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方面专升本毕业论文范文 跟应用型智能科学和技术专业建设方面专升本毕业论文范文

本论文主要论述了应用型论文范文相关的参考文献,对您的论文写作有参考作用。

应用型智能科学和技术专业建设

曹耀钦,秦 旗,余

(重庆工程学院 智能与自动化学院,重庆 400056)

摘 要:从人才培养定位、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条件建设等方面分析探讨专业建设的原则,结合重庆工程学院应用型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建设的经验,提出面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通—专—行”一体化专业知识体系结构、团队化师资队伍建设方案,以及基于“互联网+云平台”的模块化专业知识实验条件建设方案.

关键词:智能科学与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专业建设;知识体系;教学条件

0 引 言

随着围棋人机大战、汽车自动驾驶技术等人工智能技术研究的不断深入,人工智能已经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不仅表明智能科学与技术的发展极为迅速,同时激起全社会对智能科学与技术及其人才培养的强烈期待[1].因此,为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加快培养各具特色的智能科学与技术人才已成为当务之急.

1 应用型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定位

目前从事智能科学与技术方面人才培养的高校已达30多所,这些高校的人才培养定位大致可以分为3种类型:第一种是以北京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南开大学、厦门大学、湖南大学等为代表的高校,主要以培养高层次研究人才为主,其本科毕业生中有相当一部分人选择继续攻读研究生学位;第二种是以重庆邮电大学、上海理工大学、西安邮电大学等为代表的高校,主要培养能兼顾学术研究和工程应用的优秀毕业生,从事智能科学与技术的研究及应用;第三类是以大连东软信息学院、广州大学华软软件学院、重庆工程学院等为代表的高校,主要培养工程应用型人才.由于不同院校办学目标、生源素质及所处地区区域经济发展重点存在差异,因而人才培养定位也有着很大的区别.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主要承担为本地区培养工程应用型人才的任务,因而人才培养定位直接影响其培养的人才能否很好地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能否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人才支持,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高校的长远发展.因此,应用型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定位必须遵循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接轨的原则,努力实现与区域战略产业的对接,这样才能有利于专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学生的高质量就业.

以重庆工程学院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定位为例,说明人才培养定位与市场接轨的重要性.根据《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云计算创新发展培育信息产业新业态的实施意见》,重庆市加快了云计算与大数据产业的布局,已初步形成以两江新区为代表的十大云计算与大数据产业基地,力争到2020年实现云计算与大数据等关联产业收入达到2 000亿元[2].另外,据重庆市经信委提供的资料,目前重庆市的机器人企业已达60多家,初步形成集研发、整机制造、系统集成、零部件配套和应用服务于一体的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链雏形.2014年,全市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实现产值近100亿元[2].产业的发展带来旺盛的人才需求,目前重庆市大数据和机器人产业应用型人才需求量大,人才市场供不应求,因而重庆工程学院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将人才培养定位于智能大数据处理和智能机器人,其具体培养目标是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智能科学技术领域较扎实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获得工程实践及技术应用能力的系统化实际训练,能适应“互联网+”环境下不断变化的工作岗位,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和一定的创新思维能力,能在云计算与大数据产业领域从事大数据分析与挖掘、大数据可视化软件设计、智能大数据处理及应用软件开发的技术或管理人才,或者是在智能(服务)机器人领域从事机器人设计开发、系统集成、运行维护、销售及支持的技术或管理人才.

2 基于“通—专—行”三位一体的专业知识体系构建

2.1 “通—专—行”三位一体的专业知识体系

从目前30多所开设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学校实际教学情况来看,由于各高校人才培养定位、培养目标以及自身发展特色的差异,因而院校之间在课程设置方面存在很大的不同,而这种不同正好体现了各高校差异化发展的思路,也体现了专业的生命力.重庆工程学院作为一所以软件、电子信息为特色的应用型本科院校,智能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定位于应用型人才培养,构建了“通—专—行”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知识体系,即由通识知识、专业知识(包括专业基础知识)和行业知识所构成的知识体系结构:通识知识主要包括人文、自然科学以及必要的工程基础知识;专业知识主要包括程序设计、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电路与电子技术、人工智能、数据科学等领域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行业知识主要是指目前行业或产业领域所必备的工程实践或技能知识.

2.2 基于课程组的专业(行业)知识体系结构

重庆工程学院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设置了智能大数据处理和智能机器人两个不同的人才培养方向,且相互之间具有较大差别.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我们在统一通识课程平台和专业基础课程平台的基础上,针对两个不同的培养方向面向工作岗位,以设置课程组[3]方法供学生选择.智能大数据处理方向专业(行业)课程组的设置见表1.智能机器人方向也设置了相应的课程组,不再赘述.

3 基于“知识结构群—课程群”的团队化师资队伍建设

3.1 基于“知识结构群—课程群”的团队化师资队伍建设的内涵

师资队伍建设是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关键.由于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发展历史较短,接受过系统学习和培训的专业教师尤为缺乏,与其它成熟学科相比,该专业的教师一般是从其他学科转行而来,在该专业领域教学存在着先天不足[4].因此,为加快该学科的师资队伍建设,除了要加大人才引进力度之外,更重要的是要加大自有师资队伍的建设力度,通过各种措施促进师资队伍快速成长.为解决教学急需,重庆工程学院智能与自动化学院采取了一种基于“知识结构群—课程群”师资队伍建设方案,即通过深入分析将该专业的知识结构进行分类,形成一个知识结构群,然后通过构建一种与知识结构群相对应的“课程群”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每一个课程群对应的知识结构有着紧密的逻辑关系,承担同一课程群教学任务的教师就自然地组成为一个课程教学团队.一般来讲,某一课程群的教师都来自与该课程群相关的研究领域,具有相同的学科基础和研究兴趣,能够就教学内容和科研课题开展充分的讨论,从而能够通过教学实践和科研实践不断提高自身能力,互帮互学、共同提高,形成具有较强能力的教学团队.

3.2 基于“知识结构群—课程群”的团队化师资队伍建设情况

为加快该专业师资队伍建设,通过深入分析该专业的知识结构及课程结构,重庆工程学院智能与自动化学院组建了7个教学团队,各团队的教学任务分工见表2.

4 基于“互联网+云平台”的模块化实验(实训)条件建设方案

应用型智能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的专业基础实验条件和环境已经比较成熟,我们主要结合我校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智能大数据处理方向的专业(行业)课程实验条件建设展开讨论.

结合重庆工程学院笔记本大学的建设进程和智能大数据处理方向的特点,智能大数据处理方向专业(行业)课程实验条件拟采用一种基于“互联网+云平台”的模块化实验条件建设方案.具体说,就是在互联网和云平台技术的支持之下,搭建一种“胖服务器端—瘦客户端”的实验环境,所有实验所需要的环境、数据及软件全部由服务器端提供,无论学生在实验室还是在宿舍,只要连上笔记本电脑就可以进行实验,实验环境构建简单、维护方便、投资少且性价比高.经过调研得知,国内已经有公司研发了这样的实验环境.重庆工程学院目前正在对详细建设方案进行论证,即将开始建设,以便为智能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建设提供有力的支持.

5 结 语

作为应用型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建设的一种探索,笔者希望通过人才培养方案的优化、高水平教学团队的打造以及先进教学条件的建设,强化应用型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努力实现该专业人才培养与区域经济建设需求接轨,促进专业建设与地方经济的融合.

基金项目: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重点项目(162052),重庆工程学院教学改革研究重点项目(JY2015201).

第一作者简介:曹耀钦,男,教授,研究方向为计算机应用技术、智能科学技术,yqcao168@163.com.

应用型论文范文结:

大学硕士与本科应用型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优秀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下载,关于免费教你怎么写应用型方面论文范文。

1、应用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