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翻译理论在职研究生论文范文 和隐喻的翻译理论和隐喻的翻译策略有关本科毕业论文范文

本论文主要论述了翻译理论论文范文相关的参考文献,对您的论文写作有参考作用。

隐喻的翻译理论和隐喻的翻译策略

摘 要:从传统角度来看,隐喻被当作修辞学的一部分进行研究.在认识语言学中,隐喻被看作是一种重要的认知工具,它不仅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而且还影响着人的思维方式,反映出一个人的文化修养.目前,隐喻已经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即隐喻学,学者们开始从多学科,多角度,运用各种理论对其进行研究,收益颇多.在研究的过程中,也总结出许多可行的翻译方法.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应根据隐喻产生的思维方式、文化环境和基础等因素,显示或隐身隐喻,或直译,或意译,或归化,或异化,或采用其他综合方式进行翻译,使读者能够准确理解原语的信息.

A Study of Metaphor Translation Theories and Strategies

[Abstract] Metaphor was traditionally treated as a part of the rhetoric study. In the understanding of linguistics, metaphor is regarded as an important cognitivetool, which is not only existing in our daily life, but also affecting our way of thinking, reflecting cultural cultivation. Metaphor has now become an independentsubject, metaphorology, which is beneficially studied from the multi-disciplinary, multi-angle, according to various theories by Scholars. In the process of research,many feasible translation methods he been obtained. According to metaphorical thinking mode, cultural environment and infrastructure, etc, translators should showor hide metaphor, translate literally or liberally, translate by way of alienation or domestication, or translate by using comprehensive approaches in the process oftranslation, in order that the readers can understand the primitive information accurately.

关键词:隐喻,翻译,理论,策略

本文为北京行政学院校院级学科建设项目,项目号:2015XKJ017

两千多年以前,隐喻是作为一种修辞格为西方学者研究.亚里士多德(Aristotélēs)在其经典性著作《修辞学与诗学》(Rhetoric and Poetry)中对隐喻进行了系统的阐述,确立了两千多年后西方修辞学界隐喻研究的基本思路.传统的隐喻理论只局限于对隐喻现象本身的研究,没有将隐喻放在人类认知、思维和交际活动这一更大的背景之下进行考察,所以不能全面解释隐喻的机制和实质问题.当代隐喻认知理论认为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修辞现象,而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种基本的、普遍的认知方式,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可以用于解释人们头脑中概念的形成、思维的过程、认知的发展、行为的依据等等.

本文从隐喻的认知过程入手,对适用于隐喻的各种翻译理论和原则进行分析研究.运用多种理论,对隐喻的各种翻译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同时,提出了隐喻翻译几项策略,即:模仿、释义、异化、归化、直译、意译、转换翻译等等.

一、 隐喻的翻译理论原则

1. 隐喻认知理论

隐喻本质上是一种认知现象,它是人类将某一领域的经验用来认知、理解另一类领域的经验的一种认知活动.Lakoff和Johnson认为,隐喻的实质就是通过另类事物来理解和经历某一类事物.人们通过隐喻来认知新事物,建立新理论,并利用隐喻来创造新词或新意义.因此,隐喻作为一种重要的认知模式,其认知功能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隐喻是通过喻体认知本体的,喻体是人们已知的概念或表达方式,本体是人们面对的未知的概念或事物.在隐喻的认知过程中,人们先从隐喻的原域中,即本体中,提取反映事物规律性的、高一级的概念结构,投射到目标域,即喻体,相应的概念结构中去,从而形成二者的映射关系.读者通过这种映射关系进行跨时空的投射和映射,从显性的信息推导出隐性的信息,这一过程即为隐喻的认知过程.例如:Time is cash.(时间就是金钱.)句中,time是原域,即本体;cash是目标域,即喻体.这句话是以空间为始的原域,通过将空间结构投射到非空间概念上赋予该非空间概念一个空间方位.

2. 概念隐喻和概念合成理论

概念隐喻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初.1980年认知语言学家乔治·莱柯夫(George Lakoff)和马克·约翰逊(Mark Johnson)在其隐喻理论专著《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Metaphors We LiveB y)提出了概念隐喻理论,主要观点包括隐喻属于概念范畴而非文学范畴;隐喻的功能不仅仅局限于美学与修辞范畴,还在于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特定概念;隐喻不总是以相似性为基础而建立的;隐喻是人类思维和推理的必然过程.20世纪90年代,以吉尔斯·福康涅(Gilles Fauconnier)和马克·特纳(Mark Turner)为代表的认知语言学家提出了概念整合理论,认为概念合成是一个普遍的、基本的思维过程,该思维过程具有复杂的动态原则(dynamic principles)和管制性原则(governingconstraints),这一思维过程具有高度的想象力,能够有意识地区分相似、一致和差异.概念整合以心理空间理论为基础,当一个心理空间中的概念与其他心理空间中的概念产生映射关系后,便会形成新的心理空间,从而产生新的概念.例如:Thewayto peace is a marathon.有三种翻译:(1)通往和平之路依旧漫长.(2)想要实现和平还得打一场持久战.(3)和平之旅,马拉松之旅.

同(1)、(2)相比,(3)既保留了隐喻,又传递了文化信息,其成立的原因在于marathon隐喻的类属空间已为汉语读者所接受并固定了下来.在marathon的文化含义被汉语读者广泛接受之前,(1)、(2)的表意效果要强于(3).可以看出,造成不同语言中隐喻的类属空间存在差异的是社会文化因素,也包括不同语言使用者不同的思维角度.两种语言中固有的类属空间差异制约隐喻的翻译.当某个隐喻在一种语言中被广泛使用后,该隐喻所代表的含义已被广泛接受.

3. 功能对等与隐喻

功能对等理论是尤金·A·奈达(EugeneA.Nida)翻译理论的核心,自20世纪80年代被介绍到中国以来,对中国的翻译理论和翻译实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功能对等的雏形是“动态对等”,最早出现在奈达于1964年出版的《翻译科学探索》(Toward A Science of Translation)中.奈达认为,“动态对等”追求的是和原语信息最自然、最接近的对等翻译.后来,奈达在《从一种语言到另一种语言》(From One Languageto Another Language)一书中,把“动态对等”改为“功能对等”.“功能对等”不是语言的对等,而是语言功能的对等,是读者心理反应的对等.奈达所关注的是译文在译文读者心中的反应是否和原文在原文读者心中的反应相似.“功能对等”理论的核心是“译语接受者对译语信息的反应和原语接受者对原文信息的反应基本相同”.最好的翻译应该读起来不像翻译,而要让译文和原文对等,就必须摆脱原文语言结构对译文的束缚.因此,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应着眼于原文的意义和精神,而不拘泥于原文的语言和结构,即不拘泥于形式对应.在翻译隐喻时应尽量保留并重现原隐喻的喻体,这样能够保留原喻体的形象特征和文化特色,并且可以使原语文化自然地进入到译入语文化中,并被译入语国家的人们所接受.例如:It’s just a castle in the air.可以翻译为“这只是一个空中楼阁”,因为英语国家的读者在读“a castle in the air”时的心理反映和汉语国家的读者在读“空中楼阁”时的心理反映大致相同(或者说“功能对等”),都有“虚幻、不现实”之意.这样就保留了英汉两种语言所共通的形象.

4. 关联理论与隐喻

关联理论是斯波伯(Sperber)和英国学者威尔逊(Wilson)在1986年提出来的,是对格瑞斯(H.P.Grice)合作原则的发展和深化.Sperber和Wilson在其专著《关联性:交际与认知》(Relevance: 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中提出了以关联为原则,以明示---推理(Ostensive—Inferential Process)为理解模式的关联理论.

关联翻译理论认为,关联原则是存在于译者头脑中的一个不可违反的原则,翻译是一个认知推理的交际过程.关联翻译理论明确地把翻译定义为一种“解释性运用”,即在一种语言中转述以另一种语言所说的话或所写的内容,它原则上相当于语内交际的间接引述,不同的是这种引述是在两种语言之间进行的,即“译文是一种目的语文本,此文本在解释上与原语具有最佳相似性”,这种最佳相似性就是最佳关联性.从本质上来说,作为“明示—推理”交际行为的翻译是译者在原语认知语境和目的语认知语境之间寻求最佳关联性的过程,即译者期望译文读者在理解译文时能取得充分的语境效果,而没有付出不必要的努力.译者的任务并不是简单的将原语翻译成译入语,而是应根据关联原则从潜在的认知语境中选择正确的相关语境假设,从原语的语音层、句法层、语义层和语用层等各交际线索中推断出原语作者的交际意图,并对译语接受者的认知语境做出正确的假设,选择适当的译语,努力使原语作者的意图与译语读者的期盼相吻合.例如:Even though the whole situation seems sohopeless, this desperate mother still holds on a ray of hope.(尽管整体局面上看去毫无希望,但这位绝望的母亲仍然抱着一线希望.)句中“a ray of hope”和中文“一线希望”拥有同样的内涵意义,我们仅仅通过隐喻替换就完成了翻译.同时,也满足了读者的期待,取得了足够的关联性.

5. 交际理论与隐喻

交际翻译理论是英国翻译理论家彼得·纽马克(P e t e rNewmark)提出的翻译方法.交际翻译法的目的是使译文适合目的语读者的接受能力,对原语的翻译不拘泥于词语、句法位置,只把原语中的重要信息移入译文,不重要的信息则略去不译.同时,译者可根据自己的判断对译文进行适当的调整和增补,甚至还可以对原语中的错误进行纠正.交际翻译注重译文读者产生与原文读者的相同的效果,交际翻译法集归化、意译的优势,能更加有效地指导翻译实践活动.

隐喻把本体和喻体说成是一致的,当译者直接将隐喻翻译出来,感觉译文表达生涩、不自然时,也可直接将其翻译成明喻.例如:New Crest Complete. It helps you maintain adentist clean at home. (新的佳洁士全效牙刷,就如同牙医在家里帮您清洁牙齿.)

6. 目的论与隐喻

目的论也是Peter Newmark提出的翻译理论.他认为,目的决定手段,手段可理解为方法策略.翻译目的决定翻译策略,不同的翻译目的应采取不同的翻译策略.即使是同一文本,若翻译目的不同,也应采取不同的翻译策略.隐喻的差异来源于思维方式的差异,所以汉英隐喻的差异也是由于汉英语者的思维差异所造成的.在处理隐喻翻译时,文化的传播和读者的可接受性是译者要考虑的两个基本问题,也就是说隐喻翻译有两大基本任务:一是传播文化;二是满足读者要求.通常在汉译英中,若侧重中国文化的传播,可采取直译或异化,即让作者安居不动,引导 读者接近作者,让读者有意识地去接触原语,从而更好地了解中国的文化;若强调读者的可接受性,旨在满足读者的需求,让读者更轻松更容易地接受作者的信息,则可采取意译或归化,即让读者安居不动,引导作者接近读者.例如: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1)It takes more than a day to freeze three feet of ice.(2)Rome was not built in a day.

译文(1)属于异化,能很好地传播中国文化;译文(2)是按英美语者的思维方式翻译的,采用了归化的翻译策略, Rome was not built in a day,已经成为英美国家家喻户晓的一句谚语,这句话的寓意和“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的意思一样.译文(2)相比(1)而言,更易被英美读者理解.

7. 框架理论与隐喻

20世纪70年代,菲尔莫尔(Charles J. Fillmore)将框架概念引入语言学中,框架理论在话语分析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形成了许多话语框架观,而社会文化框架观是其中最有影响的框架思想之一.框架会产生一些社会文化含义,一个框架与另一个框架会表现出一定的社会文化差异.基于这种认识,话语语言学家便形成了社会文化框架观.

计算机科学家马文·明斯基(Marvin Minsky)认为,我们的知识是以数据结构的形式贮存在记忆中的,他称之为框架,这就是其框架理论.1992年,Fillmore将框架定义为“认知结构……其知识是词语表达概念的先决条件”.著名语言学家约翰·泰勒(John R.Taylor)的定义更为具体:“连接一个语言形式所涉及的多个认知域的知识网络”.如要描写“母亲框架”就牵涉到婚姻域、遗传域、生殖域等.一个需要涉及框架来定义的词在不同用法里可以突出其不同认知域而使词义有所不同.如在“working mother”(职业母亲)里突出的认知域是哺育域, 而 birth mother(生母)突出的却是生育域.例如:“I he nourished a viper in my bosom.”英语“viper” 与汉语“毒蛇”的意象相同,都是指“毒蛇一样的家伙, 阴险的人”,该含义易为中国读者所理解,可保留喻体形象,直接译为:“我这真是在胸口养了一条毒蛇.”在很多情况下,由于原语读者与目标语读者处于不同的社会文化框架之中,因此,对同一个概念所激活的情景往往有很大的差别,在这种情况下,隐喻翻译就要采取其它方法.

8. 模因理论与隐喻

模因论是在达尔文进化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一个独立的新型分支,它主要研究模因的演变、复制和传播.其主要的传播方式并非是一种遗传方式,而是从一个模因载体传递到另一个模因载体的方式.

1976年,“meme”首次是在理查德·道金斯(RichardDawkins)著作的《自私的基因》(The Selfish Gene)一书中被提到,也是模因理论最著名的著作之一.模因通过某一过程从一个大脑传播到另一个大脑,被称为广义的模仿.德国功能学派的翻译家切斯特曼(Chesterman Andrew)指出,翻译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被视为在他的代表作品中的一个模因活动.在翻译的过程中,模因是用来一遍又一遍地处理各种文化障碍.一方面,模因理论在翻译领域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另一方面,翻译领域一直致力于研究从一个模因域到另一个模因域的传播.例如:下周同一时间,我们有来自全国各地的超级明星作秀北京卫视.(Some super stars from all overthe country will perform at our BTV.)句中的“秀”是从英文show音译而来的,有“显示、展出、演出、表演”等意思.目前有很多以“秀”复制出的模因,如“脱口秀”、“模仿秀”、“时装秀”等等.句中的“作秀”意思是“表演”,根据原模因的语境,用pe r f o rm来翻译,体现“秀”在语境中的文化认知效果与功能.总之,“隐喻翻译可以被定义为翻译的跨文化认知和思维过程.”(刘法公2008:70)

9. 语用顺应与隐喻

语用顺应论是维索尔伦(Jef Verschueren)于2000年在其著作《语用学新解》(Understanding Pragmatics)中提出的.他倡导的语用学研究框架是一种语用综观,即将语用学研究渗透于语内(如词、词组、句子、语篇等)和语外(如认知、社会、文化等)各信息层,全面、深入地研究语言使用中的各种情形.

他认为,语言交际过程即语言使用者在不同意识程度下顺应交际需要而做出一系列语言选择的过程,而语言选择实现了原于语言选择的“三性”:变异性、商讨性和顺应性.变异性指的是语言选择的可能性;商讨性即语言选择的动态灵活性;顺应性是指为了最大程度满足交际,需要语言使用者做出灵活变通.这三个概念相辅相成,一起加以考虑才有可能揭示语用现象的复杂性、变异性和商讨性是顺应性实现的条件.

基于此,维索尔伦提出了语用顺应论的四个维度,构成了顺应论的基本框架:顺应的语境相关因素;顺应的结构客体;顺应的动态过程;顺应过程的突显程度.这四个维度可以理解为语言顺应的多维立体图式,全面、动态地展示了语言发生的过程,解释了语言运作规律,也反证了“语言使用是不断顺应和选择”这一科学道理.

语用顺应论有助于译者在翻译中解读隐喻并再现其喻体特征和文化内涵.通过顺应隐喻的语言因素和交际因素,译者可充分了解原作者创建隐喻的语境及其交际目的,做出可行性、顺应性解释.通过分析、对比隐喻结构,译者可以掌握隐喻中本体、喻体及其关联方式和关联程度等情况.译者结合汉英语言与文化差异,顺应目的语隐喻读者的思维习惯、审美定势和认知模式等因素以及隐喻内部因素(如形态、语义等),最大程度地保留喻体特征和文化内涵.例如:L i f eis a journey. Enjoy the ride.(生活就是一次旅行,祝您旅途愉快!)这种翻译不仅顺应了原文的交际语境,而且也顺应了译文读者的交际语境.翻译时,选择译者认同的形象,达到了交际语境的顺应.

二、隐喻的翻译策略分析

Peter Newmark认为,隐喻翻译是一切语言翻译的缩影,因为隐喻翻译给译者呈现多种选择方式,即传递其意义,重塑其形象,对其进行修改及对其形象和意义进行完美结合.由此可见,隐喻翻译是复杂的,遵循语言学的特点和翻译学的规律.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对隐喻的翻译方法进行了归纳和总结,现列举如下:

1. 模仿.

“模仿论”是美学艺术创作理论中的一种.在美学史上,美的艺术曾一度被称为模仿的艺术.“模仿”是审美再现的基本手段.自古以来,人们就用“模仿”来再现诗、书、画中的美.对于翻译而言,“模仿”是翻译审美再现的最重要的手段.据研究,世界各国不同民族在语言表达上有着许多的相似之处.中西文化和语言中有很多表达一致的隐喻,给人以鬼斧神工、浑然天成的感觉.对于这类相同或相似的表述,我们要惟妙惟肖得将其模仿出来.例如:

He that is proud eats up himself. Pride is his own glass,his own trumpet, his own chronicle. 骄傲者毁灭自己.骄傲是他孤芳自赏的镜子,骄傲是他自吹的喇叭,骄傲成了他记载生平事迹的自传.

2.释义.

由于中西方的文化审美差异,有时不需要或不应该把原文的隐喻翻译出来,而只需把其意思解释出来即可.例如:

Early Reagan was a mirror image of early Carter. 里跟上台时在做法上跟执政初期的卡特毫无二致.

3. 直译.

某些英语谚语和汉语成语、俗语的隐喻在表现形式和含义方面是一致的或基本一致的.汉译这些英语时,可以用与其喻义相同或相近的成语或谚语及俗语直接对译.这样不但可以比较好地保持原文的神韵和形式,又使译文易于为读者或听者接受.例如:

Marriage, with peace, is this world’s paradise; withstrife, this life´s purgatory. 和睦的婚姻,是这个世界的乐园;对抗的婚姻是这个人生的炼狱.

4. 归化与异化.

有些英汉两种文化中的隐喻虽然在语言习惯和文化背景方面存在着某些差异,而且所比喻的事物并不一样,但他们的喻义却相互吻合,而且表达方式也很相似.翻译这些隐喻时,常常需要易其形式存其精神.这样可使译文在思想上忠实于原文,风格和神韵上尽量求得与原文相接近的效果,既喻义明显,又含而不露.例如:

Mrs. Macbeth has a heart as hard as flint. 麦克白夫人生来一副铁石心肠.(归化)

Hitler was armed to the teeth when he launched theSecond World War, but in a few years, he was completelydefeated. 希特勒在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是武装到牙齿的,可是不过几年,就被彻底击败了.(异化)

5. 转换.

有些隐喻意在言外,语言含蓄,寓意深刻.如果仅从字面意义直译成汉语,而不领会原文的具体含义及其效果,译文势必平淡无味.这样既不能表达意思,又有损于原文的语言形象和丰富内涵.因此,在翻译时,转换喻体,或在目的语中寻找那些与原语喻义相同或效果相似的成语、谚语或俗语来表达,则会使译文形象生动,准确达意.例如:

中国西部地区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璀璨的华夏文明.Western China is oneof the cradles of the Chinese nation, and has developed thesplendid Chinese civilization over a history of 5000 years.

6.直译与意译.

如果隐喻意义比较模糊,在意译中把隐喻的意义翻译出来.有些隐喻意义必须加以解释,不能按照原语的形象来译,而必须从原语的角度出发,用目的语对其加以解释.例如:

In fair weather prepare for the foul. 如译成“晴天要防阴天”,不如译成“有备无患”或“居安思危”或“未雨绸缪”.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Suzhou and Hangzhou are theparadise on earth for their beautiful landscapes.这里把苏杭比作天堂,是因为苏杭景色美丽.

目前,随着人们对隐喻的认识不断深入,其功能已被越来越多的学科研究所证实,构成了隐喻学科的概念体系.人类通过隐喻发现了不同的事物之间存在相似性,也因此创造出来新的词语和新的表达句式.人类借助于隐喻创设了新的相似性, 扩展了对世界的认知, 并由此建立新理论和新的知识体系.我们知道创新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培养创造性思维,所以对隐喻的不断探索, 对隐喻思维的培养, 有利于我们对于隐喻相似性方面从不同的角度去看问题, 在隐喻思维进程中找到发现问题和解决的途径.因此,在大力提倡创新教育的今天, 研究并深入探索隐喻翻译的创新价值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彭 萍,2009,《实用英汉对比与翻译》[M].北京:编译出版社,231.

刘法公,2008,《隐喻汉英翻译原则研究》[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70,193,195,196,269.

张光明,2010,《认知隐喻翻译研究》[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49,99.

方梦之等,2011,《中国译学大辞典》[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08.

刘振前、时小英,2002,隐喻的文化认知本质与外语教学[J],《外语与外语教学》(2):17-34.

苏立昌、李建波,2009,从概念合成理论看隐喻翻译[J],《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3):29-33.

王建国,2005,从语用顺应论的角度看翻译策略与方法[J],《外语研究》(4):55-59.

张蓊荟,2006,翻译的认知隐喻观[J],《外语与外语教学》(6):53-55.

本文为北京行政学院校院级学科建设项目, 项目号:2015XKJ017

作者:

赵永江:男,1955年生,学士,北京行政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英语教学,翻译.

北京市西城区车公庄大街6号,100044,13641185235 ,nonozhaoting@tom.com

:13641185235

姜志伟:男,1965年生,硕士,副教授,北京行政学院,北京市西城区车公庄大街6号,100044,13693293611,jzw_ok@126.com

翻译理论论文范文结:

关于对写作翻译理论论文范文与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相关本科毕业论文翻译理论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下载有帮助。

1、外文文献与翻译

2、毕业设计英文翻译

3、翻译理论和实践论文

4、大学生军事理论论文

5、英语翻译专业论文选题

6、军事理论论文2000