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培养有关在职开题报告范文 和构建现代职教体系立交桥人才培养模式有关论文范文资料

此文是一篇人才培养论文范文,为你的毕业论文写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构建现代职教体系立交桥人才培养模式

摘 要:自“十一五”规划纲要实施以来,我国职业教育体系不断完善,办学模式不断创新,但相对普通教育而言,其人才培养体系还不够完善.据此,提出构建现代职教“立交桥”人才培养模式,旨在促进我国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协调发展,提升职业教育的办学质量和效率,推进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技术性人才保障.

关键词:现代职教体系;“立交桥”;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7)10-0037-04

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职业教育的规模不断扩大,社会认可度得到提升.但是,职业教育还存在人才培养体系不够完善,社会认可度需进一步提高等问题.为此,2014年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和《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对于职业教育未来发展给出了清晰的规划.各省也相继制定了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对于指导职业教育发展具有现实意义.如2014年湖南省教育厅等六厅局印发了《湖南省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提出了建设目标、重点任务和重要举措等,特别是在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面,明确指出要构建“普职相互沟通协调发展、中高职衔接贯通、培养层次和培养能力有效提升,体现终身教育理念,具有湖南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等要求,对于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给出了指导意见与建设目标.

一、我国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现状

目前,我国职业教育主要是中职和高职两种,职业院校学生绝大多数毕业即就业,在一定程度上是“终结性教育”,继续深造路径不畅,教育部在本科、专业硕士、专业博士学位等层次还未出台可操作性强的文件或制定相关的制度予以指导,仅有本省市内的几所院校接受高职“专升本”,且多为普通本科院校,社会声誉相对较低,重点大学几乎很少招收职业教育毕业生,导致职业教育学生可选院校及升学机会较少,进而导致职业教育学生继续升学深造的意愿不强烈.另外,中高职之间的有效对接还不完善,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互通存在障碍,种种表现和问题都有违终身教育理念[1].例如,笔者在长沙职业技术学院和湖南商贸旅游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访谈中得知,电算会计专业学生“专升本”多只能选择长沙学院和湖南涉外经济学院两所省内普通本科院校,如湖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中南大学、长沙理工大学等重点院校都未开通职业教育学生专升本的通道,这样就降低了学生继续深造的意愿.笔者在长沙职业技术学院、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湖南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等地进行调研时发现,在调查问卷“高职教育学生升学主要障碍”一题中,120名接受调研的学生中有92人选择录取比例低,84人选择招生考试内容难,96人选择可选院校数量少,可以看出学生们普遍认为“专升本”录取比例低、可选择目标院校少、考试内容难等因素是高职学生继续深造的最大难题,这些因素都直接导致学生继续深造的意愿降低.因此,构建职业教育“立交桥”人才培养模式是适应职业教育自身发展、适应当前社会经济发展需要、满足学生终身学习需要的重要举措,势在必行.

二、高职教育“立交桥”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路径

德国职业教育是全世界职业教育的成功典范,其职业教育人才培养采用的是“双元制”立交桥体系.我国现代职业教育“立交桥”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可以借鉴参考德国的“双元制”从纵横两方面途径来考虑[2],纵向构建主要体现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打通中高职教育间壁垒,实现二者顺利衔接;二是以高职为重要枢纽,扫清高职教育学生继续深造的障碍,实现高职教育层次顺利上移至应用技术型本科、专业硕士、博士等,彻底打通职业教育学生继续深造的通道.横向构建主要体现在实现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之间良好互动与沟通.

(一)纵向构建高职教育“立交桥”人才培养模式的路径

1.打通中高职教育间壁垒,实现二者顺利衔接

中高职教育的衔接就是要实现中等职业教育与高职教育之间有机联系,打通学生的求学之路.想要顺利实现中高职教育之间的畅通衔接,应从招生、学制等外部因素衔接以及课程、培养目标等内部衔接方面着手实施.

(1)招生、学制等外部因素的衔接.中高职衔接的重要基础是招生与学制方面相衔接,最直接的就是“对口直升”招生方面的衔接.另外,对口直升除了统一高考方式之外,还可以进一步丰富选拔方式,比如中职学生的升学考试可采取“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的单独招生办法[3],尽可能地体现职业教育的特点,也可以对学生在实践动手能力大赛和职业技能考核等大赛与考核中取得的成绩进行评定,并把在大赛中取得的成绩看作升学考核的一个主要方面,这不仅可以很好地体现职业教育的特色,还可以提升职业教育学生继续深造的意愿,进而拓宽职业教育学生的出路.

此外要实现中高职的衔接,不可忽视学制的问题,即要建立合理的学制,也就是学习年限.在目前的职业教育体系中,中高职衔接的学制主要包括:中高职“3+2”与“3+3”[4].本文认为值得提倡的做法是五年一贯制(即“3+2”模式)的办学模式,学生在中职院校接受3年教育,高职院校招生宣传也应集中在中职学生升入三年级之前的假期进行,避免因学生实习导致宣传不到位而丧失优质生源,鼓励有意愿升学的学生通过对口招生考试进入高职院校继续学习2年,这样可以节省学生在校时间,提升学生职业素质,促进中高职教育的良性发展.

(2)培养目标、课程等内部衔接.培养目标和课程等内部衔接是中高职衔接的核心内容,同时还是两者之间顺利实现内涵式衔接的重要因素.中高职教育的内部衔接最先体现在培养目标的衔接上,技能型人才应该成为中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高素质技术型人才应该成为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5].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地满足社会对不同层次、类型人才的需要.

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是基于课程的设置,课程的衔接才能真正实现中高职教育间的良好互动.因此,做好中高职教育课程衔接,是构建高职教育“立交桥”人才培养模式的关键.课程包含课程实施和课程内容两部分,做好中高职专业目录的衔接是实现课程内容衔接的重要基础,这也是课程内容衔接的基本前提.应根据当前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求,根据城乡协调发展对不同层次与类型人才的需求,研究确定中高职教育衔接专业目录,做好专业设置的衔接;要做好教材衔接,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牵头,会同省级各专业指导委员会、行业企业、中高职学校教师以及教材编制方面的专家,依据中高职培养目标和能力标准,按照项目化或模块化的体例,统筹编制适合中高职课程衔接的教材,努力做到“二删、一更、一添加”,即摒弃无用内容,归并重复内容,更新过时内容,添加最新内容,最大限度降低中高职课程中的重复部分,使中高职的课程内容衔接落到实处.此外,在课程实施衔接方面应该坚持边理论学习边实践的原则,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平台去实践,在实践中不断总结,不断提升,确保培养出综合素质高的实用型人才.

2.以高职为核心,推动高职层次上移至应用技术型更高层次学历

高等学校是应用型人才、特别是高层次应用型技能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促进高职教育与应用技术型本科的衔接既可以增强高等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也可以促进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和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有效协同,实现二者教育资源要素的有机融合和全方位的共享.从高职教育长久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上来说,也必须实现高职教育与应用技术型本科的良好衔接,这不仅有助于增强学生深造的意愿,也是满足大众化教育需求的一种重要途径.与应用技术型本科实现衔接,不仅对受教育者本身充满吸引力,对高等教育也益处多多.

尽管当前高职毕业生可以选择“专升本”继续学习,但现在的“专升本”大多是转入学术教育体系,而不是职业教育体系.因此,适当实现高职教育层次的合理上移即应用技术型本科是构建高职教育“立交桥”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一环,应当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新建一批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或者响应当前国家号召推动一批普通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转型,打造中等职业教育顺利升入高职教育进而迈向应用技术型本科教育甚至专业硕士和学术型硕士以及专业博士和学术型博士的通畅路径,而且,从理论层面积极探究高端技能型人才学位开发的实现路径也是应时应势的必然选择.就我国目前国情而言,可以采取以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为主体举层次的职业教育;还可以利用现有本科高校二级职业技术学院举层次职业教育;示范性高职院校升本办学或与重点本科学校联合办学实现本科甚至更高层次的职业教育.

(1)依托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优势,发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大多是由专科院校与成人高校、甚至中专学校的建制基础上合并组建升级而来,它们具有职业教育特性,了解职业教育,对职业教育的培养模式有独到体会,具备完善的职业教育资源.作为职业教育更高层次的发展,它们完全有能力办好职业教育.因此,以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为主体,依靠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本科,即本科层次的职业教育,可以很好地补充本科层次的职业教育的断层,更好地完善职业教育体系,同时还可以把握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办学方向,保持办学特色,有助于高等教育类型的多样化发展.

(2)利用现有本科高校二级职业技术学院举层次职业教育.20世纪末,我国部分省份将一批办学条件好的中等专业学校并入高校,举办高职教育,加上本科高校内部成立的职业技术学院,很多普通高校的二级学院里都设有专业优良、师资雄厚的职业技术学院.利用这部分教育资源开展本科层次的职业教育,是一种很好的选择.可以通过办学水平评估的方式,先期选择几所办学质量较高的本科二级职院开展本科层次的职业教育,并逐步引导、支持和鼓励其他的普通本科教育院校的下属二级高职院校担负起举层次职业教育的重任[6].如此这般,一是可以顺利解决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主体的缺失问题,将保持人才培养特色和办学主体统一很好地结合起来;二是可以有助于更好地利用普通本科院校下属二级职业学院丰富的职业教育资源,避免职业教育资源流失;三是有利于促进本科院校调整人才培养结构,为社会培养更多实用型人才.

(3)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升本或和重点本科院校联合办学.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办学条件较好、师资队伍素质较高,与行业企业合作紧密,具有丰富的职业教育办学经验,如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作为国家示范性高职学院,是办学特色鲜明、品牌优势突出的全国知名高等职业院校,社会声誉良好.可以尝试升本教育,直接提升专业技能人才的培养层次.另外,还可采取重点本科院校与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联合办学,实现本科甚至更高层次的职业教育,完善职业教育体系,既解决了办学资格及、学位证发放等问题,又可以充分发挥大学和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双方的办学优势,通过资源共享,既保持职业教育培养特色,又保证了职业教育的质量.具体衔接模式如图1所示.

(二)横向构建高职教育“立交桥”人才培养模式的路径

“立交桥”模式横向构建主要集中体现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两者之间的互动与贯通上.继续教育反映了终身教育的理念,保证每个个体都有机会接受系统教育培养,继续教育的完善和发展,十分有利于促进学习型社会风尚的形成.继续教育在高职教育“立交桥”人才培养模式构建过程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在全球经济下行的环境下,毕业生“召回制”已然成为职业教育领域的研究热点.“召回制”是指把对工作不满意或不适应当前工作的劳动者召回到学院免费接受再培训,然后重新“毕业”,获取新工作岗位,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已毕业学生的职业发展困境.但“召回制”由于各种原因还很难顺利实施,而继续教育则可以作为桥梁,有效解决这一难题.促进高职教育与继续教育的全面贯通,受益主体是高职院校的学生,他们既可以在参加工作后选择“回炉教育”继续学习技能,也可以利用个人业余时间通过职前培训、在职培训等多种形式接受继续教育.具体来说,学生可以在入职前参加职前培训,提早熟悉与掌握必备的技能,在工作中利用业余时间参加在职培训,不断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甚至是继续回到学校进行“回炉教育”等,其中“回炉教育”不是硬性规定,学生可以自主选择.通过这些形式学生可以不断提升、更新自身的理论修养和实践技能,使其符合社会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提出的新要求、新标准,既实现了个体终身学习的目标,又不影响职业生涯发展.而且,目前我国的继续教育大多是由普通高等院校中的成人教育学院承担,这不仅有利于三种教育类型间互通,也对“立交桥”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有着重要的意义.如图2所示.

构建“立交桥”人才培养模式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要厘清相关理论基础,同时还要考虑具体实施路径.它本质上是为了帮助不同教育类型之间能够相互转换,帮助不同的教育层次相互衔接.该模式的顺利实施,是完善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条件,此外也有助于高等教育实现多样化发展,更重要的是,这种人才培养模式能够为职业教育学生提供一个更广阔的发展平台.

参考文献:

[1]林素川.完善职业教育体系建立“立交桥”的模式与改革思路[J].鹭江职业大学学报,2000(1):61-65.

[2]李宣海.构建以六大“立交桥”为主体的大职教体系[J].中国高等教育评估,2009(1):3-8.

[3]皮江红.我国台湾地区高等职业教育体系分析[J].社会科学战线,2010(4):276-278.

[4]刘晓.浅谈日本、韩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J].当代教育论坛,2008(12):116-118.

[5]龚春蕾.职业教育体系特色的国际比较研究[J].职教论坛,2010(18):7-11.

[6]张辉.澳大利亚职业教育体系与制度分析以及经验启示[J].教育与教学研究,2009(11):95-99.

(责任编辑:王璐)

Research on Building an Interchange-shaped Talent Training Mode of Modern Vocational Education System

LIU Jiu-hong

(Changsha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Changsha Hunan 410217, China)

Abstract: Since "11th five-year" programming outline was carried out, our country education system has been continuously perfected, and the schooling mode has continuously innovated. However, in terms of general higher education, its talent training system is still not perfect enough. Accordingly, setting up an interchange-shaped talent mode is put forward, aiming at promoting the China´s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in general higher education, vocational education, diploma and non-diploma education, promoting vocational education quality and efficiency, pushing the sustainability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providing guarantee of technical talents for our country´s economic development.

Key words: modern vocational education system; "interchange"; talents traning model

人才培养论文范文结:

关于对写作人才培养论文范文与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相关本科毕业论文人才培养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下载有帮助。

1、大学生如何培养职业能力论文

2、企业人才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