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调查方面毕业论文模板范文 和关于物流管理本科毕业生的就业调查与方面毕业论文模板范文

本论文是一篇免费优秀的关于就业调查论文范文资料,可用于相关论文写作参考。

关于物流管理本科毕业生的就业调查与

徐俊杰,李亦亮

(安庆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安徽安庆246133)

[摘 要]随着本科专业的招生规模逐步扩大,通过开展就业评估优化人才培养体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立足于对安徽省部分高校毕业生的调查结果,分析了岗位专业相关度、知识岗位支持度、就业地域聚集度三个供需契合测量指标的基本特征,并简要分析了形成原因.最后,探讨了改进物流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提高人才供需契合水平的若干建议.

[关键词];毕业生就业;就业调查

[DOI]1013939/jcnkizgsc201623181

1前言

本科教育在最近十多年获得了长足发展,与本世纪初相比,招生高校总数增长了三十余倍,是工商管理学科中少见的“爆发式”扩张专业.安徽省高校早在2002年就开始布局本科专业,目前已有19所高校正式招生,培养规模大幅度提升,毕业生输出数量逐年增加.与此同时,有关教育方法单调、培养模式雷同、人才规格模糊的讨论日渐增多,支持创新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的提议在物流教育界受到广泛关注[1],一些机构甚至对专业的就业前景发出预警,因此开展毕业生就业调查以评估就业质量显得尤为重要.

笔者自2012年开始,一直安徽省高校本科专业的就业状况[2],通过网络调查、在线访谈和实地走访等方式,累积收集了数百位毕业生就业数据,涵盖安徽省数所高校.2015年笔者又陆续收集了两百多份毕业生样本,基于对这些受访样本的初步分析,可以发现当前安徽省本科生的就业形势总体良好,并未出现就业困难现象.然而,受到宏观经济形势及劳动力供给结构变化的影响,就业压力并未消除,其中供需错位现象仍然较为突出.在前期研究中,笔者曾提出要专门评估就业供需契合水平[3],但没有进一步讨论其评估视角.基于此,下文拟从就业岗位与物流专业的相关性(岗位专业相关度)、物流专业知识对就业岗位的支持水平(知识岗位支持度)、毕业生就业地域的分布特征(就业地域聚集度)三个方面,汇报毕业生调查结果,并给予简要述评.

2岗位专业相关度有待提升

调查显示,工作岗位与物流专业紧密相关的毕业生占比25%,一般相关的占比24%,不相关的占比50%左右,虽然高校毕业生的学习专业与就业岗位之间早已不是严格对应关系,但是近一半调查对象并未在物流岗位上谋求发展,这不免令人意外.两年前笔者做过的同类调查中,曾有接近2/3的毕业生报告自己的工作岗位与物流相关,如果不考虑调查方案自身因素,前后两份调查结果反映出毕业生的就业领域更加泛化,这与我们正在倡导的应用性人才培养愿景是不相符的.

此次调查中,仅有36%的受访毕业生希望跳槽到物流行业工作,这个比例说明毕业生的专业归属感不高,没有把专业视为职业规划的轴线.这个数据值得高校反思,在专业申报论证材料中,各校显然会对物流人才的社会需求抱有厚望,并试图为社会输送更多物流紧缺人才,然而现实情况是,留在物流领域的人和愿意进入物流领域的人都没有占到半壁江山,那么高校培养期望与毕业生的就业观之间究竟出了什么问题呢?

笔者在个案访谈时,也了解了部分毕业生的想法.首先,物流岗位层次低、形象差是毕业生的普遍性顾虑,体力劳务型的工作性质让毕业生望而却步,尤其是在女性群体中,毕业生普遍希望进入“办公室”从事白领工作,不愿意承受场站或配送中心的工作压力.其次,物流岗位起步薪酬不高,发展前景不大是毕业生的常见感受,与同学或朋友交流时,物流岗位的薪资水平有些差异.另外,也有毕业生认为,企业招聘岗位不适合本科生求职,不需要太多物流专业知识也可胜任,即找不到能够发挥他们相对优势的职业起点.上述原因表明,毕业生把专业岗位契合不佳归咎于岗位不匹配专业,而不是相反.

3知识岗位支持度不及预期

专业知识对工作岗位的支持度也是笔者感兴趣的调查问题,尽管接近半数受访对象从事物流相关工作,但是只有30%的毕业生认为所学专业知识促进了岗位工作,这说明毕业生所学与所用之间存在一定差距,笔者在调查中并未就此问题进一步探究成因,不过结合个案访谈,潜在原因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第一,专业知识理论体系较为系统,而学生工作岗位仅为物流运作体系中的一个环节,尚不能将专业知识完整自如地运用到工作场景中.第二,专业知识有些陈旧教条,现实工作中不能循“书”而进,理论滞后于现实.第三,专业知识“过于”专业,实际工作场景中还没有达到相应管理水平,理论超前于现实.

笔者认为,培养应用型人才应该立足于应用场景,否则人才供需矛盾就无法避免.目前,包括安徽省在内,国内很多高校的物流人才培养规格都具有“大物流”“通才化”特点,这类毕业生最适宜在专业物流公司工作,对物流各环节都有介入能力,但是这类人才需求单位在全部招聘单位中占比并不多,传统制造业、流通业才是物流专业人才最大的服务对象,进而在毕业生中产生了知识“无用”和知识“难用”困惑.因此,合理设立人才培养规格,根据就业实际制定差异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才是知识岗位支持度的关键所在.[4]

4就业地域聚集度依旧显著

在受访毕业生中,大约有45%的毕业生选择在省内就业,江浙沪就业合计达到40%,该调查结果与两年前的数据基本一致,说明在家乡临近地区就业是省内毕业生首选方案,江浙沪则继续成为安徽大学生的重要备选地区.

对于省内聚集就业现象,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应该是乐见其成,因为省属高校的社会使命之一就是服务地方发展,物流专业人才在省内就业印证了当初设定的为地方物流业输出人才的设想,高等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的正向促进关系得到验证.当然,地域聚集度的解读思路可能存在争议,安徽省内物流业发展水平落后于发达地区,毕业生留守安徽也有可能束缚其发挥专业优势,从而出现因为找不到合适物流岗位而转战其他行业的现象.因此,后期对地域聚集现象有必要开展更细致的调研和分析.

5提高毕业生供需契合水平的建议

实现人才培养供需契合是物流高等教育改革的核心议题,应当视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根本目的.基于笔者对高校物流专业教育的观察和体会,特提出如下几点想法供同行交流:

第一,本科层次可以设定面向特定就业场景的培养方案.当前社会中,物流人才梯队的学历结构无疑是以本科为主,初入职场的毕业生虽然缺乏经验,理论知识掌握水平或许参差不齐,但依旧是可塑之才.与专科的实务型定位不同,本科毕业生的就业空间宜在专业化方面有所区分.比如为电子商务企业、物流企业、制造企业等人才需求单位培养更加贴近企业需求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也将根据就业场景而变更.针对性的就业场景不仅能够增强毕业生的求职自信心,同时也能迎合用人单位召好才、召能才的心理诉求.[5]

第二,本科教育的招生规模应当适当控制.各校纷纷开设专业后,毕业生供给增长过快,与庞大的职业教育之间必然产生冲突.在用人市场,实务型岗位的主体地位不会动摇,本科生争抢专科生饭碗应属无奈之举,全社会对管理型物流人才的需求量不能支撑全国高校毕业生的输出洪流,因此必须对高校盲目招生行为及时干预,防止供需数量失衡继续加剧.笔者认为,对于那些没有找到培养特色的普通高校,本科招生规模至少可以缩减30%,而对于那些人才规格针对性强、企业支持力度大的招生学校,也可以根据就业形势适度追加招生名额.

第三,应当吸纳大中型企业深度参与人才培养过程.除了提供实训教学、实习场所、师资等传统方式外,企业还可以参与的高校教育环节是教材修编,但这恰恰也是目前的薄弱之处.理论源自实践,教材与现实脱节损害了人才培养质量,但系统性的教材更新又是一项复杂工程,企业热情不高,无法通过高校力量单方面发起行动.要想推进合作修编教材,笔者认为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必须负责牵头,邀请大型物流企业、电子商务企业等用人单位选派业务骨干参与编写组,并可通过国家级层面的物流教材改革项目立项资助.

第四,物流行业协会应当搭建毕业生供需平台.作为应用性专业,人才配置离不开行业协会的支持.目前,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是国内最大的物流行业协会,它在政企协调、科学研究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在人才供需方面尚没有产生应有的影响力.笔者认为,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聚集了大中型物流企业,完全有条件为高校毕业生搭建连通需求方的专有招聘渠道.目前该协会虽然在开辟了招聘频道,但是并没有真正运转起来,绝大多数企业与求职者都不知晓这个网站频道,究其原因还是该协会没有投入足够资源,此种局面应当尽快改变.

6结论

本文结合前期开展的毕业生调查结果,讨论了安徽省专业毕业生的就业供需契合水平,分别从岗位专业相关度、知识岗位支持度、就业地域聚集度三个方面对样本数据进行了初步分析.笔者认为,当前专业本科生的培养规模增长迅猛,有必要对毕业生就业状况开展,从教育供给侧入手探索差异化培养模式,更好地推进人才供需契合水平.

参考文献:

[1]李亦亮地方高等院校专业建设研究——来自安庆师范学院的探索[J].中国市场,2015(33):14-15

[2]徐俊杰,何常青,李亦亮地方高校毕业生就业特征分析[J].物流科技,2012(12):39-42

[3]徐俊杰,洪亮,何常青基于供需契合原则的物流人才培养体系研究[J].中国市场,2012(36):84-86

[4]史晓原“物流热”背景下物流专业学生就业现状分析与应对策略[J].物流科技,2011,34(9):35-37

[5]赵冰,曹允春以协同创新为核心的特色型人才培养研究——以航空人才的培养为例[J].物流技术,2014,12:462-465

[基金项目]2014年度安徽省优秀青年人才支持计划;2012年度安徽省质量工程项目(项目编号:2012zy055).

[作者简介]徐俊杰(1980—),安徽桐城人,博士,教授,中国物流学会特约研究员.研究方向:电子商务物流;李亦亮(1969—),安徽怀宁人,博士,教授,中国物流学会理事.研究方向:.

就业调查论文范文结:

适合不知如何写就业调查方面的相关专业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关于就业调查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1、大学生就业论文1500字

2、大学生就业指导结课论文

3、论文调查方法

4、大学生就业和创业指导论文

5、就业论文

6、大学生职业和就业指导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