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脑出血相关论文如何怎么撰写 和不同剂量早期肠内营养对重症脑出血患者预后的影响方面论文范文数据库

这是一篇与脑出血论文范文相关的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资料,为你的论文写作提供参考。

不同剂量早期肠内营养对重症脑出血患者预后的影响

【摘 要】目的:探析不同剂量早期肠内营养对重症脑出血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 年4 月至2017 年10月我院收治的54 例重症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2 组,两组均在入院24h 给予肠内营养支持,蛋白质供给量均为1.2 ~ 1.6g/(kg·d),在此基础上,A 组(n等于27)实施标准剂量喂养,即非蛋白热量的目标喂养量按104.6 ~ 125.5kj/(kg·d)来计算;B 组(n等于27)则给予低剂量喂养,即非蛋白热量目标喂养量按41.84 ~ 83.68kj/(kg·d)计算,对比两组患者的营养状况、住院天数以及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营养干预7d 后,两组患者的白蛋白、血清总蛋白、血红蛋白、前白蛋白水平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A 组患者的住院天数(17.18&plun;1.01)d,较B 组的(15.10&plun;0.92)d 要长(p<0.05),且B 组肺部感染、消化道症状、电解质紊乱的并发症发生率均较A 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标准剂量与低剂量肠内营养干预均可有效改善重症脑出血病患的营养状况,但低剂量营养干预可有效降低病患的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更有利于促进其早日康复.

【关键词】肠内营养;重症脑出血;标准剂量;低剂量;预后

在临床上,重症脑出血患者机体多处于高代谢的应激状态,体内的能量物质分解较为亢进,出现蛋白质分解大于合成,糖脂代谢紊乱等现象,再加上重症脑出血病患往往存在意识、精神障碍或吞咽困难等症状,无法保证营养正常摄入,极易出现营养不良等并发症,影响病患的预后康复[1].近年已有大量的研究证实[2],给予重症脑出血病患早期肠内营养支持能够有效改善其营养状况,促使其神经功能快速恢复,利于改善预后.然而,对于肠内营养支持的最佳剂量目前尚不明确,仍具有争议性.为此,本研究选择54 例重症脑出血病患展开研究,以探析不同剂量早期肠内营养对重症脑出血病患预后的影响.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6 年4 月至2017 年10 月我院收治的54 例重症脑出血病患为研究对象, 应用随机抽签法将其分2 组,A 组(n等于27)中男性15 例、女性12 例,年龄43 ~ 81 岁,均龄(64.12&plun;5.07)岁,BMI平均值(22.13&plun;1.66)kg/m2;B 组(n等于27)中男性17 例、女性10 例,年龄46 ~ 82岁, 均龄(64.84&plun;5.29) 岁,BMI 平均值(22.07&plun;1.69)kg/m2, 两组的基本状况差异不显著(p>0.05).上述病患均经MRI、CT 检查证实患有脑出血,且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少于8 分,伴有意识障碍、吞咽困难等症状,需进行肠内营养支持治疗;排除伴严重消化道疾病、恶性肿瘤或不能耐受肠内营养者.

1.2 方法

两组病患入院后均予以常规手术治疗,并给予脱水、降低颅内压、营养脑神经等治疗.在此基础上于患者入院后的24h 内接受肠内营养支持,即帮助患者取30°~ 45°头高位,在鼻胃管置入成功后常规给予250ml 温生理盐水,若病患无不适反应,则开始管饲肠内营养乳剂瑞能(批准文号H20040722,华瑞药业,含碳水化合物32%、脂肪50%、蛋白质18%),经鼻饲24h 匀速、持续输注.整个肠内营养过程中,要求病患的蛋白质供给量达到1.2 ~ 1.6g/(kg?d),而非蛋白热量的摄入A 组患者则按标准剂量喂养,即目标喂养量104.6 ~ 125.5kj/(kg?d),初始输注速度为25ml/h,每隔12h 依据病患的耐受情况增加25ml/h,直至符合目标喂养量为止;而B 组非蛋白热量摄入则给予低剂量喂养,即目标喂养量为41.84 ~ 83.68kj/(kg?d),输注速度25ml/h,连续7d 后视病患的恢复情况可给予高蛋白、高热量流质饮食.

1.3 观察指标

(1)对比两组患者营养干预第1d、第7d 后各项营养指标变化情况,如血清白蛋白、血清总蛋白、血红蛋白、前白蛋白等.

(2)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天数及其病死情况.

(3)观察治疗期间,两组病患发生肺部感染、消化道症状、电解质紊乱、心衰等并发症的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选用SPSS21.0 软件,计数资料以率(%)的形式表示,经卡方检验;计量资料以( )表示,经t 检验.P<0.0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营养状况对比

营养干预第1d,两组患者的白蛋白、血清总蛋白、血红蛋白、前白蛋白水平差异不明显(p>0.05);营养干预7d 后,两组患者均较第1d 有显著的改善,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的住院天数、病死率比较

A 组患者的住院天数(17.18&plun;1.01)d,较B 组的(15.10&plun;0.92)d 要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等于7.909,p等于0.000);此外,在治疗期间,A 组出现3 例患者死亡,而B组出现1 例,B 组的病死率3.70%,略低于A 组的11.11%,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等于1.080,p等于0.299).

2.3 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住院期间,B组肺部感染、消化道症状、电解质紊乱的并发症发生率均较A 组明显降低(p<0.05),见表2.

3 讨论

有文献报道[3],重症脑出血患者处于高代谢、高分解状态,极易导致供应机体正常生理活动的营养物质丢失,进而并发低蛋白血症,甚者发生多脏器功能衰竭,影响其临床结局.因此,及时、合理地给予重症脑出血患者营养支持有利于改善其预后.

肠内营养是通过胃肠道为机体提供代谢所需的营养物质的一种营养干预方式.近年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早期营养支持对脑出血术后患者的康复作用得到了重视,但对于营养支持的适宜剂量目前尚存分歧[4].基于此,本研究给予A 组患者标准剂量喂养,B 组低剂量喂养,结果发现,干预7d 后,两组患者的营养水平均较第1d 有显著的改善,但组间差异不明显,提示标准剂量与低剂量喂养应用于重症脑出血患者营养支持中均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但本研究还发现,低剂量喂养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以及肺部感染、消化道症状、电解质紊乱的并发症发生率均少于标准剂量喂养组(p<0.05),提示低剂量肠内营养支持能够明显减少重症脑出血患者并发症发生,这是因为低剂量喂养能够提高胃肠道的耐受性,有助于保持肠黏膜结果、功能的完整性,利于减少相关感染、消化道症状出现.也有研究证实[5],低剂量早期肠内营养对胃肠粘膜的刺激相对较少,可预防肠黏膜的萎缩,利于减轻误吸、呕吐等胃肠不耐受反应,进而有效避免肺部感染、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

综上,标准剂量与低剂量肠内营养干预均可有效改善重症脑出血病患的营养状况,但低剂量营养干预可有效降低病患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更有利于促进其早日康复.

脑出血论文范文结:

关于本文可作为相关专业脑出血论文写作研究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脑出血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