育范式,提升大学生生态认知水准

根据我们的调查,“95 后”大学生有接受生态道德教育的强烈愿望,但是他(她)们获取生态道德知识,涵养其生态道德意识的主要途径则是大众传播媒介.相反,作为主渠道之一的课堂教育却对此反应迟缓,且学生对其兴趣不高.正因为如此,大学生因囿于大众传播媒介的“碎片化”学习,缺乏深层次的诠释、引导、教育,以致于他(她)们的生态认知肤浅化,生态主体意识、主动意识和责任意识等都不强.为此,高校要主动占领课堂这个主渠道和主阵地,抢占生态道德教育话语权,增强生态道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我们认为,需做以下功夫:一是构建生态道德教育教材体系,开发一系列适应“95 后”大学生新特点的生态教育通识和专业教材,并将与生态道德教育相关的课程作为必修课纳入各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使生态教育系统化.二是构建“互联网+ 生态道德教育”范式.即运用“微媒体”技术,将其与传统的故事叙说法、情景体验法、案例分析法等教学方法深度融合,以鲜活生动和通俗易懂的方式,将生态道德教育形成“微”化课堂,提高生态道德教育效果.三是打造生态德育“多元”教学形态,即将生态道德教育融入到思政课和各专业课程教学中,使生态环保专业课程和其他课程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

3.2 打造第二、三课堂,构建生态道德课外育人体系,培育大学生生态情操

据调查,课外实践活动是“95后”大学生最乐于接受的生态道德教育方式.为此,高校应契合大学生诉求,打造第二、三课堂,创新形式多样、健康向上、格调高雅的校园生态德育社会实践活动,培育他(她)们的生态道德情感.这主要体现在:(1)紧扣“绿色”“碳汇”“生态”“环保”等主题,在第二课堂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校园生态文化活动.譬如邀请专家做诸如“绿色发展理念与大学生的责任”“碳汇的来世与今生”之类的专题讲座,让大学生接受最新的生态环保知识和生态文明理念,让其体认到建设“绿色湖南”乃至“美丽中国”的责任和使命.又如利用世界环境日、世界水日、世界地球日、植树节等环保纪念日,组织开展大学生签名活动、“蓝天日志·微笑校园”摄影比赛、绿色环保作品展览、义务植树、认养树、生态知识竞赛、“生态校园我来规划”设计比赛等活动,以此陶冶大学生的生态道德情操,锤炼其生态道德意识.(2)立足体验教育,组建生态文明志愿服务队和碳汇青年志愿者等学生社团和组织,在第三课堂开展“美丽中国志愿行”和“绿色碳汇服务行”等社会实践活动,譬如组织学生深入社区、深入农村开展绿色生活方式、绿色消费、低碳知识等宣讲活动;组织学生到南岳开展“低碳茶山行”、利用爱鸟周组织开展“来给小鸟安个家”活动、组织环境监测与治理专业学生深入工业区开展污染指数义务监测和“蓝天保卫战”倡议活动等,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体验中进一步增强学生建设“生态校园”“绿色湖南”的主体和使命意识.

3.3 注重知行合一,开展生态文明养成教育,涵养当代大学生生态行为习惯

调查显示,“95 后”大学生尽管在“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什么应有所为,什么有所不为”的生态道德认知上有明确的自我认识与判断,但在生态行为上则表现出明知不该做,却在从众和侥幸心理的驱使下仍去有所为.为此,我们认为,高校应针对“95 后”大学生这种“知行不一”的特点,强化生态文明养成教育,导之以行.这主要做到:一是强化大学生生态思维养成训练,培养其生态思维能力.即针对某些社会热点问题和现象,引导学生运用科学发展观和生态系统观的思维方法,从整体、全局角度出发,条分缕析地剖析问题与现象.通过这样的反复训练,使大学生形成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生态思维能力.二是加强大学生日常生活习惯养成教育,倡导从自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零开始,践行绿色、低碳、循环、适度的生活方式、绿色消费模式和绿色出行方式,以养成他(她)们良好的生态生活习惯.

参考文献

[1] 王源平.基于SWTO 分析的高校生态道德教育发展新思路[J].社会科学家,2015(8).

[2] 宋晶.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构建[J].中国成人教育,2014(1).

编辑张效瑞

环境生物论文范文结:

适合不知如何写环境生物方面的相关专业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关于环境生物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1、生物和环境科学小论文

2、环境设计论文

3、环境论文

4、环境工程论文

5、生态环境保护论文3000

6、环境污染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