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侧改革相关学士学位论文范文 和供给侧改革视角下社会保障专业人才培养类自考毕业论文范文

该文是关于供给侧改革论文范文,为你的论文写作提供相关论文资料参考。

供给侧改革视角下社会保障专业人才培养

[摘 要]我国社会保障事业发展迅速,急需大量专业管理人才.高校社会保障专业人才供给基数大,但与用人单位需求不尽相符,人才供求两侧存在差异.论文通过对调查问卷结果和访谈结果进行分析,了解人才供求差异,从供给侧改革的角度为高校完善人才培养方案提出建议,以提升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促进学科发展,为社会保障建设事业输送高质量人才.

[关键词]社会保障专业;供求差异;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 C96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8)02-0024-03

一、社会保障专业人才培养的研究背景、调查对象与研究方法

过去30多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环境变化,统筹城乡发展脚步加快,我国社会保障事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与此进程相适应,1998年教育部新增设了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各高校陆续开设该专业并招收学生(有些高校把此专业称为社会保障专业,本文统一用此名称),为我国社会保障事业的建设输送了大批管理人才.当前,我国覆盖十三四亿人口的世界最大医疗、养老保障体系初步建立,经济结构调整带来的风险使劳动关系领域的问题日益凸显,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和劳动关系的和谐建设,对社会保障方面的管理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为了解社会保障专业人才供需现状,本文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展开相关分析.

调查对象:社会保障专业相关用人单位的人事专员、经理及相关岗位专家,涉及各级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及各类企业单位236个.共发放问卷304份,回收有效问卷303份,问卷有效率99.67%.303份有效问卷分别有69份返自机关单位(占22.77 %),55份返自事业单位(占18.15%),146份返自企业单位(占48.18%),33份返自其他单位(占10.9%).其中,调查对象的岗位为人事专员的共138名(占45.54 %),经理46名(占15.18%),其他岗位人员119名(占39.27%).

研究方法:文献法、问卷调查法(问卷内容包括社会保障专业人才需求、社会保障专业人才供给、高校社会保障专业与用人单位合作培养模式三个部分,涉及用人单位对该专业的了解度、认可度、评价、用人情况、人才培养模式等27个相关问题)、访谈法、统计学方法.

二、社会保障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及其原因分析

(一)现状

1.社会保障专业人才潜在需求量大.随着社会建设脚步加快,我国急需大量专业管理人才为制度建设服务.发达国家从事社会保障工作的专业人员与就业人群的比例一般是1∶1000左右,我国目前由于专业化管理水平不高且服务对象扩展迅速,经办人手紧张的问题十分突出.以五大社会保险为例,截至2012年底,全国社会保险覆盖人次26.6亿,1个经办机构人员对应9692名参保人员,人均负荷比接近极限,社会保险服务质量受到极大制约.[1]从我国由欠发达国家通往发达国家发展趋势上看,我国社会保障专业人才的潜在需求量非常大.[2]303份调查问卷的统计结果显示,67.99%和83.93%的调查者分别认为,在国家社会保障政策制定层面和基层经办机构、社会管理层面均存在大量的人才缺口,社会保障专业人才的潜在需求量大且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2.社会保障专业人才供给充足.近年开办社会保障专业的高校增多、生源不断多元化,截至2015年1月,全国招收社会保障专业本科生的高校已达126 家,招收社会保障专业硕士研究生的高校90多家,有社会保障博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15 家.每年国内大学和科研院所向社会输送的高层次人才基本保持在5000人以上.[3]各院校依托自己的优势教育资源,开设了或侧重经济学或侧重管理学或侧重社会学甚至侧重公共卫生、医学的社会保障专业,初步形成了较为科学合理的社会保障专业人才供给体系.

3.社会保障专业人才供求存在差异.(1)量的不均衡.社会保障专业人才供给量大,每年有超过5000名毕业生投入就业市场,但该专业人才的需求量却没有得到充分开发.在调研的236家用人单位中,44.22%的单位无社会保障专业毕业的人才,29.37%表示不需要该专业毕业生.日益加大的专业人才供给量遇到没有得到充分开发的人才需求,导致人才市场上社会保障专业人才供给过剩.(2)质的差异.毕业生岗位技能与社会需要脱节,适应性不强.82.84%的用人单位认为目前高校社会保障专业培养的人才在知识结构、岗位技能方面与实际工作所需之间存在差距;62.05%认为该专业培养出的毕业生,其岗位适应性一般;还有3.3%认为其不能适应岗位需要.

(二)原因分析

导致上述人才供求差异的原因主要在于以下几方面.

1.需求侧.(1)用人单位对该专业了解不够.调查结果显示,56.44%的用人单位表示对高校开设的这一专业了解程度一般,12.87%表示了解较少, 1.98%没有听说过该专业,对该专业一无所知.用人单位对专业知之甚少或不了解,在招聘时一般不会考虑招聘该专业的毕业学生.(2)用人单位对该专业的重要性认可度不高.44.55%的被调查者认为该专业的重要性一般,还有3.63%认为不重要.中国是劳动人口大国,劳动与社会保障问题是我国民生建设的重中之重,经济转型时期劳动就业方面的问题在不断增加,社会保障专业人才在其中的建设性作用不容小觑.但由于专业办学时间相对较短、宣传不够、发展不成熟等原因,社会保障专业的社会评价和认可度有待提高.[4](3)对口岗位有效需求不足.社会保障专业人才的对口用人单位为社会保障相关行政主管部门、各级经办机构、社会服务机构、企事业单位的管理层及人力资源部门等.目前我国正在进行机构精简,财政供养人员只减不增,社会保障行政主管部门和经办机构尽管负荷比接近极限,但在严格控制机关事业机构编制的大背景下,能容纳的社会保障专业新增毕业生十分有限.企业层面对社会保障专业人才的需求量也比较小.由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在企业往往被定位为管理岗,此类职位需要一定的经验积累和对单位事务的深入了解,因此大多数用人单位一般倾向于内部培养.303份调查问卷的统计结果显示,70.96%的用人单位对于管理层一般倾向于内部培养,只有少部分为外部招聘选择.(4)岗位专业性不强.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连年增加,人才市场竞争激烈,一些用人单位会招聘经济学、法学、人力资源管理、社会工作等专业的人才从事社会保障相关工作,导致社会保障专业的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容易被其他专业的人才所取代.在调查对象中,82.84%的用人单位都存在其他专业毕业生从事着社会保障相关岗位工作的情况,并有38.28%的用人单位反馈效果较好.(5)用人单位对社会保障专业人才的学历要求逐渐提高.303份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用人单位对该专业本科人才需求量最大(占72.61%),研究生占23.43%,专科生占3.96%.随着我国社会保障事业的快速发展,新问题层出不穷,需要越来越多的高层次专业人才投身于这份事业.

2.供给侧.(1)供给方的宣传工作不到位.高校对新专业的宣传力度不够,宣传方式老旧单一,导致社会保障专业的社会知晓度不高和影响力不大.(2)高校扩招,专业办学质量受影响.调查结果显示,53.14%的用人单位认为高校办学质量没有明显变化,但12.21%的调查对象认为高校注重招生数量忽视教学质量,导致人才市场上专业人才供给过剩而质量不高.(3)忽视就业指导工作.由于专业建设时间较短、社会知晓度不高,社会保障专业对目前的人才市场来讲较为冷门,在用人单位招聘目录中很少列示该专业,加之所学多而不精,使该专业学生对就业前景感觉迷茫,甚至有负面认识.(4)专业知识基础不扎实.303份调查问卷的统计结果显示,33.66%的用人单位认为社会保障专业毕业生的专业知识基础不扎实,将近80%的用人单位认为该专业理论知识及多学科的基础知识对做好单位工作最有帮助.但社会保障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大都为“厚基础、宽口径”的复合型人才,交叉性、边缘性、综合性的学科特色在某种程度上导致该专业普遍存在课程体系碎片化问题.[5]各高校的社会保障专业普遍设置了经济类、管理类、社会学类、人力资源管理类课程,同时还根据特色定位开设医学类、保险类、法学类等课程.碎片化的课程安排,使学生所学涉及面广、浅尝辄止,学生对社会保障理论与相关知识的掌握不够系统、深入.(5)人才培养同质化,专业特色不鲜明.31.68%的被调查者认为社会保障专业缺乏专业特色.一是与人力资源管理、社会工作、劳动关系、社会学等专业在人才培养定位、课程设置、就业去向等方面存在诸多重合、交叉现象,缺乏难以取代的特质,不能发挥其特有效用.二是不同学校、学科背景开设的社会保障专业,其培养目标和方式趋同,没有特色和亮点,导致在人力资源竞争市场上缺乏优势.(6)社会保障专业毕业生所拥有的技能难以适应实际工作岗位需求.调查结果显示,47.52%的用人单位在相同条件下会优先选择有工作经验的应聘者.但很多高校对实践教学环节不够重视,且对于应用类课程的开设缺少师资和经验,在培养学生技能方面比较薄弱,导致高校在应用技能方面的教学质量不高,毕业生的技能难以适应工作要求.

三、基于供给侧改革的社会保障专业人才培养对策建议

1.规划办学规模,提高办学质量.各级教育部门严格审评高校办学资格,对于不达标的取消其办学资格,达标的对其进行评估检查、专业认证,按级别划分不同招生人数层次,严格控制招生规模.各高校还要明确人才发展目标,找准办学方向,派遣专职教师外出学习,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更新已有的知识与技能,培养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兼具的师资队伍,提高办学质量.

2.加强宣传力度,提高社会保障专业的社会影响力.高校要利用大众传媒、新媒体等媒介宣传该专业,通过举办职业规划大赛、职场培训、校园专场招聘会等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加强与招聘单位的合作交流,提高社会保障专业在各个企事业单位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3.开发及满足对口需求.政府在加大社会保障覆盖面的同时,要相应地落实编制覆盖,对于国家急需紧缺的岗位给予编制.高校应在课程体系中适当增加公务员事业单位笔试课程与面试实训,提高学生应试能力,加大社会保障专业人才进入相关管理机构的可能性.并鼓励学生提前进入企业实习,积累相关经验,为以后进入管理岗位打下基础.

4.高校应鼓励学生报考研究生并为其提供帮助.一方面培养高层次、研究型人才参与国家政策、制度制定;另一方面大力培养应用型本科及专科社会保障专业人才,鼓励社会保障专业毕业生到基层服务,满足基层社会管理工作中日益增长的人才需求.

5.发展有特色的社会保障专业.各高校要明确所办社会保障专业的特色及就业方向,分类制定课程体系及人才培养方案,强化专业特色和优势,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强、人强我优.比如现在很多医学类院校针对我国全民医保制度的迅速发展,培养既懂医又懂管理的专业人才,其社会保障专业以医疗保险管理为特色,毕业生所具有的医学、管理学交叉学科背景和优势,在医院、医保中心及保险公司等单位从事医保经办、健康险核保、人伤理赔、医疗费用审核、医疗跟踪等方面,得到用人单位的普遍好评.

6.优化课程体系,夯实专业知识基础.一要加大课程体系的深度.课程开设须立足于专业知识及能力的培养,使专业课程体系具有结构性、层次性和系统性.二要加大专业知识学习的深度,使学生精通专业课及专业技能.三要扩充其他专业知识(计算机、公文写作、演讲与口才、沟通技巧及社交礼仪等),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应由相关部门组织培养方向一致的院校共同研讨,相互借鉴成功经验,制定并完善课程体系.

7.使学生的实践技能与工作岗位实际需求契合.探究“用人单位+学校”托管模式.高校积极与用人单位合作,在该专业学生毕业前一年或两年主动邀请用人单位到校举办讲座、宣讲会、招聘会等,与学生进行双向选择,双方签订托管协议形成托管关系.方式:一是学校将社会保障专业的学生委托给用人单位,依托托管基地等定点机构,利用用人单位的一线工作经验、师资和实际操作机会,通过实习、实训锻炼学生的实操技能,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二是用人单位提前到学校选定人才,并参与教学计划的制定,直接介入教学,学校按其“订单”要求,培养该单位急需的、岗位对口度高的专业人才.

四、结语

在社会建设快速推进的时代,高校社会保障专业在培养人才时,应密切关注人才市场的实际需求,及时在人才培养的供给侧加大改革和完善力度,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使人才的供需实现良性互动、双向促进.

[ 参 考 文 献 ]

[1] 郑秉文.中国社会保险经办服务体系的现状、问题及改革思路[J].中国人口科学,2013(6):2-16+126.

[2] 朱梅.我国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供求分析[J].职业时空,2011(1):62-63.

[3] 赵秋成.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建设和发展路径选择[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15(3):51-55.

[4] 徐丹.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大学生的就业形势分析[J].改革与开放,2015(2):73-74.

[5] 李长远.高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对比分析——基于对六所高校的调研[J].福利教育(理论版),2014(12):59-63.

[责任编辑:庞丹丹]

供给侧改革论文范文结:

大学硕士与本科供给侧改革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优秀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下载,关于免费教你怎么写供给侧改革方面论文范文。

1、改革论文

2、政府会计改革论文

3、改革开放的参考文献

4、改革和开放杂志

5、教育改革论文

6、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