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内蒙古大学类学术论文怎么写 跟内蒙古大学生结构性就业矛盾问题探析有关本科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这篇内蒙古大学论文范文为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可用于相关写作参考。

内蒙古大学生结构性就业矛盾问题探析

摘 要:经济发展新常态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促进就业提出了新的要求,劳动者素质结构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不相适应、结构性就业矛盾问题凸显.大学生是这个矛盾中的主要群体,集中表现为“找工难”和“招工难”.本文从学生自身、学校、地方政府三层面分析,提出相关建议以便实现高校大学生有效输出,满足市场需求实现供求顺畅对接.

关键词:大学生 结构性就业

一、内蒙古大学生结构性就业矛盾的表现形式

内蒙古自治区高等院校总计53所,其中呼和浩特市的高校占比45%,据内蒙古人才网统计,2016年应往届高校毕业生有就业需求总人数为15.1万人,其中应届毕业生总数11.2万人;截至2016年12月底实现就业有13.989万人,就业率是92.6%,其中创业人数占8%,服务基层项目人数占11%,公务员人数占3.5%,事业单位人数占6.8%,市场就业人数占68%;蒙古语授课高校毕业生,截至2016年底就业共计7136人,就业率是93%,创业人数占14%.

2018年上半年,高校毕业生实现就业7.75万人,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59.6%,同比增加5974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3.19万人,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64%,同比减少0.24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2.96万人,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59%,同比增加0.34万人,增幅12.98%.2018年应往届高校毕业生总数达到16.5万人,比去年增加8000人,创历史新高.

国家统计局内蒙古调查调查企业用工情况,选取69家大中小型企业做样本对大学生岗位需求进行调查,了解到样本中71%的企业存在用工缺口,其中最缺少技术工人,结构性招工难问题仍然让企业深受困扰.2017年6月底,全区高校毕业生实现就业达7.15万人,2017年春季人才服务交流大会提供就业岗位39813个.现实表明,大学生就业领域存在着结构性矛盾,有的大学生找不到就业岗位,而有的岗位找不到大学毕业生,求职难与招聘难并存.

二、内蒙古大学生结构性就业矛盾的主要原因分析

大学生结构性就业矛盾问题的客观原因是科技进步对劳动力的冲击—科技的进步导致机器代替劳动力进行工作,一些岗位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同时产业转型升级需要的高层次研发人员,高技能工人和创新型复合型人才不足,部分新成长劳动力的实践能力还难以跟上市场变化;主观原因主要表现是学生自身、学校、地方政府层面上.为了深入了解高校学生的就业情况,本项目组设计问卷,走访调研呼和浩特市各院校,发放217份电子问卷,有效收回214份.访谈和问卷调查报告显示,导致大学生结构性就业矛盾的原因主要为:

(一)劳动力供给者层面的原因

一方面,劳动力供给者即大学生虽然取得了相应学历,但所学的专业和综合竞争力同市场需求不对接,大部分学生毕业后凭借本专业找到对口工作的比例较低,大部分工作都和自己的专业领域无关,所学专业不能完全适应市场需求;另一方面,大学毕业生虽学历达标,但多数只掌握了先进的理论知识,实践能力和技能掌握还有所缺失,所学理论知识无法完全应用到实践中,无法跟上社会发展的节奏和步伐.

就学生自身情况来看,大学毕业生的“择业观”还有待引导.大部分大学生就业期望高,缺乏对自我客观、科学的认识,高估自己的能力,择业标准起点较高,缺乏正确的择业定位,只会关注高薪单位、大城市里的工作、政府机关等,不考虑基层单位、支农支教等工作.问卷调查显示,高达62%的学生想去国有、政府事业单位.

(二)劳动力资源培养单位层面的原因

1.人才培养方案落后,难以满足市场需求.内蒙古绝大多数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落后,不能依据产业变革发展趋势,动态地调整,难以适应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的培养要求,难以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进而不能“精准”对接市场,未能与时俱进地有效输出人才.

2、学科体系固化,人才供需错位.内蒙古绝大多数学校缺乏对专业的具体分析和长远规划,学科体系仍然沿袭传统格局;只有较少数学校在大胆改革,不断调整学科结构,不断满足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变化.总体而言,高校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经济结构不完全匹配,不能适应行业、企业人才需求变化,培养的专业人才质量与用人单位需求不匹配,造成就业岗位和人才培养的脱节.

3.教师队伍理论与实践失衡,激励考核机制不健全.内蒙古很多高等院校的教师专业理论知识较高,但专业技术实践水平相对较弱.多数院校没有打造一支专结合的实验教学队伍,缺乏“双肩挑”的教师队伍;有些院校教师队伍建设没有绩效目标,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和严格的考核评价和淘汰机制,导致课堂教学停留在知识传授的初级阶段,大学生就业能力得不到有效提升,从而使得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中缺乏核心竞争力.

4.实训培训基地和平台建设分布不均,未发挥真正实效.呼和浩特市的高等院校有较多、较全面的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实习实训基地、创业孵化等平台,但其他盟市的院校这类平台较少,并且绝大多数的院校的校外实习基地都是空设立、挂名,没有真正发挥实效,没有成为企业挑选人才和学生就业的平台;

5.创新创业教育滞后,师资力量薄弱.内蒙古高等教育规划小、底子薄,相对于其他地区的创新创业教育起步较晚,发展比较缓慢.更重要的是,内蒙古绝大多数高校的创新创业领域内师资力量薄弱,课程设置单一,普遍院校的相关课程较少,课程体系不健全,缺乏实践环节,实训基地缺乏.

(三)地方政府层面的原因

内蒙古地方政府针对就业及创业也提出了一些优惠政策,比如重点支持大学生到新兴业态创业,支持社会力量举办创业沙龙、创业大课堂、创业训练营等创业培训活动.但是,在共享经济背景下,有些政策没有深入大学生群体,新就业模式并不完善,体系不够健全;战略型产业、新兴产业、工业园区拉动就业效应较低,提供就业岗位较少.

三、内蒙古大学生结构性就业矛盾的解决对策

解决大学生结构性就业矛盾的源头是高校教育,教育改革是解决就业矛盾的核心,若能够实现高校大学生有效输出,满足市场需求实现供求顺畅对接,结构性就业矛盾也就随之解决了.

(一)大学生锻炼自身综合能力,增强竞争力

大学生要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就业目标,除了学习相关专业的理论知识,要拓展知识覆盖面,学习其他知识技能,要不断加强实践能力,紧跟时代步伐,争做全能型复合型人才;利用假期时间参加各类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强化自己锻炼自己,不断提升自身综合能力,为良好的就业奠定实践基础;要有正确的就业观、择业观,从实际出发选择适合自身的职业发展道路,积极主动地寻求多形式多渠道的就业;积极了解就业形势,掌握最新、最客观的人才需求,理性地制定就业计划和职业生涯规划.

(二)学校人才培养尊重科学规律,产学研结合输出有用人才

1.完善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要真正地实施因材施教,为地方培养出用的上、留得住、能力过硬的应用型人才;要与产业发展、生产和创新实践相结合;不断地通过实地调研考察来调整更新人才培养方案,让学校培养的人才更快速、更灵敏地适应社会需求;人才培养目标要结合社会实际,高校要服务地方,必须适应地方,融入地方.

2.合理设置专业和课程,同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相对接.不断优化专业结构及设置,发展并构建与学校本身特色及地方区域支撑或发展经济相吻合的专业.内蒙古自治区除了呼、包、鄂、赤峰、呼伦贝尔、通辽,其他盟市的本科院校太少,难以满足当地劳动力的需求.相对而言,内蒙古自治区专科院校的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一致,多能有效接轨.建议针对当地企业紧缺人才,因地制宜地开设相关专业,并且增加紧缺专业的招生人数,适度减少其他专业招生人数;课程要随着时代社会发展需求而设置.

3.优化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师德建设水平.注重教师队伍建设,强化教师的再教育、再培训、再培养;尤其是对教师的实践技能再培训要给予充分的重视和引导,可以将企业实践经历作为教师考核的重要依据;引进高级技师人员和高级相关管理者作为教师队伍的一种补充;同时实行市场化选聘教师,签订相关工作任务后上岗,实现教师资源最优配置,教师价值输出最佳化.同时,加大师德建设,教师不能照本宣科讲授已经固定在教材上的知识,要不断引入前沿性和创新性的知识,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掌握前沿的理论和方法.

4.建设多元化平台.搭建供需平台,建立高效的就业创业服务信息系统和服务平台.发挥大数据时代的作用,利用互联网络云端服务搭建平台和中介服务机构;利用微信平台等新媒体技术提供就业服务,方便劳动者随时随地登录,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建立素质测试、职业生涯规划、失业分析、培训推荐、招聘链接、跟踪反馈等一站式服务.建立共享试验实训平台,平台可以是学校搭建,也可以采取企业主办、相关学校合作的搭建模式,同时可以与产业领跑者企业签订共建产教融合实训基地的合作协议,以智能产业为链接点,专业集群推进应用型人才培养.

5.加强校企合作、产教融合.面向企业、行业和区域发展重大需求,扎实推进校企、校地和校校之间的交流与合作,真正实现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对接,为师生实训实习基地、创新创业等提供平台.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相关课程开发上相互合作、相互支持,实现人才群与产业群真正的打通与融合,实现学校与企业的双赢.

6.强化就业指导.校方应建立系统规范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课程体系,贯穿教学始终;建立专业对口的职业培训与学校实习,采取订单式的学习与培训,由学校与用人单位合作建立就业创业实践基地,有效地将部分学生由实习转为就业;建立专业的辅导就业团队,采取招聘信息的发布、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咨询、就业质量的跟踪报道的,融合生活指导、学习指导、专业指导、创业能力指导和就业指导等多种职能为一体的“一条龙”服务模式.

7.完善创新创业.第一,课程方面加大就业相关课程的设置,同时建立创业实训平台,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实践知识,将所学课本知识转化到模拟创业实践过程中,真正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和思维,并且训练学生的经营能力;第二,应开展全方位的扶持,一对一的帮助和扶持;第三,实施精准的、有针对性和高效性的培训,再就业和职业技能培训应该贯彻并深入到校园、社区等和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各环节中.

(三)政府准确把握大学生供求态势适当出台激励性政策和调节就业手段

地方政府应多做调研,多做走访,多监督,确保促就业落到实处,真正普惠给学生.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及时有效地行使分配调节科技发展带来的失业缺口问题;同步完善就业服务制度和大学生创业奖补机制,进一步落实高校毕业生创业教育与培训、资金支持、创业场所扶持、税费减免等一系列政策;重点扶持未就业的毕业生,开展技能培训、创业创新培训等;最关键,进行供给侧改革,早日完成产业转型升级,充分利用战略型新兴产业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

参考文献:

[1]崔宇,唐栋.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的大学生就业路径研究[M].经济问题,2018.

[2]马世洪.以供给侧改革大学生就业市场结构性矛盾[M].中国高等教育,2016.

[3]陈婧.大学生“就业难”与企业“用工荒”并存结构性失业问题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4.

(作者单位:内蒙古师范大学鸿德学院)

责任编辑:康伟

内蒙古大学论文范文结:

关于内蒙古大学方面的论文题目、论文提纲、内蒙古大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参考文献的相关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

1、大学物理杂志

2、大学论文题目

3、大学物理论文2000字

4、大学心理学论文

5、大学生涯规划论文

6、大学心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